2010-04-18 08:57:37 阅读4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老师没有发现上网和玩游戏的同学,也没有发现一直没有完成基础自测的同学,你觉得原因是什么?谈谈你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答:老师没有发现上网和玩游戏的同学,也没有发现一直没有完成基础自测的同学,我们C组觉得原因有:1.教师网络教室的一些功能不熟练。王老师用“屏幕监控”功能所以没有发现学生上网或玩游戏。可用循环方式自动轮流监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2.过分依赖这个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应走下讲台巡视辅导学生,这样也是一种监控的方式。3.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也应用适当的调整,王老师播放 “杆秤称象” 动画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欲望,接着王老师说“那么用什么方法称象呢?”是很好的导入,但王老师接着转入“自学检测区”内容的学习,我觉得很不顺,跟动画导入有些衔接不畅。教学过程我认为应顺势而学,吸引学生到学习上来,这样的设计才入境入情,。播放“杆秤称象”动画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课文游戏互动”,展示交流分享——“自学检测区”,评价总结。
二、“电子称象”课中,老师和学生应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哪些功能?
答:我们C组认为这节课用到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如:王老师一开始讲课就用话筒向同学们讲课,同学们则通过耳机听老师的讲解,并借助大屏幕观看播放的动画。同时还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给同学们提供了自主练习平台,学生可以完成练习并能及时获知练习后的评价,如: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还注重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的遥控指导功能就能实现对学生的遥控指导。再者王老师还借助多媒体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游戏,学生乐于接受。学生在过程中也注重了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利用电子举手功能来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三、你觉得这堂课的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分别在哪里?
答:我们C组觉得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王老师大胆尝试将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整合,选择在网络教室与同学们完成《称象》这一课,比较好的发挥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课堂容量,特别在课堂上设计了“课文游戏互动区”这个同学都能参与的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因为媒体环境的创设,学生个别化学习也有了空间和机会。课堂上学生用“电子举手”功能向教师求助,增强了交互能力,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我认为不合理。教师过多依赖教学设备,没有个别辅导学生。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督促者、xx者。应多走下讲台辅导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对学生学习的反馈或评价不能只依靠电脑设计,而应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在后面的协作交流与总结提高两个环节,完成得也不够好。
四、你认为什么样的课程活动适合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学?
答: 我们C组分析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它比较支持的课程是:学习内容中包含有大量的诸如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资源,学生在普通教室不能很好利用上述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的课程。我组认为并非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程都必需采用网络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对于那些只需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便可以掌握的浅显内容,以及那些通过单一媒体便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则不必制作多媒体课件,只有那些用单一的语言或文字无法表达或难以揭示相关规律的内容才适合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学。只有选材适当,恰当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效,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学生在自测和游戏的时候,电脑对学生的操作有一定的反馈,您认为这是否可以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
答:学生在自测和游戏的时候,电脑对学生的操作虽有一定的反馈,我们认为不能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因为目前计算机的答案是固定的,死板的,而师生的评价反馈应是多种多样的,是情感的交流与互动、智慧的产生。是站在“以人为本”高度进行评价的,这是电脑所不能做到的,因此不可以取代。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存在一种情感的沟通和共鸣,缺失了老师的评价,这种沟通也就淡了。我们C组认为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情感的交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