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水果:“水分”有多大_上海西域香妃_百度空间

投诉篇
■标签随便贴
张女士在水果摊上买了袋蛇果准备送朋友。这批蛇果个儿大、色亮,每个蛇果上都贴着一枚漂亮的标签。摊主说这是进口水果。虽然价格不菲,张女士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大袋子。送人嘛,不管价值轻重,要的就是够面子。
张女士先将蛇果拎回家。晚饭后,正准备出门,女儿跑过来抓起一个蛇果问:“哪个国家产的?”经这一问,张女士才想起查看蛇果上贴的标签。在这个拇指大小的标签上,大大小小、有红有绿地印了好几排英文。{zh1},张女士在标签的右下角找到了U.S.A.三个字母,于是断定是美国产的。这时,女儿也在另一枚标签上找到了U.S.A.,但这次是在标签的中间。母女俩觉得奇怪,再查看第3枚标签,这回U.S.A. 跑到了左上角。再细看标签的花边,有的双线,有的单线。张女士顿感扫兴:如此“美国进口水果”有多少可信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进口水果标签随便贴的现象到处都有,许多人都遇到过。
王先生在一家水果店内拿起一个榴莲问:“这是哪里产的?”老板答:“泰国。”王先生指着榴莲上的标签问: “为什么只有英文,没有泰文?”老板答:“那就是美国产的吧。”王先生说,其实标签上印的是“fruit”(水果),还有一个标签上印的是 “delicious”(美味),根本不能说明水果的产地。
一位水果店老板说,我们进货主要是凭经验。用眼一看,就知道什么水果好卖,什么水果不好卖;什么水果能卖个好价,什么水果是卖得热闹却不赚钱。至于说贴什么标签,反正全是外文,也看不懂。而且,有时经销商也是随便贴,大家都不当真。

■以“土”充“洋”
前不久,李女士以每公斤25元的价格买了一些“美国咖喱果”。事后,李女士在一家超市购物时发现,之前购买的所谓“美国咖喱果”竟是国产货,而且,每公斤价格不到15元。
据南方某媒体报道,今年3月,在水果店老板的竭力推荐下,广东鹤山市民冯女士花40多元买了6个“进口吕宋芒”,老板还承诺“包甜包熟”。冯女士将芒果送到父母家。晚饭后,冯女士将芒果切开,发现部分果肉有些腐烂,有一些看起来还能吃。
冯女士的父亲只咬了一口,就叫“酸得不得了”!她自己马上尝了一口,确实酸得难以入口。
后经水果种植专家鉴定认为,从外形、色泽和香味等方面推断,冯女士买的{jd1}不是“吕宋芒”,而像泰国芒果中的一种,但即使在泰国,此种芒果也应该没有长得这么大,色彩如此饱和。专家推测,这种芒果可能是从国外引进,但芒果是被打了催熟剂催熟的,之所以有的内部腐烂,有的吃起来很酸,是催熟剂计量控制不当的缘故。

维权篇

■正规标签应有中外文对照
据悉,我国《进口水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5年7月5日正式实施。

《办法》对进口水果上贴注的标签作了明确规定。要求进口水果外文拼写必须正规,必须有中、外文对照,若用汉语拼音,拼音要小于汉字。《办法》还要求进口水果包装箱上必须用中外文注明水果名称、产地、包装厂名称、电话或代码等基本信息。同时,必须具备输出国或地区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

《办法》还规定,进口水果入境前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检验,检验合格后发给“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出示这一证明。

目前,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记者日前走访了北京的几家大超市,发现每个超市都有一些外表漂亮、价格不菲的进口水果在搞促销。但这些进口水果上贴的标签,并非全都有中文名称,有的只有简单的一两个外文字母,有的甚至只有图案,没有文字。记者问:“国家不是有规定,进口水果必须标注中、外文名称吗?”促销员回答:“水果标签上没有,但外包装上有。”当记者请促销员找一个包装箱看看时,促销员低头用眼睛左右找了一下,抬头便又去招呼别的顾客了。

前些天,记者在北京某超市买了一些“台湾青蜜柑”,吃后感觉味道不错,过两天再去买,却发现超市的价格牌上,这种青蜜柑的产地变成了“泰国”。

据专家介绍说,要辨认真假进口水果,就必须了解进口水果的特征。进口水果一般加工工艺良好,水果采摘后,会马上进行冷藏,因此,保鲜度较高。进口水果果体大小均匀、色泽明亮、质感丰富。某些进口水果包装精美,一般保质期较长,消费者在购买时可通过看、捏、闻来判断真伪,一定要注意是否新鲜,有无变质。此外,进口水果标签通常易贴难撕,而假标签多是拼音加英文,很容易从水果上撕下。

背景资料

●2003年10月1日起,中国与泰国之间取消了108种蔬菜和80种水果产品的贸易关税,这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dy}个“零关税”协议。自此,我国自东盟进口水果逐年增加,进口量从2003年的77.6万吨逐年增至2005年的90万吨,东盟已成为我国进口水果{zd0}的“果园”。

2005年,泰国从我国进口水果4890万美元,中国从泰国进口水果1.8亿美元,远远大于其他享受零关税出口水果的国家和地区。

●2005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内地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15种水果正式实施零关税。今年5月1 日,内地对台湾水果检验检疫准入品种由18种增加到22种。

据海关初步统计,2005年8月1日至2006年4月30日,内地进口原产于台湾地区享受零关税的水果共计2310多吨,进口总值为290多万美元。

实行零关税后,台湾水果在内地的市场在不断扩大,销路也比较好,但价格仍然偏高,主要原因是运输成本过高。台湾水果要进入内地市场,空运需要绕香港,海运也需绕香港或日本石横岛,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由于从台湾运输到内地中途时间较长,台湾水果大都是在没有xx成熟时采摘下来,等到达内地以后才刚刚合适。由于时间过长,增加了水果的保鲜损耗,导致终端水果价格过高,也增加了卖场的经营成本。

●据了解,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超市,进口水果的销售占总量的4%左右,而由于国内消费能力的增强,以及包括零关税水果在内的进口产品增多,未来几年,进口水果的比重将达到20%至25%左右。

与此同时,部分进口水果的售价已经接近国产水果。如北京市场上菲律宾进口的香蕉目前每公斤售价约为 3.5元,而国产香蕉的平均报价也差不多每公斤3.2元。泰国进口的龙眼每公斤批发价仅为4.5元,已经与国产龙眼的批发价格相当。



郑重声明:资讯 【进口水果:“水分”有多大_上海西域香妃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