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的渊源
素有“瓷城”和“第二瓷都”之称的中国,远在东汉时期就有大规模的陶器作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兴宁移民廖仲威在醴陵沩山开设瓷厂,以手工拉坯,松柴为燃料,龙窑烧制。产品以碗、碟等粗拙土瓷为主,此为醴陵制瓷之始。同治元年(1862年),当地瓷业开始分为做坯、画坯、制泥“三帮”。同治二年,刘近兴在城南道姑岭设厂,扩大生产。清光绪十八、十九年时规模最盛,瓷厂480余家,龙窑100余座,年产800余万件。光绪三十年(1904年)初,
政府官员熊希龄考察醴陵瓷业,亲自策划呈请政府拨款,提出“立学堂、设公司、择地、均利”四项办法。次年,他与举人文俊铎在醴陵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他们从国外引进制瓷机械和技术,还从国内外广聘良师筹建了,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制出釉下五彩瓷器,也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挽救和振兴中国瓷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五彩瓷器自明代创烧以来,一直以釉上五彩或釉下青花彩的传统形式烧造。到了清代康、雍、乾三朝时,虽有五彩加金、加蓝和粉彩等工艺,但均没有突破以釉上彩为主的局面。醴陵瓷制作突破了历史局限,从材质、技术加工、造型、装饰和烧成多方面,xx了中国釉下五彩瓷器的新品种,开创了我国的先河。在近代制瓷史上,清末民初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器,无论在制瓷技术和瓷器装饰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据民国31年(1942年)12月出版的《醴陵瓷业调查》(湖南省银行经济研究室编)一书介绍,自光绪三十二年熊希龄等人开创醴陵瓷业细瓷生产以来,“其所发明之釉下器及釉下颜料制造方法,当时且为景德镇所不及。”醴陵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器形美、彩饰美于一体,是我国陶瓷中一枝奇葩。
醴陵风靡一时,受到国内外各界一致赞誉。清末,醴陵釉下五彩瓷器获得金奖后,熊希龄曾亲赴京城将瓷器贡呈慈禧。据传闻,慈禧得熊希龄所呈醴陵细瓷后,目视原所陈列之景德镇瓷,问:“这可是你们湖南瓷业公司出产的?”熊希龄答道:“出于湖南醴陵县也。”熊氏以为慈禧心目中还是江西瓷好,乃进言曰:“江西瓷已有千百余年历史,醴陵瓷仅数年之功耳。”慈禧一笑:“你的奏折我已看过,已传旨,着户部每年拨库银一万两予湖南瓷业公司。”之后以xx赏之,成为醴陵瓷业史上一段佳话。
但由于当时新创制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器产量极少,加之清末民初时局动荡,作品覆盖面不广,传世精品罕见,因之当今少有人关注。
的种类和款识
主要有釉下五彩、釉下蓝彩、釉下绿彩、釉下墨彩以及釉下赭彩。釉下五彩以五彩为主要装饰,烧成后多种色彩表现于画面,色彩淡雅。釉下蓝彩用海碧、海蓝等釉下颜料加填料配成复色,属于复色彩料,其与传统青花{zd0}的区别在于青花是青中带紫,而蓝彩是蓝中带翠;青花偏于凝重幽静,传统味足,而釉下蓝彩色泽典雅,时代感强。釉下绿彩是由釉下多彩组成的一种复色彩,以绿色为主调,清雅秀丽。釉下墨彩也是由釉下多彩组成的一种复色彩,以墨色为主调,运用墨色的浓淡来表现各种图案,风格独特。釉下赭彩亦是由釉下多彩组成的一种复色彩,以赭色为主调,色彩艳丽,作品往往呈现出西洋画风格。款识是鉴定和研究古陶瓷的重要依据。1905年至1930年之前,醴陵釉下五彩瓷器款识很多,它们都是由指定人员所写。光绪末年款识有“湘造”“湖南制造”,还有“湖南瓷业公司”“湖南瓷业学堂制”“湖南瓷校”“瓷业公司造”,同时还有编年款“戊申湖南瓷业公司造”,也有不打款识的。早期作品,瓷坯偏厚,量重,款识多为楷书、行书。宣统期间有“大清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公司”“大清宣统二年湖南瓷业公司”“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民国初期有“洪宪元年”款。此外还有学校及画师的姓名款如:“大清宣统二年湖南瓷业公司罗正五制”等。又有作坊款“湖南工场造”“台田”“台田讲习所造”“长沙”“长沙台田瓷业讲习所谨制”。还有横写瓶口款识等等。款识有双圈和无双圈两种,多为楷书,也有隶书的。
醴陵窑的三个特点
(一)广为称道的三大特点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