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装置短缺搜救人员先用[王佳]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都市报新闻互动 ...

    本报讯 (记者 王佳)玉树的平均海拔高度是4493米,这给震后救援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昨日,记者从玉树地震灾区多家医疗救治点获悉,由于不少外来救援人员和志愿者出现高原反应,导致吸氧装置供不应求。一些医疗人员尽管也出现缺氧状况,但统统优先让患者使用吸氧装置。这些救治点目前已在多方联系,以保证氧气正常供应。

    吸氧者之多超预计

    昨日18时,在位于玉树体育场的武警总医院救治点,记者看到三名身着制服的救援人员正瘫在地上,鼻子上插着氧气管。不到5分钟,嘴唇发乌的他们便拔下管子,将吸氧机会让给其他被送来的志愿者和伤者。

    武警总医院设备主管张志强介绍说,自他们在灾区设点以来,吸氧的人一直接连不断。“很多搜救员和志愿者都是{dy}次上高原,反应强烈,甚至包括我们的32名医务人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氧问题”。武警总医院救治点一位专家称,不少人感觉缺氧其实是心理作用,“如果检查的情况不严重,还是尽量不要吸,以免产生依赖”。

    医务人员选择忍耐

    在位于格萨尔广场的二炮总医院医疗点,记者了解到,该处情况与武警总医院差不多。二炮总医院一位医务人员称,“一个氧气瓶只能满足一位患者,所以医务人员需要吸氧也只能忍忍,相比来说,一些搜救员和志愿者的情况要严重得多”。记者从以上两个医疗点获悉,每天他们需要接纳的吸氧人员都在40人以上,最多时达到70人,中间几乎没有停顿。为解决该问题,他们现已多方联系,以保证氧气正常供应。

    张志强说,武警总医院此次带了4个氧气瓶与1台制氧机,截至昨日清晨氧气已全部用完。所幸,玉树州政府于昨日下午送来了3瓶容量为6000升的氧气。“以每人每分钟吸5升来算,还可以挺一段时间”,张说。

    支援

    中国扶贫基金会将设12免费吸氧站

    据新华社电 记者18日从中国扶贫基金会获悉,截至目前,中国扶贫基金会已收到向青海玉树灾区认捐资金及物资1800余万元,并将在西宁至玉树的沿途首批建立4个、在玉树灾区建立8个“中国扶贫基金会加多宝公益吸氧站”,优先为伤病员、儿童、医生、紧急救援人员、货运司机等人员提供吸氧服务。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方都市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
郑重声明:资讯 【吸氧装置短缺搜救人员先用[王佳]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都市报新闻互动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