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IT要从小处着手_szheimdall的空间_百度空间

散布在数据中心的各个角落,从需求出发,从小处着手,如此才能取得好的实践成效。

最近,惠普公司在全球同步启动了一项名为“Power To Change—改变世界,我们一起来的绿色IT环保活动,号召所有IT用户通过节能降耗、产品回收等方式实践环境保护。

有意思的是,其中出现了一个名为节能宝的小插件。它有点类似于电子日历的小插件,主要用处在于追踪电脑在开机状态下的闲置时间以及电脑每天的关机记录。根据这些数据,再估算出个人用户及全球电脑用户的可节省能量和可减少的碳排放量,同时,及时提醒用户关闭电脑。

应该说,的话题并不新鲜。过去几年间,许多IT公司都曾发起过各种形式的绿色IT活动,问题是,绿色IT发展至今,已经开始脱离呼吁号召阶段,而进入实际践行的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小小节能宝的出现,意在提醒我们,绿色IT不仅重在实践,而且要从小处着手

知微见著,聚沙成塔,如此浅显的道理其实也蕴涵在的实践中。审视自己周边的工作环境,有不少人在结束{yt}的工作时,并不记得关闭电脑。换做统计学意义分析,如果全球有10万用户每天工作结束时没有关闭电脑,由此浪费的电量将高达2680度,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有3500。这相当于每月新增2100多辆汽车上路。

不过,在减少能源降耗、践行的过程中,普通个人电脑并非主要矛盾,企业数据中心才是耗能大户,也是绿色IT需要重点照顾的对象

Gartner分析,运行和冷却数据中心所消耗的能源在2008年已占到全球信息产业总能耗的四分之一。在国内,很多企业目前的数据中心随着业务的扩展变得越来越庞大,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大块头越来越多,因此,企业每年为其支付的电费和维护成本也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才能从小处着手,以更好地实效应对这些问题呢?从厂商角度看,芯片、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各大IT厂商在规划更新自己的产品时,都不同程度地在为其抹绿

比如英特尔在降低CPU功耗方面是改进芯片制造工艺和采用新架构,其早已不再将CPU主频作为衡量产品性能的最重要指标,现在都是采用增加一个时钟周期内指令执行的个数来保证CPU性能。而针对吸收约40%电能的服务器设备,惠普已有一种名为动态功率封顶技术,通过对每一台服务器能耗的准确控制,使其动态配置或功率封顶,从而避免能源的过度供应;智能冷却方面,则是对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进行优化,实现温度、风量、压力等的动态控制调整,降低IT设备的制冷能耗。

无疑,这些都是从数据中心的细节处体现的价值所在。但是,从用户角度看,实践绿色IT不能仅靠厂商的推动,而需要用户实际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这动力或是因成本节省而驱动,或是因机制规章而推行。

对此,一位政府部门的CIO曾提出过大绿色和小绿色的看法。所谓大绿色,就是把企业数据中心的发展需求和IT厂商的绿色产品相结合。比如在淘汰更新旧有服务器等设备时,节能高效的绿色产品自然要被优先考虑。

但是,很多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是,已有设备暂没到达更新淘汰的阶段,如果这时全部替换成新品,势必面临庞大的成本开支,一些企业往往有所退却,或动力不足。

这时候,小绿色就更值得xx。所谓小绿色,就是在既有的数据中心基础上,通过各种新增技术,进一步提高现有各种IT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事实上,目前很多企业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利用率平均只有30%左右,存储资源的利用率也只有40%左右,巨大的绿色矿藏正待发掘。因此,在Gartner年初发布的xx战略性IT技术中,虚拟化名列榜首。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这些旨在挖掘数据中心既有资源的技术应用如今正在用户中蔓延开来。原因很简单,既可降低新购服务器的成本投入,又可减少服务器的数量进而减少能源消耗。

除了各种挖掘的技术应用外,配套的机制约束也需要跟进,这往往也是小处着手的体现。



郑重声明:资讯 【绿色IT要从小处着手_szheimdall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