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之困:拯救扭曲的童年_张晓波_新浪博客

留守之困:拯救扭曲的童年

 

史远泽

 

改革三十年的追忆与顾盼,终将为惊天地泣鬼神的2008年画上最浓墨重彩的句号。以一种粗线条的方式,这些伟大的成就可以如此概括:国家从动荡不安转向大国崛起,民众从食不果腹到丰衣足食,思想文化界从单调向多元趋进。

而换一个层面来思索三十年,最需要表彰的,也最有理由表彰的,是为改革做出卓绝贡献,却始终最不受关注的人群——1.2亿农民工。这个占据国民人口十分之一强的群体,从中西部内陆省份来到东部与东南部沿海省份,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了世界上xxxx的低价劳动力,很难想象,改革的成功失去如果如此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其基石将建筑在何处。

农民工群体不仅推动了改革,也给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出了新的问题,“留守儿童”及其社会问题就是显著一例。在属于《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系列》丛书之下的《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为关注这个不为人所知的群体,提供了一个{jj1}的视角,也让我们有理由重新思考农民工及其未来。

 

“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问题

 

“留守儿童”,是由劳动力人口大规模流动所衍生的问题,这是当今世界所有正由农业国家转向现代化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尤以中国庞大的农民工人群而变得格外突出。

随着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南沿海技术水平低、劳动力密集的加工外向型贸易首先崛起,先期被引进的是制鞋、成衣、汽车零件、电子配件、家用电器乃至玩具等等产业,随之而来的是从江西、湖南、四川、安徽、河南等内陆省份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即便在今天,火车经过广东与浙江的某些密集型产品加工为主的城镇,从窗外就看到的,依旧是绵延数公里低矮的厂棚群和简陋的职工宿舍群。

应当指出,中西部省份大量农村人口(包括已婚育夫妇)的季节性向外流动,未必是造成“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婚育夫妇作为为其子女提供保护、教育乃至感情的{zj0}人选,在流动之中,理应承担父母之责。而事实上,这种应然的人性本能往往为实然的现实所压抑。工资收入低微、就业风险高昂(包括高风险的工伤、失业以及企业故意拖欠工资等等)、高强度劳动和半军事化的企业管理等外在条件,使得农民工人群无法携带其子女。而在社会层面,对农民工携带子女设置的障碍则更为硬性,因户籍制度框架的限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尤其棘手。因流动人口子女不能在异地享受廉价的教育,每年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的“建校赞助费”显然不是每月收入在一千左右的一对农民工夫妇所能承担的。于是,农民工的子女成了问题,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被寄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亲戚抚养长大,每年或者数年见到父母一次,成了非“孤儿”的孤儿!

当下中国“留守儿童”的数目究竟是多少呢?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数据为依据测算,段成荣、周福林在《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一文中推断全国14岁几以下留守儿童规模达到2290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为86.5%,为1981万人。与这个数据比较接近的是,《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估计,2006年中国的农民工子女已经达到4300万人,其中2300万留守儿童,2000万流动儿童,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农民工子女总数将达到1亿人。可以注意到,在这两份近似的抽样报告中,14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同时也恰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完成的时间段。

 

强化“社会保障”之所必须

 

仅注意到“留守儿童”人口规模的庞大显然未必有重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个群体的态度与现实处境。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抽样调查显示,在这2千万留守儿童中,90.0%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24.6%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其中58.7%的留守儿童表示“不很了解”父母,65%的留守儿童不愿和带养人沟通,30%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父母长期不再身边,对儿童产生{zd0}的则是心理影响,本书引用蒋平200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27.4%的人有焦虑心理,27.6%的人有抑郁心理,24.5%的人有恐惧心理,22.7%的人有易怒心理,而57.6%的人有过失行为,35.2%的人有说谎行为,7.4%的人有偷窃行为,30.6%的人有攻击行为,41.3%的人有破坏行为。

以2300为留守儿童为基数,对于如上留守儿童调查所显示的数据,其中任何一个百分比所占的人口,都接近了世界上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试想,假如一个具备中小国家人口的人群常年出于焦虑、愤怒与仇视之中,其结果如何?这注定将衍生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以1992年开始为{dy}代父母外出务工,那么直到今年,这一代人的子女已经16岁,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可能不再继续就学而是直接走向社会,重复父母一代打工生涯。对于他们来说,再过十年,依旧要面临父母一辈人的尴尬局面,他们的子女依旧将是“留守儿童”。问题,依旧是问题,仅依靠农民工自身的力量,显然难以解决。

在打工创作财富神话、打工皇帝被广受膜拜之时,而真正的打工者却被忽视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无缘高等教育,无缘良好的职业培训,无缘企业的管理阶层,更无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美好的前程。问题,始终要抛给整个社会与国家。单一的、以社会救助的方式解决“留守儿童”显得力不从心,依靠个人道德品质的非制化救助终究非长久之计,而制度化救助方面,就目前而言还远远不够。最为迫切的,仍旧是农民工乃至整个社会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以及子女上学问题。就流动人口子女上学而言,仍需要社会乃至整个国家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重新瞩目三十年的成就,仍有诸多遗憾,依然让我们有理由去重新审视改革与呼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让留守儿童重回父母身边,拯救扭曲的童年,知耻,而后勇,是勇也!

 

刊新京报 有所改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留守之困:拯救扭曲的童年_张晓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