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足迹》三线建设篇 八、广泛拍照采访_一池_新浪博客

                             广泛拍照采访

    构图形式简单掌握后,就开始了广泛拍照采访。广泛拍照采访基本遵循:“  高、焦、烧”为重点;重大节日为由头;突出“远、难、苦、全”的原则。

  “高、焦、烧”为重点比较好理解,上面已经介绍了不少例子,除高炉工地,还有焦化和烧结工地,这两处也要有秩序地盯着采访不放;而重大节日为由头,就是“元旦”、“三五”、“三八”、“五一”、“五四”、“六一”、“六、二六”、“七一”、“八一”、“十一”等,必须随着节日特点采访不同的典型进行报道,所以这又叫做重大节日为由头的提法;

   “远”,矿山离厂区是最远的,约160余里地。生活方面按武安县标准供给,还达不到厂区条件,这些暂且不提,而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也是相当简陋和艰苦的(井下潮湿、污染、危险)。

反映矿山虽然是由衷的希望,但是真的去矿山,也是相当困难的,一是通往矿山路都是土路,路上颠簸的很厉害。二是下矿井,只能容下几个人的铁罐也怕碰坏设备。所以开始去矿山,都是把相机提前裹上几层毛巾,坐车也一直抱在怀里。为什么要这么精心?原因是当时国产107背包闪光灯,震子不震,相机快门打不开(国产设备通病),是我最xx的事。因此单独去了几趟后,就试着带灯去采访,为了减少颠簸,基本是背着设备一路站到矿山的。再说在井下拍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风钻开不了几秒钟,就会灰尘弥漫。不开,只摆个架势又看不出紧张的工作气氛来。怎么办?{zh1}只能停下全部风钻,等灰尘落下后,像战士打靶那样进行点射,既看到风钻充气,又能看到紧张的工作气氛来,于是经过几次演练,才在 60米的地下,拍下这仅有的一张画面。(见上图)

    “难”,一是把高压线电缆,从20里地以外的150电厂架设到厂区。二是把漳河水从20里以外引入厂区。这两项工程的难度,就在于翻山越岭或开山劈岭才能进行施工。当时人们称这两项工程为:“爬山越岭架银线,开山劈岭引水源”是最恰当不过的。为了反映工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和工人一样爬山越岭、流大汗,早出晚归才拍下这山顶架银线的生动画面(见右图)。

   “苦”,艰苦的工作是投产以后的事情。投产后哪里工作最艰苦?我认为最艰苦的工作莫过于高炉、焦炉上的炉前工,特别是高炉上的炉前工,工作强度和高温条件是任何岗位都无法比拟的。天气无论多么炎热,都要穿戴沉重的防护服装,在1300度的铁水旁窜来窜去不停的工作。不出问题还罢,遇到特殊情况,炉前工的罪,可就受大了。

    1972年4月30下午高炉{dy}次出铁,我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头一次出铁从点火到冶炼时间比较长,出铁口的专用煤土烧炼的比石头还坚硬。炉前工用了50多分钟的时间才算打开。

渣轻、铁重、先出渣,渣水出完后就开始出铁,出铁水的时候,欢庆的人群先敲锣打鼓庆祝一番,后来铁水就越流越大,慢慢漫过沙沟向外溢,这时赶紧疏散人群下平台。由于我们(包括天津数家新闻单位记者)需要拍出铁的场面,还没有马上离开。随后铁水就从多处向外蔓延,我们只好退到平台边上,上了天车的梯子。这时铁水好像已经控制不住,不仅满平台地到处乱流,而且两个接铁水的钢包,也已经装满外溢,只见工人和领导躲在角落里也束手无策。我们在梯子上也顾不上烘烤了,直替工人们着想:“赶紧想办法堵住啊,别再流了。特别是平台下面的铁轨已经被铁水铸死,怎么让火车拉走浇铸去呢?”甚至比工人们还着急。等到铁水流量小的时候,才转动泥炮把出铁口堵住。我们几个人见此还直埋怨:“早不堵晚不堵,现在才堵,这要造成多么大的损失啊?”不断地埋怨着。虽然这是我们见到的{dy}个出铁的场面,然而它却是炉前工经常遇到的事情……

关于炉前工的艰苦,我还亲身体验过。1972年“八五”{dy}座高炉投产后,转年就宣布缓建,大批干部归队调走,五建、六建离场回津(五建三分之二、六建全部),六九、七零届学生在津找出路不归,工地思想一片混乱。为了稳定职工思想情绪,总厂决定机关干部下厂劳动,同时解决一线生产中的困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dy}批我被派到铸铁车间跟班劳动的。当时铸铁环节还没有调整好,不该掉的地方总是掉铁块,一有浇铸,链条下面就堆满铁块,只有随时清理,才能进行浇铸。我们去的目的,就是帮助一线工人来清理铁块的。  

当时发给我的劳动保护用品是两副帆布棉手套和一双皮鞋,全部是隔热防护用品,跟炉前工用的一模一样,粮食也补充到60斤。清理铁块,小块3040斤、大块7080斤。虽然我没有工人搬得多,不过总是累得腰酸腿疼、直不起腰、喘不过气来。特别脚上穿的两只皮鞋就像带着“脚镣”一样那么笨重。像铸铁车间这样跟班劳动还是最轻松的,那么在高炉上跟班劳动的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炉前工是最艰苦的工作岗位,再怎么宣传也不为过。

“全”,是指拍照内容要全面。一是对所有参建单位要留下资料;二是对“八五”自身单位,也要记录在案;三是除重点建设项目外,所有子项建设也要尽量拍全;四是建设中的突发性事件和新生事物要随时盯住见报。这样从主观到非主观(领导指派)上下左右纵横交错地拍照,基本把建设时期的资料拍全。所以,不仅拍下了人海战术的施工场面;还拍下了金戈铁马似的机械化运转;不仅拍下了“高、焦、烧”三大主体工程建设场面,还拍下设备安装、精心调试的镜头;不仅记录了现场会战场面,还赶到千里之外——天津,拍下设备制造会战的画面。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人生足迹》三线建设篇 八、广泛拍照采访_一池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