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山西疫苗事件”之怪现象
编者按:本报调查记者屈一平奉命前往山西跟进“山西疫苗事件”采访,期间不仅遭遇太原当地便衣xx的跟踪及“恐吓”,而且还遭遇刚刚澳洲旅游回国的山西疫苗事件核心当事人、原山西疾控中心主任栗文元的“暗算”。 以下是前天晚上回京的记者屈一平所写自述,请大家看看: 山西疫苗事件被揭露出来后,报社又派出我跟进采访此事。2010年3月23日——4月2日,我在山西太原市采访期间,遭遇当地相关部门接洽中“非正常”现象,此现象颇有“山西专用”标签意味,在此“高温曝光”如下: 遭遇栗文元“暗算” 栗文元,山西疫苗事件关键人物,原山西省疾控中心主任。2009年12月,在山西省疾控中心原信息科科长陈涛安举报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后,栗被免职,随即一家三口赴澳大利亚旅游。 栗文元回来了! 2010年3月30日上午,我{dy}时间得知消息后,即刻按照山西省“专有”采访程序,先联系山西疫苗事件调查组媒体接待办公室,对方依旧答复——向上请示。 之前的所有官方采访,山西方面惯常如此:“接待办”记录采访要求,接受采访却遥遥无期。 {wy}一次答应中国经济时报的采访,过程极其曲折,结果却一无所获。 镜头回放——3月24日,我与同事在前{yt}提交采访提纲后,再次来到接待组,答复仍然是再等一等。就在当天上午11时40分,我突然收到该接待组宣传部要人电话,告知下午14时30分山西省疾控中心负责人可安排采访。 下午14时20分,我赶到位于电力大厦718室的接待组,接待组一位来自山西省卫生厅的何姓工作人员回答:“临时有安排,取消采访。”我随即提出可以延迟采访时间,即使到晚上也可以。对方表示要请示,在接待组等了一小时后,对方仍表示要请示,之后无果。 3月30日10时左右,接待组电话回复,可以提供栗文元电话,我需自行联系。 此次采访之前,我已做好迎接百般曲折的准备,事前亦设计了一系列应对推辞的应答。但采访确认来的如此轻松,让事先准备的应答全无用武之地,也罢,想来栗文元的推辞也是一连串的,稍后再用不迟。 当我电话联系栗文元时,对方没有接听。然而,五分钟后,栗文元的电话打了过来,没费任何口舌,确定当天下午2时半接受采访。 如此痛快的允诺出乎意料,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之后近十小时的遭遇,却将一切打回起点。 2010年3月30日下午14时半,我和同事两人前往山西省疾控中心办公所在地。接待我们的该中心办公室主任却提出:采访栗主任,要出示证件进行登记。 让我们疑惑不解的是,栗文元已被免职,缘何采访需经由疾控中心办公室安排,且工作人员仍称其为“栗主任”? 2010年3月30日15时,我和另外一位同事、栗文元以及山西省疾控中心一名女工作人员(问之职责,自称工作人员)四人在该中心会议室开始采访。 采访前,我提出要对采访进行录音,遭到栗文元反对。栗的理由是:总被举报人偷录,害怕被“暗算”。 尊重受访者意愿,君子对君子,我们放弃了录音要求。 随即我们表示,不录音可以,但为确保采访的公开性,采访过程中必须进行记录,并希望栗{zh1}核实记录后签字,栗文元表示同意。 栗文元将准备的诸多资料铺满桌面后,开始了他的“个人陈述”。在我一直没有打断的情况下,他竟然一口气说了近3个小时,内容围绕着对疫苗事件中孩子健康的关心和对举报人问题的反映。 我在近18时开始发问,但栗文元显然并没准备接受我的问题,他开始有点不耐烦了,对我的二十个问题,很多都是一句话带过,比如“组织上在查,我没什么说的”等等。 近5个小时的谈话在21时左右接近尾声,我起身去厕所,经过会议桌拐角女工作人员处时,被眼前一幕震惊! 一支录音笔赫然放在桌上,正在工作!询问栗,答曰:是为自己备用。我提出拷贝录音,遭拒绝,他一并拒绝了我复印前面证据的要求。 21时开始,栗逐字逐句核对我们的笔录,期间不断更改原话“这里就不要这样说了,你就说没有回答”。近22时,核对结束,我说签字吧,他皱皱眉头说:“字体太草,你要改了呢?” 刚才改的时候怎么不早说呢?好!我们还有打印本:同事随即出示同步打印文本,小四字号,密密麻麻五页,打来辛苦,力求完整。 22时,栗文元再度逐字逐句核对,细致到标点符号。半小时后,栗提出打印文本有错别字、有漏句,意思表达不完整,再度拒绝签字。 22时15分左右,栗文元在两度拒绝签字之后,提一方案:我们把采访提纲留下,他明天书面回答。 八个小时,我们与栗文元的谈话归零,白说了! 第二天一早,栗文元主动给我们打电话,口气颇似领导批评下属。他表示由于我们手续不全,拒绝提供书面采访回答。我还在电话这头解释,他就挂了电话。 (备注:鉴于有关方面严厉的指令,此次{wy}的采访,本报目前无法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