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醛树脂UF(Urea Formaldehyde)是一种由尿素和甲醛缩聚而成的中等耐水性的合成树脂,由于其固化后胶层无色,工艺性能好,成本低廉,并具有优良的胶接性能和较好的耐湿性,目前大量的应用于国内生产的胶合板与刨花板;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由于UF树脂的水混合性、贮存期、胶合强度等方面性能不够理想,影响了UF树脂使用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将就上述几个因素作相关的探讨。
众所周知,要获得良好的胶接,调制的胶粘剂或者固化了的胶层需满足以下条件: (1)调制后的胶粘剂液体要能湿润被胶接表面。胶粘剂分子与被胶接体表面的活性点要形成{tx}粘贴和发挥其机械结合的胶钉作用,需要胶粘剂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与被胶接面相应的极性,并且分子链的挠性和聚合度大,易于接近被胶接面的活性点。 (2)胶接层形成时,必须使呈流动状态的胶粘剂固化时从凝胶到xx固化的过程中的收缩应尽可能地小,以减少接头破坏。 (3)胶粘剂xx固化后,因为胶粘剂层的自由收缩、膨胀被束缚而产生的应力要得以缓和,避免产生过剩的应力,使胶层老化的速率加快。 (4)考虑胶粘剂使用环境。构成胶粘剂的主体树脂几乎是高分子材料,其机械性质、粘弹性特征极大地依附于温度和水分,因此周围的气候对胶接效果有决定性的意义。 为方便讨论,这里先给出用“碱-酸-碱”工艺制造UF树脂的一个例子。 步骤①:把100公斤的甲醛放入反应釜里,并逐渐加温;步骤②:在反应釜里放入NaOH或氨水,使之溶液的PH值在7.8-8.0的范围内;步骤③:再加入聚乙烯醇PVA 一、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水混合性不符合生产要求。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其耐水性能特别是耐沸水性能差,含较多的亲水基团。某些高能被胶接物表面对水产生化学吸附而不会被脲醛树脂胶粘剂所解吸,水能解吸借次价键力结合的胶粘剂体系,接头在水分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其破坏类型可能由胶粘剂的内聚破坏转化为界面破坏。其制品xx于室内使用;如在室外,则在反复干湿的条件下,由于胶膜的吸湿性,使胶层性能逐渐恶化,物理吸附消弱,胶接力下降。 二、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贮存期过短,不适应生产要求。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贮存期过短主要是由于溶液在贮存过程中残留的甲醛氧化以及羟甲基被还原成酸性物质使胶粘剂酸性增加,缩聚反应加快,引起胶粘剂的老化。其次,生产树脂时尿素里所含的杂质也对贮存期有不利的影响,当尿素中的缩二脲含量大于1%时,羟甲基的含量随着贮存时间下降明显,贮存稳定降低;当尿素中的游离氨含量高于0.015%时,会延长树脂的固化时间和降低贮存期间的稳定性;尿素中的硫酸盐含量对树脂的水混合性、贮存期、胶接强度都有不利的影响。 三、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胶合强度不够。 胶合强度不够是脲醛树脂应用中另一个瓶颈。就胶粘剂而言,影响脲醛树脂胶粘剂胶合强度的主要是胶粘剂的粘度、缩聚产物中二羟甲基和三羟甲基的含量、耐水性等因素。 表1: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与游离甲醛含量的关系 U/F摩尔比 1:1.80 1:1.70 1:1.60 1:1.40 1:1.20 1:1.05 树脂游离甲醛含量 2.17 2.01 1.58 1.00 0.50 0.10 降低脲醛树脂中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虽然可以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但由于吸水性很强的尿素相对增加使羟甲基下降,往往导致树脂的胶接性能下降、储存期缩短、树脂的水溶性降低、胶接制成品的尺寸不稳定以及树脂的初粘性不好。 四、分次加入尿素对合成树脂的水混合性、贮存期、胶合强度等方面性能的综合影响。 分次加入尿素,对合成树脂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合成树脂的最终摩尔比相同,由于甲醛加入次数不同,其游离甲醛含量、羟甲基含量、次甲基含量以及树脂的贮存稳定性却有较大差异。 表2:分次加入尿素对合成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 F/U摩尔比 尿素加料次数 合成树脂的理化指标和胶接性能 固体含量(%) 游离甲醛含量(%) 羟甲基含量(%) 次甲基含量(%) 初粘性(%) 胶合板的湿强度(Mpa) 1.7/1 一次 55.3 1.80 10.23 13.83 5.9 30 1.48 1.7/1(1.9/1-1.7/1) 二次 54.5 1.33 11.22 13.35 4.4 6.8 1.52 1.7/1(2.3/1-1.9/1-1.7/1) 三次 54.6 1.37 11.72 12.72 4.0 5.6 1.41 因此,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分次加入尿素,是降低胶粘剂水混合性、延长胶粘剂贮存期、提高胶粘剂胶合强度的较好的方法。 五、生产胶粘剂时的温度、时间对合成树脂的水混合性、贮存期、胶合强度等方面性能的综合影响。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也是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要对影响脲醛树脂胶粘剂制造、贮存、使用等过程进行综合考虑,把握好实际生产中的度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