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移动设备的未来

xx书友会将会聊到移动设备的一些现状和发展,对于设计师来说,展望未来的科技与幻想是常干的事情,可以预计的是未来的移动设备会有更高的整合性、 更便宜、更多的功能、更美的外观……但这些东西其实科幻电影里面早就提到过了,作为一个移动设备的UI设计师来说,我更为xx的是5年内可以判断出的产品 趋势,这牵涉到我需要作出的改变与学习。

对于很多移动设备将会发生的变化,我们一直在xx,却发现总是落于人后。大部分中国的移动终端厂商(这里包括但不限于:手机、MP3、MP4、 MID、E-BOOK、GPS、平板电脑)一直在创新上举步维艰,处于跟随者的地位,究其根本除了要满足先吃饱饭再追求品质外,致命的问题在于中国的消费 类数码厂商的中层管理人员都缺乏“设计的意识”,总是把创新等同于风险和成本,却极少考虑到创新的附加值与话语权。而这种情况在我们进出口贸易环境进一步 恶化的今天,不会得到任何的改变,甚至会成为行业中的集体共识。

而这些想法是不科学,也不会产生正面效应的,在OEM和ODM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用户投诉,越来越高的客户定制化要求,已经逼迫我们的传统厂家更 新思路,改变产品设计的逻辑。曾有朋友这样问我:“在中国做消费类数码产品,UI设计师的地位一直无法提高该怎么办?”,我想这是一个时期必然经历之痛 苦,也是由于我们的设计师在面对产品设计时无法用更加成熟、更具有商业头脑的眼光去判断导致的。如果你要问我,下一步移动设备的行业会怎么发展,我可以理 解为下一步你的职业定位该如何从新审视?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上升的行业环境,必然会有相应上升的职业能力去服务,希望我们都能尽快的达到那个阶层。

在未来5年中,对于移动设备领域(我这里只讲手机)的发展,我个人的认为有如下一些重点需要我们思考:

1. 行业趋势

会有更多的巨头型企业垂涎手机这个载体,以进一步占领普通用户的生活,无论是以自己生产手机进行零售,还是绑定百货、网购的渠道分销,或者仅仅是推 出一款APP,接下来将进入手机产业链的企业可能有:INTEL、IBM、沃尔玛、甚至还会有奔驰、中石油等你意想不到,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野战排,国家 队;

智能手机一定会取代目前 fearture phone的地位,今天的xx就是明天的中端,今天的中端就是明天的低端,在制造成本和硬件价格日趋透明的今天,相同售价的智能手机将会更快的占有用户的 视线,有朋友在问:“如果我不需要这么多功能的手机,我干嘛要买呢?”– 答案很简单,当你周围的朋友都在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你不得不买。所以目前来说,品牌手机厂家应该尽快加大对于软件开发和UI设计的投入;

低端和xx将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各自赚取丰厚的利益,每年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中国的山寨企业日子将不再好过,因为随着NOKIA的策略有所转变 (有部分人认为NOKIA当惯了老大,不会对低端市场感兴趣 — 我只能告诉你在商业利益面前,没有所谓的面子问题),2010年内推出S40平台具备双卡双待、低成本(通过供应链控制)、强品牌效应、整合山寨功能(有 可能加入手电筒功能等)的手机已经是预料中的事情,聪明的山寨手机厂家应该尽快转型其他产品,或者做xx赚快钱;

从厂商的产品价值和媒体价值来看,APPLE 强于 GOOGLE,GOOGLE 强于 BLACK BERRY,而其他品牌厂商来看,MOTO会是{dy}个翻身的神话,三星和索爱需要尽快调整设计策略,不能什么都想搞一票。我为什么没有提微软?在我看来, 微软自从2008年后,就不会做手机了,ZUNE也是差强人意。

2. 产品趋势

关于全键盘和全屏触摸,谁的生命力更强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不过从我自己的使用习惯和用户研究来看,全屏触摸的前景更为宽阔,全键盘的价值仅仅服务 于文字输入,在应用日益丰富的今天,文字输入的魅力究竟还有多少,是一个不确定的问号。如果你要问我是否会选择一款全键盘的手机使用,我会这么看:至少我 会买一款black berry 的产品以作瞻仰之用;

APP应用无疑是目前最为紧要的产品利器,除了APP STORE的15万应用之外,国内的程序开发人员最快的赚钱方式有3:一是直接拷贝国外APP的思路,更换皮肤和语言;二是打包较好的APP,做一个外套 把它们整合起来;三是根据国人日常生活习惯定制小功能但高使用频率的APP,比如买菜软件之类;

客制化UI设计需求越来越低,转而对于功能扩展和交互概念设计的需求,其实也就是过去韩国DNA以及目前的TAT所做的事情,好的概念设计可以将一 个APP改造为更有商业价值的版本(比如APP STORE 当中的 CONVERTBOT)。随着PS应用水平和皮肤工具的傻瓜化,单纯的theme design的权利会从设计师手中转移到用户自己手中;

MP3、MP4、GPS等单一功能的产品,销售量会持续下滑,逐渐被手机同化为其中的一个功能,比如我们现在用手机代替了闹钟,代替了记事本,代替 了计算器…… 简易功能的整合会将这些低技术门槛的产品演变为非必需品,但是设计精美,拥有创意特征的该类产品仍然会有市场,比如当作礼物或者家庭摆设;(利用RFID 技术等实现的日常生活化识别功能,也是同样的体现)

好产品的设计原则将简化为:轻便、续航能力强、开放平台、更大的内存、完善的网络应用、足够好的屏幕、优雅的外观、高效率的操作。

3. 职业趋势

UI设计师会转变为UED方向的产品经理和设计人员,从产品整体逻辑上介入设计过程,部分UI设计师因为不具备这个能力,成为单纯的GUI设计师或者用户调研人员;

设计师从事的工作将包含:产品定义、键盘按键定义、ID设计可用性评估、交互设计、图形设计、原型设计、用户测试、软件实现检验、全流程用户体验评估;

设计团队将由现在的单纯的UI设计部门,升级成产品设计部门,部门人员组成基础为:设计经理、产品经理、ID工程师、MD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用户体验专员、交互设计师、GUI设计师、交互模型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

设计师的xx点与产品经理的xx点,其实也同样反应了市场的xx点,已从图标、界面,转移到功能整合程度、应用丰富程度、互联网访问程度上,设计师 的团队建设将更需要跨学科,跨媒体的设计人才,成熟的设计团队中,应该具备社会学、心理学、传媒、营销等多领域的知识管理体系,内部共享体系;

近几年会涌现出更多的跨平台的APP 开发团队,创业性质,过往被企业或 DESIGN HOUSE 淘汰出来的图形设计师,仍然可以在这种团队中发光发热,并通过较好的设计能力,帮助APP提高销量,如果不幸遇到植物大战僵尸之类的猛男型APP,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

移动广告领域、移动商务垂直平台、移动网游领域、移动媒体消费领域,都将会出现很多传统设计师的第二春。

转载自:http://lytous.ucdchina.com/?p=2374

郑重声明:资讯 【闲言碎语:移动设备的未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