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办教育闯出新天地_河北日报教育_新浪博客

特色办教育 闯出新天地
——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采访侧记


    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恐怕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而专业的选择也与考生今后的前途密切相关。近年来,IT类专业持续升温,而考生的误区之一便是,单纯地认为IT行业发展快,就业前景好,因此就报考相关的专业,至于这个专业毕业后做什么,未来将学习怎样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的发展前景,往往并不清楚。为能更好地帮xx生家长与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有益的参考,记者近日走访了我省特色专业之一的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2009年6月3号,省委书记张云川到河北师范大学调研时记者曾跟随采访,在学院的联合实验室里,张云川听取了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在服务河北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了解了该实验室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上取得的研究成果后,张云川频频点头,称赞该实验室产品在高校教育、灾害抢险监控、桥梁建设、水文水利、工业现场服务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了人才培养对河北省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对河北师大软件学院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模式寄与厚望。
    从一所传统高校向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并着力于应用型IT人才的培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然而这一年来,河北师范大学与企业合作创办软件学院所取得的一系列飞跃式发展的背后,特别值得xx的是,企业家在参与高校办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和学者办学、技术人员办学xx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这些是值得所有从事应用型IT人才培养工作的人们借鉴的。 

河北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考察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应用教育要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都是一所年轻的学院。她2007年才正式成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及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项目组的优秀工程师的要求决定了这所学院每年有限的招生规模。有人这样评价高校教学:很多事可能是按年来衡量的,但一个大学的成熟却要按10年来衡量。一个大学,要真正获得人们的认同,引起人们的注意,恐怕没有10年以上的积累是很难成功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短短一年里,河北师大软件学院便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了河北省IT教育颇具影响力的院校。自成立至今,已举办业界专家讲座十余场;与微软(中国)、文思创新等国内外IT企业达成学生就业一站式合作协议;开发紧贴市场需求的可扩展专业课程项目二十余套;一年来,百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部级、省级领导、行业分析专家来到软件学院,参观考察,分析河北师大卓有成效的创新办学模式。日前,河北师大软件学院又获美国NASA{wy}网络视频合作伙伴NOVID公司100万美金科研教学投资,这使河北师大成为了河北省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外风险投资xx的高校。 

    将企业项目应用需求直接引入在校大学生教育,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之一。传统IT教育从学校到学校的很多,一些传统院校中的教师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实际行业需要的软件工程项目,自然也就体会不到如何把理论与实践无缝结合起来。IT这个行业比较特殊,它的应用在业界,而不是在院校。{zxj}的IT技术也是由企业在领跑,而不是学校领跑。河北师范大学蒋春澜校长指出:"在IT教育上,我们不能依赖于传统院校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应该更多地向企业学习。"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是面向企业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培养过程中注重企业用人的要求,并考虑在教学中如何去满足这些要求。"以项目驱动教学"的理念,打破了以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中进行学习。"我们要努力缩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张虎山说,"毕业生进入企业,往往有一个适应期,但企业希望越短越好。"据介绍,这种以项目驱动的教学将由一个教授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负责,不会出现类似"研究生为导师打小工"的问题,因为"它以教育为主,整个项目的流程,学生都要参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时要补充知识点。"

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学生在庞景公司参加现场活动策划

河北电视台采访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在企业实习的学生

 

    教学与管理是关键
    校企合作,紧贴市场,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要向社会培训靠拢。教育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既然是教育,也就必须尊崇教育和教学的规律,必须要有严格的教学计划体系和与之相应的实施手段,并通过更成熟、严谨规范的管理加以监督。在河北师大软件学院,老师上一门课必须提交至少15个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设计实验并编写实验手册、制作幻灯片、设计实践环节、设计课程的DEMO和测试工具的使用、网络课堂、项目计划与里程碑等。{zh1},课程结束后,还要提交考核分析报告,加上教师教案的考核,三个环节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xxx、严谨的教学管理。 

    张虎山认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迫使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信马由缰,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第二,使教学的传承变得更加清晰,教学文件的积累,可以把不同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集合在一起,相互研讨,不断改进,这样才能使一门课讲得越来越好,成为精品。"其实,在30年前,所有高校都是这样做的,这并不是什么很独特的要求"河北师大软件学院是一个致力创新的新学院,但并不意味着创新就要抛弃一切有益的老的教育传统。
    如果传统高校是举一反三式的教育,河北师大软件学院就是举三反一的新方法。我们把与微软、IBM合作的专门针对软件学院学生的专业课程放到每一个学生的课程计划中,这样,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企业应用方面的知识,通过更多更丰富的案例教学,学生的理论抽象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升。 

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学生与企业员工沟通学习

 

    构筑实训与就业的完整体系
    统计表明,IT企业新招聘的员工中,85%来自院校。企业对校园IT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而实际情况是,学校的教学往往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特别是校园应用型IT人才的培养。在过去的一年里,软件学院领导层走访了大量IT企业,征求企业对用人的实际需求,并且与多所国内外大学进行交流探讨,在此基础上,学院与多家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同盟,共同推出综合技术、项目管理等多阶段实训体系,获得商业案例源代码、评估标准、项目周期管理等,并达成一站式就业合作协议,许多企业来访后看到软件学院的实训体系都非常认同,他们认为这是培养校园应用型IT人才的{zj0}途径。 

    蒋春澜校长认为,对于实训教育的理解并不应该只停留在应用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仅仅满足于帮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串起来,而不是用起来,不是让大家像职业人那样合作起来,成为一个团队,成为一个可以运转起来的齿轮。企业的应用不断在变化,不同企业的应用也不尽相同,实训刘不可能面面俱到,实训与企业的应用肯定会有一定不同,不能盲目追求企业{zx1}应用,不仅不现实,而且得不偿失。实训应从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伊始,就配以循序渐进的实践/实训并行,直至彻底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过渡。
    目前,软件学院新的实训教学体系的课程已经开发完成,学院学生将很快可以分享到这一体系的课程,通过xxx的实训,学生们的能力将可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竞争力。同时,学院与印度、韩国等软件企业的就业合作也在进一步洽谈中。
    通过对软件学院的一系列采访与了解,新的探索引起人们的思考,中国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应细化到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协调运作,继而融入软件人才培养全程的任一细节中;并向"高校软件产品研发的市场化运作"渗透和延伸。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发生作用从而形成高校IT教育"大流程管理"的学院文化。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以面向地方、面向产业的星状式软件教育基地的建设规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各类急需的软件工程型人才很值得xx。

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与石家庄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印度Amity大学代表团邀访问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俄罗斯西伯利亚法经管理学院代表团访问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特色办教育闯出新天地_河北日报教育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