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到底出的哪个关?在哪里【飞升】?

 关于老子出关飞升的地点,现在颇有争议,有的说这个关是函谷关,有的说是散关。那么到底是哪里呢? 

    散关即 大散关 。在 陕西省 宝鸡市 西南 大散岭 上。当 秦岭 咽喉,扼 川 陕 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 魏 曹操 【秋胡行】之一:“晨上 散关 山,此道当何难!” 宋 陆游 【观长安城图】诗:“ 三秦 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 散关 。” 清 吴伟业【圆圆曲】:“ 斜谷云深起画楼, 散关月落开粧镜。”

  大散关亦称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 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值此“老子文化国际论坛”在甘肃兰州举办,意义十分重大,尤其是在老子“飞升”地临洮举办分会活动并组织参观,影响更深远。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据【史记】、【后汉书】记载,老子西行到渭水上游,洮水流域秦地——夷狄(今临洮):传道修行,著书立说,超然飞升。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在全世界影响深远,他的“无为而治”、“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天地对映”、“阴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包容”的对立统一思想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想,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至于老子是出的函谷关【飞升】还是出的散关【飞升】,我认为主要是看尹喜是函谷关的关令还是散关的关令。让我们看看可查的史料。  

尹喜,字公文【公渡】,号文始先生。甘肃天水人,周代楚康王【前559至前545年】之大夫,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他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或称关尹。

  【甘肃新通志】、【秦州直隶新志】、【天水县志】等书记载:“尹喜故里,在县城东三十里之伯阳渠北山上,有尹道寺。”【中国名人大字典】载“尹喜,天水人”。【秦州新志】载:“柏林观中祀老子,又有讲经台,山后十余里有尹道寺,为春秋时关令尹喜故里。”

  相传老子骑青牛云游天下,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向西域开化。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为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老子行至函谷关,尹喜闻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后尹喜便托病辞官,随老子一起西行,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受尽千辛万苦,行至他的故乡秦州伯阳。

  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阳龙山上筑庵讲道,一住便是好多年。老子日夜著书立德,修行练功,经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讲给尹喜。老子为了使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将所著【道德经】授于尹喜,独自西行,不知去向。尹喜铭记师父教诲,虔心研读【道德经】五千言,能解其奥妙,释其玄理,又自著九简,名曰【关尹子】(即尹真人文始经九篇),既高深,又广大,深得历代文人所崇拜。此文以后成了道家经典之一,收录在【百子全书】之中。

    从上所述,我认为尹喜是函谷关关令可信,老子在函谷关写下了名垂千古的【道德经】,然后继续西行,过散关,来到了临洮的凤台【飞升】的。至于在临洮还有老子的讲经台,实不可信,因为老子在这之前已经了却了心愿,写出了【道德经】,他继续西行的目的就是隐遁,就是飞升,不可能在那么招摇,大张旗鼓的收徒讲学,所以临洮的讲经台是后人纪念老子、崇拜老子的一种臆想而建造的。

    更多养生知识敬请登录


郑重声明:资讯 【老子到底出的哪个关?在哪里【飞升】?】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