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刊)访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_朱承立_新浪博客

刚柔相济 扶摇直上九万里

——访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

□本报记者 朱承立

    人物名片:郑元豹,汉族,1958年3月出生,乐清人,高级经济师,曾荣获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华xx管理英才、中国xx企业思想家、中国工业经济xx风云人物、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特别贡献奖等荣誉;先后当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等职务;现任中国·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

  

 

  “三打”磨砺 修得刚柔相济之性

  都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说“锋”为刚,“香”为柔,郑元豹则兼具了这一刚一柔——“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伴随郑元豹成功的就是从少年时代修得的刚柔相济秉性。

  且听他至今为人称颂的“三打”故事。

  1958年3月,郑元豹出生在一个只有50平方公里的江南小镇——乐清柳市镇。这小镇,如今林立着3000多家电器生产企业,有“中国电器之都”的美称。不过,郑元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伴随着灾荒、xx浩劫成长起来的。

  对于童年,他回忆道:“小时候,对上学念书如痴如迷。但是,由于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15岁就辍学了。” 那时,家里的贫困让他从小没有穿过一条完整的裤子,他穿的那些裤子都是别人不要的,没有了裤腿的破裤子,一到天寒地冻的夜晚,他就只能蜷缩身子,猛搓冻僵的脚丫子。

  饱受贫穷之苦的郑元豹,知道“走出来”才是自己{wy}能选择的道路。15岁告别学校后,他选择的{dy}份“职业”是打渔,当时打渔每天能挣五毛钱。

  那时他还很小,为了保证第二天能够在市场上卖出新鲜的鱼以获得微薄的收入,他只能选择深夜,卷起松垮的裤腿,出门打渔。每天,提一盏煤油灯、撑一艘小船,伴随着惊涛骇浪和森山老林中那些动物近似“鬼”一样的叫唤声,他的“打渔行动”也就开始了。

  打渔的艰辛,并没有让郑元豹的家庭摆脱饥寒交迫的窘况。到17岁,郑元豹改行去打铁。“那是在没有电扇的屋下干活,先是跟村里的师傅当学徒,师傅对我特别严格,甚至是严厉,每时每刻汗流浃背早已让我习以为常。”他说,打铁不仅打出生活费,还打出了他坚实体格和顽强毅力,练就“铮铮铁骨”。

  不久后,年少的郑元豹又先后师从金得福等武学名师练习武艺,天天打拳。“三打”中{wy}和他一生结缘的也是这“第三打”——打拳。

  “一开始我觉得永远打赢不了高个子师兄,正准备放弃时,师傅告诉我,打拳获胜的关键在于能不能练出‘功’,只有刚中带柔,柔中带刚,达到刚柔相济才能制服对方,这也是武术的精髓所在。”郑元豹回忆说。

  师傅的话让他恍然大悟,有了师傅的指点,不到两年,所有的师兄弟都不是他的对手了。而让郑元豹没想到的是,因练武“一不小心”名声远播,四方小伙纷纷来投靠。“我一共教出了3000多名弟子,这些弟子现在大多也成了各大公司的老板。”郑元豹自豪地说。

  郑元豹自我评述道:“打渔、打铁、打拳都需要坚强品质,尤其是练武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要求比较高,要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做企业也一样,必须有坚强意志,并懂得运用技巧和智谋,且用心去做。”

 

  春雷一响 破茧而出沐浴“春风”

  一边开铁铺,专为当地人加工农具和五金产品,一边创办武馆,招收学员,郑元豹已积攒起最初的“原始积累”。也许正是因为温州人有“不安分”的基因,注定颇具大侠气质又兼具经商头脑的的郑元豹不会一生通过习武笑傲江湖,他需要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世纪70年代末,尚属计划经济年代,物质极度短缺,乐清柳市一带低压电器家庭作坊应运而生,涌现出大大小小千余家,在全国各地推销低压电器产品的温州人数以万计。郑元豹也从贫瘠的土地里走了出去,开始做推销生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

  郑元豹也敏锐地嗅到了这一机遇,冬天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他而言就是一声振奋人心的春雷,让他破茧而出,沐浴起改革开放的春风。1979年,他经熟人引荐,承包了杭州飞鹰机电控制厂,开始了小作坊式的生产,开始真正的经商之旅。

  此后,郑元豹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创办诸多企业。1982年,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南汇机电设备厂;继之,1986年,又在温州创建了乐清东海五金厂。“当时创办企业是闻风而动。”也许,在如今郑元豹的眼中,当时还只是小打小闹。

  但有一项举措,却是深深影响了郑元豹的事业轨迹。1988年5月,郑元豹与友人合作,投资3万元接管“乐清人民低压电器厂”,这也就是中国人民电器的前身。当时这家企业规模很小,年产值只有10多万元。而且,那时正值柳市电器厂家遍地开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如何在混乱的竞争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是摆在郑元豹面前一项严峻的任务。

  因此,新上任的郑元豹给出“三把火”,即“三不原则”:宁失利益,不失市场;宁失数量,不失质量;宁失面子,不失顾客。

  郑元豹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不把好质量关,是鼠目寸光,难以在市场长久生存的。”在郑元豹的带领下,“人民”牌CJ110交流接触器在市场上一炮打响,并在国内首批领到了国家机械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人民”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南征北战 赢得“并购狂人”美名

  从开始接触低压电器这一领域,到最终形成一个稍具规模的企业,郑元豹用了十多年时间。这十多年,郑元豹经历过无数的商海风波,从国家九部委联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到商场斗志斗勇,再到挑战自我,郑元豹走得艰辛但有意义。

  1992年,南巡讲话发表,郑元豹看到了民营经济的光明前景,同时,郑元豹意识到企业要更长远发展,必须寻找水陆交通更便利、信息更灵通、电器商户更加密集的地方,郑元豹从小生长生活的地方柳市,便成了{zj0}的选择。随后,他便与人合伙,买下乐清人民低压电器厂51%的股份。

  在郑元豹的带动下,人民低压电器厂从地处一隅的乐清黄华,搬迁到柳市,并兴建了占地27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购买了中国电器城4~6层大楼作为生产场所,还在黄金地段设置了多家产品经营部。

  “虽然,从距离上看,这次‘迁都’并未千里迢迢赶赴他乡,但这次‘迁都’却成为中国人民电器集团历史上公认的‘里程碑’。”郑元豹告诉记者。

  在此基础上,郑元豹的企业动力引擎转得越来越快。1995年,他的事业上了一个新的{df}。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吞并了66家企业,并于1996年组建成立浙江人民电器集团,当年实现产值1.8亿元。次年6月,又晋升为全国无区域大型集团——中国·人民电器集团。

  从创办企业到经营人民电器集团,郑元豹花了近整整二十年时间。这近二十年中,郑元豹广览商海云谲波诡,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经营经验。猎豹是陆地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郑元豹暗下决心,也要让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1999年,郑元豹挥师上海滩,一举整合了34家国有、集体企业。以后,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进行投资、兼并。3年吞下100家企业,“豹速”惊人,郑元豹也因此赢得了“并购狂人”的雅号。

  持续创新 扶摇直上九万里

  2001年,郑元豹又一举并购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二的江西变电设备总厂,实现了地域和行业的进一步扩张,产品也开始由低压向高压发展。2002年以后,郑元豹的目光转向了中原腹地,发展方向开始多元化。2004年,投资兴建(南昌)人民电器江西输变电公司和(邯郸)人民电器鑫港国际商贸城,人民电器集团产业方向已不仅局限在低压电器行业,正在大踏步向高压电器、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产业迈进。

  南昌和邯郸两大项目建成后,人民电器的产业结构将获得根本性改变,纳税能力、就业机会、发展空间都将获得的跨越性提升。连同原有的五大生产基地和两千销售公司,一个航母型产业帝国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7年7月,郑元豹又联手英国格莱格公司,在沿海地区建立了两大船舶出口制造基地,实现了从轻工业向重工业、从大陆经济向海洋经济的战略转移。

  2007年10月,人民电器集团成功签约越南{zd0}的水电项目——太安水电站,成为xx跨国开发水电项目的民企总承包商。

  2008年9月,郑元豹在中部崛起中再立新功。他斥资50亿元打造占地20000多亩的“中国·郑州浙江产业基地”,开启了浙豫两地合作新篇章……

  人民电器集团发展如此迅猛,秘诀是什么?

  郑元豹说:“企业竞争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竞争,但产品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较量。企业文化较量的实体是企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来自于比较完善的企业用人机制和良好的企业用人环境。”

  郑元豹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例事件:“2001年6月,成功兼并江西变电设备总厂后,我只派过去两个人,一个财务总监,一个监事,总经理和董事长都不派。结果这个处于亏损的企业奇迹般生还。事实上,两个人派过去后,把我们企业文化带过去,并把制度、规范、标准贯穿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去,这就够了。”

  人民电器集团组建以来,就致力于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可以说,品牌理念已经深深贯彻到了人民电器集团的每一个细胞中。做为一家民营企业家,郑元豹对自己品牌的培育和树立可谓呕心沥血。

  当年,柳市的许多企业对产品质量还不够重视。国内一xx专家有这样的比喻,柳市甚至包括国内很多企业都在黑夜“裸奔”,因为夜黑风高,谁也看不见谁,所有的毛病都被遮盖了。可是,突然之间天亮了,连穿衣服都来不及,大家都发现自身以及对方暴露的毛病,这就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尴尬。而郑元豹却早在1988年接管这个只有12个人的“乐清人民低压电器厂”时就注意到了质量问题,并通过“三不原则”把住了产品质量关,为“人民”品牌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做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无疑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特别注重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

  为此,从1998年开始,人民电器集团便启动了“引智工程”和“金桥工程”,与北大、清华等国内2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广泛的人才和技术合作,使传统工艺技术不断得到改进,有效地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近几年,集团还斥巨资先后在上海、江西、山东等地建立了科研中心,累计取得数百项科研成果。

  “文化、品牌、自主研发、人才等等都是我们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法宝。不过,这些都不是静态的,我们要保持持续创新的激情来维系企业的更好更快地发展。”郑元豹意味深长地说。

 

  装点“神七” 装饰了自己的梦想

  “……5,4,3,2,1,点火,发射。”在两个奥运会结束不过一个星期之际,中国又一次在xxx声中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一刻。

  9月25日21时1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七号”飞船冲入太空。

  当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中国时,位于东海之滨的人民电器集团和全球所有中华儿女一样欣喜若狂,因为“神七”的成功发射,也有人民电器的一份奉献。

  人民电器集团作为嫦娥(探月)工程的电气产品供应商,去年曾成功助飞“嫦娥一号”,引起业界的广泛xx。作为我国xx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近年来全面优化了电气设备供应商,对所有产品进行公开招标。人民电器因其{zy1}的产品质量、过硬的技术水平、优秀的服务意识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在众多厂商中脱颖而出,经过严格的考察和评价,得到该基地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成为“神舟”飞船系列电气设备供应商。

  “神舟七号”对所涉及的产品或零部件要求极高。人民电器集团的产品能脱颖而出,印证了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无疑给自己增加了一张金名片。

  当时,郑元豹观看了“神七”飞天的壮美景象。他说,能用自己产品装点“神七”,无疑也装饰了自己企业“一飞冲天”、“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梦想。

  反哺社会 爱心涌动在神州大地

  人生财富是什么?是价值、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无形文化,就是帮老百姓分忧解难。”这是郑元豹的一句名言。

  郑元豹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还特别强调,有形的财富是社会拥有的,实质上的财富是无形的。真正的财富是朋友遍天下,真正的财富是纳税再纳税、就业再就业、发展再发展、扶贫再扶贫,真正的财富是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真正的财富是民族品牌,真正的财富是爱国、爱家、爱业,为国、为民、求发展,真正的财富是不断体现企业和企业家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使命。

  2005年5月,郑元豹代表人民电器集团向革命老区四川省仪陇县捐款145万元,以促进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2008年2月,向我国南方雪灾地区捐资200万元;5月,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

  十多年来,集团已累计向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达3.9亿元,体现了一代民营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和谐共生 “思想家”缔造创业史诗

  文化名人余秋雨称郑元豹为“企业家中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厉以宁也称他为“大写着中国人民精神”的企业家。而郑元豹本人也是兼具思想家和哲学家气质的人,他曾笑言:“在世,不能和天斗;在家,不能和老婆斗。斗,就不和谐,就不能发展。”

  当有人问他做企业还要做多大、还要做到什么程度为止时,郑元豹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世界上{zd0}的是大地,比大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什么?就是人的心胸了!心无界,则可超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乐清人在产品短缺时代,抓住了机遇,完成了原始积累。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乐清人又趁势完成了由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的转变。现在,乐清人正在由快速发展转变为又好又快发展,把“好”提到了“快”的前面。就是既要注重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就是要在国际xx的包围下,提高品牌质量、提升品牌价值。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与世界连成了一体,一些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了中国,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一直没有像现在这么集中,西方工业文明对民族工业的渗透、融合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刚刚闭幕的奥运会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

  2008年,人民电器集团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抵挡住了全球金融风暴的来袭,另外,“人民”品牌价值也达到了53.35亿元,成为了行业价值{dy}的品牌。但郑元豹觉得,“人民”品牌{zd0}的价值就是维护全社会的利益,只有维护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品牌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他要缔造一部创业史诗。

  郑元豹说,今后的发展,主要是和跨国公司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就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质量,更加注重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更加注重将知识、技术、品牌和文化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决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

  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核心技术的开发应用,建设以知识产权、技术专利、专有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价值体系。要提升以品牌为代表的产品质量、社会形象、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内在、外在价值。人民电器要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1、2、3工程,实现1、2、3战略。用五到十年时间,实现资本运做和产业升级;用十年到二十年时间,把“人民”品牌打造成{sjj}的品牌,人民电器最终跨入世界500强行列!

 

企业简介:人民电器集团始创于1996年,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集团以工业电器为核心产业,横跨能源开发、城市化建设、现代物流、进出口贸易、金融投资、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元领域,主要开发、生产、销售高低压电器产品,包括成套电气设备、高压变电设备、电线电缆、防爆电器、建筑电器、仪器仪表、电缆桥架等100多个系列12000多种规格产品。集团总资产逾70亿元,拥有浙江、上海、江西、湖北等制造基地,以及12家全资子公司、85家控股成员企业、800多家加工协作企业和2300多家销售公司。集团现有员工20000多人,其中生产、技术、研发、管理等岗位员工5000多人,驻外销售人员15000多人。

  “人民”产品xxxx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浦东机场、三峡工程、北京地铁、秦山核电、奥运场馆、嫦娥卫星、神舟飞船以及越南太安水电枢纽等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2007年,集团总产值突破175亿元,是中国工业电器行业产销量{zd0}的企业之一,位居世界机械500强、中国品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前列。“人民”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xxxx商标”,“人民”产品被评为“中国xx产品”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经世界品牌实验室测评,“人民”品牌价值达53.35亿元,已成为中国500{zj1}价值品牌之一、中国工业电器领域{dy}价值品牌。2008年11月,人民电器再创佳绩,荣获中国质量领域{zgj}别奖——全国质量奖。

  核心价值观——人民电器,为人民服务。

  愿景——成为世界知名电气企业。

  使命——为世界人民提供xxx的电气产品。

  文化特征——外圆内方,低调有劲。

  中短期目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推进企业上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确保企业综合竞争力在行业中处于{lx1}地位。

  战略方向——在发展电气主业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整合全球资源,凝聚创新力量,实现从百亿跨越千亿的目标;力争早日成为股份社会化、管理科学化、产业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品牌国际化的世界知名电气企业!

 

(2008年12月15日载于温州晚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刊)访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_朱承立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