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日,全体网管都参加了考试。作为网管会的负责人,大家的成绩有让我高兴的地方,也有让我不满意的地方。下面这些话就是写给参加考试的成员的。

我曾经问过几个组长:我带大家是不是偏严了一些。因为有时候我自己心里过意不去,每个成员和我一样,都只是本科生;我们真的有必要弄得这么正式吗?

但是,就像下面说的一样,我们毕竟是一个组织,我是这个组织的头,我就要对组织负责。我要尽我的全力,与大家一起,把网管会打造得越来越好。我希望以后我出去找工作的时候,跟人家说,我带过山大网管会,这时候心里是有底气的;我也更希望,每个真正在网管会做过、学过的兄弟,出去找工作时比我还要有底气。

因为,一个组织的成功,是每个人努力的结果。

Hello。无论是新网管还是老网管,我们都已经一起在网管会呆过一段不短的时间了。跟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很开心也很有收获,真的。大家也知道,考试后就会有一些人事/岗位的变动了。
必要的人事变动是必须的,一方面,我们最多只能有40个人,另一方面,我们毕竟是一个组织,我是组织的负责人,我要对组织的{zy}负责,我希望每一个认真工作的同学都能越来越感受到这个组织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今天考试完后,一晚上时间我们把卷子批改完了,大家的分数也都已经附在后面的那个表格里头了。关于这次考试,如果要总结,有下面几点:

(1)我很欣喜地看到,在前10名的同学中,有三名是新网管。
(2){zg}的两个分数是139和104,并且104不是监控组的,这个很不错。 (ps. 本次考试满分 160 分)

上次去五号楼修故障,那个四几几宿舍态度相当不好,把咱去的网管给“训”了一顿。我当时去了之后给她们说:一,我听说你们把我们的人给训了一顿;二,我相信他们并没有服务态度不好,整个网管会随便哪个网管,态度都一定会比我好;三,我不希望你对我们人发火。她说,你希望什么?我说,我希望我们的人修完单子回去的时候,心里是开开心心的。

“心里开开心心的”,说实话,这个,更多的要靠我们自己。网管会与其他部门不同,我们这个工作有两大特点:一是我们要直接面对用户(而不是老师),二是我们特别需要技术。
我强调技术,并非因为我自己很喜欢电脑和网络,就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大家,不是的。有句话叫“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放在咱网管会,解读就是:我们如果技术提不上去,无法替同学们处理故障,不说我们的威望与名声,就是咱每个出去修单子的网管,心里也不好受吧。

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深有体会。

下面几点是想给新网管说的。
一是,学东西不仅要注重“其然”,更要注重“所以然”。“为什么”比“什么”更重要。有些网管曾经跟我说,实际的工作中用不到这么多理论,有必要学吗?
我的答案很明确:有必要。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就似武功中的“心法”和“招式”,心法会了,招式就容易了;不会心法,招式帅也是不顶的。举个简单的例子:ARP病毒泛滥,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何会泛滥,估计很多新网管答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是如果你对协议掌握得比较好,知道ARP的作用和原理(特别是ARP很多报文都是广播),那你就能比较容易地解释为何ARP病毒这么厉害了。

二是,希望大家能有谦虚的态度和好学的精神。这句话不展开说了,但是希望大家心里能够记得。永远不要嫌自己学到得太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次考试你成绩不是{dy}也不是第二还不是第三。
多学些东西{jd1}是好的。前几天一个学长去索爱求职,笔xx目一共5个:{dy}个是给你ARP协议的英文介绍,让你翻成中文;第二个是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第三个是简单的协议题;…… 学长说,在网管会呆过的人,那份卷子做个90分{jd1}没问题。我可以挺负责地说,基本上,大多数IT企业招人笔xx的难度也超不过咱们这份卷子了。

三是,希望大家能多利用身边的资源。这次考试与交换机有关的题目不少,分值有近20分。看起来似乎是不公平;可是,每天值班时我都说过,想配交换机就跟我说。有资源就可以去利用,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好好利用手头的各种资源。

我们现在有着很好的机遇。在我进网管会的时候,网管会处的环境不如现在好。现在,我们有着很多的资源。网络中心给咱们的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合起来得有3万块钱的了;网络中心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来参与一些工程。网络文化中心也欣赏咱们的工作,希望咱们能够做得更好,再上一层楼。这其实也是资源。我本人呢,也希望每位从网管会出去的同学,去求职时能心里充满底气地跟人家说,我在山大网管会做过,而人家也都知道,山大网管会出来的同学,都是好样的。

本快没电了,就写到这里吧。其实还有好多话是想跟大家说的,今天晚上是没时间了。
{zh1}的一句话,我们共勉:把事情做好,既是对别人{zh0}的尊重,更是给自己的最棒的礼物。

王加冕@宿舍,2010年4月19日凌晨

p.s. 这次考试出现了一个现象,是我不能忍的。考试前我已经明确说了,严禁xx,不能够查看手机、互通消息;然而,我自己至少看到了三位同学(包括老网管)有查资料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