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挑战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_邓老师数学_新浪博客

内容摘要: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通过提高创造性思维来实现,新课改的精神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课改向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如何通过化学课堂教学渗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质疑思维  发散思维  横向思维   

 

随着陕西省高中新课改的日益推进,对学生能力的考察,特别是对学生创造能力考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在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zg}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学科本位的观念,而创造能力的提高是要通过创造性思维来实现的,那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精神,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堂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凸现了人的主体性,突出了思维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思维过程,是通过联想、类比、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对感知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就是将学生前所未有的、未知的化学知识和经验,通过一种思维活动来体现,但是不能依照常规,要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思维、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开拓性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一般包括质疑思维、发散思维、横向思维等,下面分别从这些角度来讨论一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质疑思维的培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能对每一种事物都试着提出疑问,凡事问个“为什么”,这是许多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开端,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最基本的方法。若教师能在课堂中巧设“悬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无疑是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在进行盐类水解的教学时,课本上给出的盐类水解的定义是“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H+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我通过介绍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引出水解的定义,然后又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有关碳酸钠溶液的水解,碳酸钠的水解以{dy}步为主,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第二步水解程度很小,生成碳酸和氢氧化钠。然后我问学生,大家是否觉得书上给出的盐类水解的定义有漏洞,碳酸钠的{dy}步水解有没有弱电解质生成呢?学xx现没有,顺着这条线索,我又向学xx问,那么,如何修正才能让盐类水解的定义更加完善呢?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H+OH-结合形成难电离的离子或者弱电解质的反应”。这样,学生对于盐类水解的概念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领域,用一种质疑的态度对待知识意味着他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主动分析、理解、领会后才接受的。后来,当书上讲到强碱和弱酸形成的盐溶液水解显碱性、强酸和弱碱形成的盐溶液水解显酸性、强酸和强碱中和所形成的盐溶液显中性,学生开始提出质疑,是否所有的强碱和弱酸形成的盐溶液都显碱性;强酸和弱碱形成的盐溶液都显酸性;强酸和强碱中和所形成的盐溶液是否一定显中性?还有,弱酸和弱碱形成的盐溶液到底显什么性呢?听到学生这样的质疑,我非常开心,他们学会思考了。我说那不是{jd1}的,比如NaHCO3溶液显碱性,而NaHSO3NaH2PO4虽然也属于强碱和弱酸形成的盐,但是它们的溶液却显弱酸性;NaHSO4属于强酸和强碱形成的盐,但是却显酸性,弱酸和弱碱形成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关。所以,应该这样理解:由强碱和弱酸形成的正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强酸和强碱形成的正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学生通过质疑——分析——思考后对课本上的说法都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质疑思维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2、发散思维的培养:

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来说,思维的广度是必不可少的。所谓思维的广度,是指头脑在思考一个事物、观念或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冲破各种思维定势,增加各种可采用的视角,在更大的范围内联想起别的事物、观念和问题,以及联想的数量有多少。在许多场合下,把思维广度扩展一下,强迫自己转换一个视角来考察一个问题,就会引出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创意,这就需要发散式思维。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要求学生破除思维障碍,必要时进行强制式发散思维,考虑问题时尽量扩大要考察的知识点的范围,而且能够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建立思维的广度,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学习了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时,课本中给出了勒夏特列原理,但是需要向学生明确的是勒夏特列原理虽然是从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中得来的,但是它不仅仅适用于化学平衡,它可以推广到几乎所有的平衡,如气体的溶解平衡,我们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以收集氯气;固体的溶解平衡,可以解释为什么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铵的溶解度在逐渐地增大,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却在逐渐地减小,因为硝酸铵溶解时吸热而氢氧化钙溶解时放热;沉淀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可以解释由于同离子效应导致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变小;温度、浓度如何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水解平衡等等各种平衡,所以就赋予了勒夏特列原理以更广泛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总结,一方面加强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的一个极好的机会。

3.横向思维的培养:

“横向思维”是相对于“垂直思维”来说的,有这样一个典型的“垂直思维”的例子:一群人正在开挖一口水井,费了很大的力气,挖了很深,但仍不见出水,怎么办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放弃太可惜了,于是只有继续把这口井挖得更深更大。如果更深更大之后仍不见出水,那么,由于人们已经投入了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更加不愿意放弃,并且总是用这样的说法来鼓舞自己:“快了快了,马上就会出水,现在放弃,岂不可惜,坚持下去就会胜利”。但是随着开挖工程的延续,一方面人们的失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希望也越来越大。

而“横向思维”则要求我们,首先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通过选择再确定{zj0}的解决方案。刚才挖井的例子,就要求首先要选择井的正确位置,一旦发现位置错了而不出水的时候,应该果断放弃,另寻新址,不可贪恋那口尽管挖了半截,但却位置错误的枯井。

根据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可通过化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方案的创新等,进行横向思维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实验创新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促进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在讲到钠的化合物——Na2O2时,我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Na2O2和水反应的产物,以及Na2O2的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学生沿着这条思路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学生提出来后大家进行讨论,然后根据实验的可行性筛选了一些方法,如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Na2O2和水反应的产物,然后向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可看到溶液先变红,然后褪色,不仅可以检验生成物NaOH,还可以验证Na2O2的强氧化性。学生还提出了可以将无色酚酞试液改为紫色石蕊试液、红花、绿叶或者红砖粉末,可以验证过氧化钠的漂白范围,通过实验对比说明,Na2O2能用来漂白有机色质,不能用来漂白无机色质。通过这样的横向思维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深入进行实验设计的兴趣,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则明,明则通,通则变。创新是道前人所未道,想前人所未想或补别人之不足。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环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充分让他暴露其思维过程,不仅要求学生给出答案,还要给出思维过程。对学生思维过程中出现的片面性、无序性、定势性等思维障碍,及时给予方法上的引导、点拨和调整,将学生的思维引上正确的思路。另外,教师在进行实验分析时,也要将自己精心设计组织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将思维过程的关键和转折点写成板书,让学生从耳闻目睹中得到启发,从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的,为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耿向东.《教师的科学思维》  国防大学出版社

2.  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  中央编译出版社

3.  余文森.再谈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人民教育》,200312

4.  张丽华、白学军.创造性思维研究概述.《教育科学》200610月第22卷第5

5.  王芝梅、李立鑫.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年第2

6.  尹辉.浅谈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宿州师专学报,200312月第18卷第4

7.  常艳红.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学设计.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9月第26卷第5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创造性思维挑战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_邓老师数学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