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问题研究

大连市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问题研究

2010-04-16 09:02:39 阅读21 评论0 字号:

宿长海  宋晓露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 本文在剖析大连市农产品物流和物流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用现代理念打造农产品物流,积极探索大连市农产品物流的优化模式,并对如何提高大连市整体农产品物流水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  现状  模式  对策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它与工业品不同,具有种类多、规模大、季节性强等特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农产品物流视为农产品流通中的运输、储存和装卸,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并非正确。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农产品物流也正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过渡,它包含了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加工、分销及信息采集等等一系列环节,从而达到农产品价值不断增值的目标。

一、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及要求

农业生产有别于其他行业,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经常受到自然条件及农作物个体生命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生鲜农产品又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具有消费普遍性和分散性的特点。由于农产品的诸多特性,导致了农产品物流不同于其他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及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物流种类多、规模大

由于农产品品种丰富,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等,所以流通量非常大。加上我国生活消费农产品主要以鲜货鲜销形式为主,在分散的产销之间要满足消费者在不同时空上的要求,使得我国农产品物流面临着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的巨大挑战。

2、农产品物流季节性强

不同地区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存在差异,适宜种植不同的农副产品品种。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方面表现在农民生产资料的购进具有季节性,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同农副产品的产出季节也有所不同。由此导致农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也是更高的要求,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较大。

3、农产品物流难度大,要求严格

大多数农副产品具有易腐性、鲜活程度要求高的特点,需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防潮、防虫、防腐、烘干等处理,以保证其品质和质量。这就要求有配套的物流设备设施,包括专门的仓库、专用的运输车辆、专用的装卸搬运设备、专用的加工设备等。农业物流更强调安全和无污染,要求实现“绿色物流”。

二、大连市典型农产品物流现状

1、粮食物流

大连现代粮食物流业起步早,基础雄厚,拥有世界{yl}的粮食仓储、运输和港口设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和东北地区{wy}的保税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业的优势条件非常丰富。大连背靠东北粮食主产区,面向东南沿海,可以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粮食市场,是我国北方{zd0}的粮食流通枢纽和集散地,也是内外贸易的主要口岸。东北粮食大部分通过大连实现北粮南运,内销到南方或出口到韩国、日本、东南亚及世界各地。2005年东北地区沿海港口完成粮食吞吐量2809万吨,其中散粮吞吐量约2300万吨。

2、水果物流

大连水果加工业比较发达,有30多家水果罐头、果汁及速冻水果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可长年供货。大连的水果罐头远销欧洲、美洲、日本等20多个国家,其中,苹果罐头出口总量占全国苹果罐头出口总量的60%,成为新西兰亨氏、沃尔玛、英国MAC的全球供应商。每年速冻草莓出口在万吨以上,是中国北方{zd0}的草莓出口地区。

3、水产品物流

大连市具有发展水产品物流的许多优势,根据对全球、全国及环渤海地区水产业发展的预测,未来10年大连市的水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大连市将成为全国水产品产量、产值、市场交易量、进出口量{zd0}的城市之一。预计到2010年底,大连市水产品总产量可达380万吨,产值达170亿元,市场交易量达500万吨,其中国际贸易量达150万吨。

三、大连市现有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1、直销型物流模式

这种形式为“农户(企业)+消费者”,是最初级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也是目前大连市农产品的主要物流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中间环节少,交易成本低,零售价格低,但流通范围与辐射面较小,不利于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该种模式下农户或企业自行生产,自行完成物流活动和销售,不需要和第三方达成协议,操作简单易行,目前农户或企业多采用该种模式。大连韩伟集团部分产品就是采取这一模式,比如“咯咯哒”鸡蛋经过检验合格后就直接进入超市销售。直销型物流模式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农户易受市场波动风险。

2、契约型物流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公司与农户或农业合作社之间通过契约形式加以联合,农户提供农产品,由合作社或加工企业负责进入市场。这也是目前大连市农产品物流典型模式之一。契约型物流模式的优点:公司拥有稳定的原料来源,提高了资源控制能力和生产稳定性;农产品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质量控制力得到了加强。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在与公司谈判过程中农户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利益易受侵害;公司直接面对分散的农户,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非常松散,常常会出现违约现象。大连市水产品物流基本属于这一模式。

3、联盟型物流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导者是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参与者是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加工保鲜企业等,通过利益联结和优势互补形成了战略联盟。首先是能够带动各方参与;其次是降低交易成本;{zh1}是为物流主体建立了公共交易平台,使交易双方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但其缺陷在于,一方面由于处于一个战略联盟下,随着交易量的扩大,管理效率比较低;另一方面中间批发商仍然会对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信息封锁。大连市水果、蔬菜物流就普遍采取这一模式。

四、大连市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设计

鉴于大连市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生产经营形式,农产品规模经营的比重较小,加之农产品种类繁多、属性各异,物流技术比较落后,所以短期内很难形成一种xx通用的现代物流模式。因此,大连市农产品物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有几种模式并存,这几种主要模式构成了大连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综合模式。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大连市应建立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以中介组织为中心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以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见图1。

大连市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问题研究大连市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问题研究大连市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问题研究大连市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问题研究

图1  大连市农产品物流优化模式

五、打造大连市现代农产品物流对策

大连市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物流需求为宗旨,充分发挥大连的口岸优势,整合各种物流资源,加快大连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功能建设,深度开发物流需求市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以国际物流为特色,以大宗骨干品种为重点,带动区域和本地生产物流和消费物流的物流业发展格局,把大连建设成东北经济区的国际物流中心,使现代农产品物流成为大连物流业的支柱产业。

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大连市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铁路和物流枢纽建设相对滞后,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成为物流发展的“瓶颈”。并且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物流方面技术装备水平低,仓库老旧,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较少。因此,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发展与改进各式农用运输车;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提升产地、销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当务之急。

2、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能力

从大连的资源优势出发,围绕水产、畜牧、蔬菜、水果和花卉五大优势产业,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结合大连实际情况,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方向,定期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重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大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 

3、健全农业信息平台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大连市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关键。国外农产品物流之所以效率高,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高,例如,在日本,农产品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电子设备进行拍卖交易,迅速准确地处理货款结算。因此必须建立xx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为农产品的流通构建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向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经营者提供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库存信息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生产者制定生产计划,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尤其要加强硬、软件建设,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广网上订单、拍卖、配送等物流方式, 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

4、提高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

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多元化的农产品合作组织模式,可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解决组织管理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的物流现状。大连市农民众多,单独的小农户进入市场,势必面临相对较高的信息搜寻成本、协商谈判成本和监督执行成本,为了降低小农户单独进入市场的风险和交易成本,就必须注意促进农业协会等各种农业中介组织的建设,发挥各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使农民有组织依托,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公司+中介组织+xxxx”或者“农户+中介+组织+市场”等形式,就可以减少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

(注:本文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DUTHS2008310)项目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惠文、张永欣:大连市水产品物流需求预测[J].海洋经济,2006(4).

[2] 孙庆峰、肖艳:城市近域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12).

[3] 秦颐: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和发展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8(8).

[4] 熊文杰:湖北地区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8(1).

[5] 刘日平:大连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业,2008(10).

[6] 郭军:大连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建设新农村,2008(2).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大连市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问题研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