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和城池的出现,是随着战争慢慢衍出的防御产物,由于战争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堡和城池的构筑技术,也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完善。而{zj1}代表性的,当然是作为封建领主的设防宅邸的中世纪西欧城堡。西欧城堡的全盛时期是在9-15世纪中叶。由于西欧国家王权旁落,封建领主纷纷割据势力,城堡才逐渐兴起。城堡通常建立在难以接近的河湾或高岗上,周围筑墙,中间是城堡的核心主楼,墙外挖护城河或壕沟。堡墙多用砖石砌成,高10-15米,墙厚足以挡住当时任何攻城兵器的的破坏,墙顶还设有掩护射手射击用的雉堞和垛口,城堡的四隅还建立了塔楼和角塔,居高临下,形成制高点,用来增强城堡的防御能力。主楼的构造,是最坚固的,高达50米,墙厚达5米,有观察,射击室。但是城堡并非环环防御都很强,他的城门防御薄弱,通常设在塔楼之间,或塔楼底层,外设有多出闸门。城门多使用木料,外再包一层铁皮。为了长期坚守,城堡内还设有武器库,粮食库,水井等,还挖有暗道,当被困时用来与外界联络或进行撤离。有时为了扩大纵深防御,城堡的外部还有一堵外墙和外壕。 可以看出来,这虽然是宋金之战,但是能看到楼车,抓钩之类的攻城武器 由于城堡强大的防御作用,所以迫使进攻的一方必须寻找和发明先进的技术,来攻破它。在公元前800年的时候,亚述人首先创造了较为完整的攻城作战体制,同时组建了攻城的辎重xx,包括大型移动式木箭楼,还有中型攻城槌。木箭楼是将xx兵战在顶上,对敌人的城堡射击。同时,亚述人还采用了在紧挨城墙的地方用土垒起一条斜坡,并采用地道,防护板,抓钩,夹钳,杠杆,云梯,吊索等等攻城器材。但是虽然这样,进攻城堡依然不容易。由于冷兵器时代,摧毁城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进攻城门,却往往得手,攻城方经常使用攻城槌,一端装有铁头的木柱。古时候,{zd0}的攻城槌长60米,需要1000名士兵才能推动。在进攻的时候,为了保护操作机械的士兵,攻城方有的用柳条盾和木盾;有的用一种形同廊房的装备,攻城时拼接到一块,即防火,又放投掷兵器,攻城xx,可以通过这个走廊,进入前线。 攻城武器中的廊房 古罗马时代,弩炮和投石机的出现直接威胁着城堡的防御。大型弩炮和抛石机可以将13公斤重的弹丸抛到270米以外,由于高速弹丸有很强的动力势能,再加上重槌撞击城门,一般的城墙很快就会垮。当年金朝的xx在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了5000余座投石机,为了搜集足够的石弹,将汴京附近的石制品,打劫一空。在攻城的时候,将护城河先填平,然后再用火炮,弩炮,但是由于宋军设置大大量壕沟,限制了机械武器的机动能力,所以,最终没能摧毁城墙。在外国,这种战例比比皆是,1356年,英国xx用20门火炮进攻法国的加来城,该城在断绝了一切外来援助后,仍然坚守了11个月。1422年的波西米亚战争中,胡斯向卡尔斯坦城堡发起进攻,动用了46门轻炮,5门重炮以及5架抛石机,发射炮弹的总数量在10000枚以上,还有900多颗石弹,13支燃烧筒,但是城堡的防御力却高得惊人,没有被攻破。后来的君士坦丁堡战役中,土耳其xx的火炮才算真正派上用场,对城堡产生了威胁。后来,由于城墙上也装上了火炮,城墙的高度,也慢慢降低了,所以炮台要塞就这样出来了。 古代投石机 而在中国的古书中记载,城堡被称为“坞壁”,西汉时,在西北的长城沿线,就有坞壁,它是由亭燧发展而成的,是戍守吏卒居住防守的场所。东汉,魏晋时,地方豪强,财主为了对付农民起义,保护财产,也曾经构筑了坞壁用来自卫。坞壁四周是高高的城墙,四隅建有角楼,城门上有望楼,院中还有三五层的高楼,里面也设有粮仓,库房和兵房。 在中国,早期的城池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文化。到周朝时,原始的壕沟和围寨变成了王城和都邑,从这个时候起,城墙已经初具规模了,一般城墙高,厚各4-7米,墙体多为夯土,版筑,城墙四隅出现了高出城墙的角台,重要的城池普遍挖有护城的壕沟。中国的筑城理论,在战国至唐朝这一期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因为这时期内,战事频繁,所以理论获得了较多的实践。唐朝时规定,平陆地区筑城的高度,城根厚度,城顶厚度之间的比例是4:2:1,按照这一比例构筑的城墙,既坚固耐久,又节省工料,这一时期,城池的规模逐渐扩大,特别是长安城,周长达36公里以上。但后来,抛石机的出现迫使城池的建造向多重墙壕发展,城墙的厚度,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体现的是在城墙和护城河之间,出现了羊马墙。在城墙的墙体上,马面,埤垸,城楼,弩台相继出现。同时,建筑材料也发生里变化,出现了砖包砌的墙,增强了城墙的坚固性。 再后来,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对城池的建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这一时期,城池的修建,有了很大方面的改革,不仅是城池规模继续扩大,发展了马面筑城体系。特别是北宋的都城开封城,在城墙外侧每隔一百米建造一个实心敌台(马面),是城墙的防御能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时候,重城也出现了,特别是明代都城北京城,是四重城,成了重城之最。为了加强城墙的防御力,北宋以后的城墙多用砖石,而明清时期则多用整齐的条石,块石作墙基。根据考察,明初的南京城城基是用东部汤山采制的大条石砌成,平均深入地下5米,某些地段达到了12米还深。而砌城所用的粘合剂更为奇怪,是产于江浙两省的一种名叫“蓼草”的植物,与温水调和成粘液,再加上石灰,细沙搅拌成浆。据测试,他的抗压力比水泥沙浆低,但是拉力和渗透力却很高。 这里,我在对北京城的防御作作介绍。北京城略呈方形,由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构成。内城是北京城的主体工程,由城墙,实心敌台,城门,城楼,瓮城,箭楼,角楼,护城河构成。城墙周长24公里,墙体{zg}13米,底厚19.5米,顶厚16米,有垛口11038个,沿城墙筑有大小实心敌台172座。其中的19座大敌台全部位于北城墙,加强成北面的防御。整个内城共有9座城门,位于南面的有个,其余三个方向各有2座。城门上建有城楼,城门外建有瓮城,其中正阳门的瓮城还建有3座箭楼,全墙共有11座箭楼。在拐角处,为了加强防御,建有角楼。角楼高30米,每座角楼设箭窗144个。内城还有水门7座,每座水门加设2-3道铁栅栏。内城的城墙外50米处还挖有护城河,河宽为30-50米,河深3-5米。整个内城的防御,以各个城门为中心,划分为9个防御区。外城总长约15.5公里,各种设施的构造与内城相同,仅强度稍低于内城。皇城和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结构和防御不如内城完备。另外,北京城的周围还建有一些州城,县城,在进出北京城的各个交通要道上,设有关堡,来拱卫京师 城墙不断发展但并非说明了坚固的城墙是不可攻破的,虽然攻城的一方要冒着箭雨架云梯来攀登城墙,但是只要攻城的一方到达了城下,收成的一方形势就会被动,甚至岌岌可危。面对四处攀援而上的敌军,收成的一方无法合理分配兵力,城垣上的有限空间也限制了城墙上守城xx的数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守方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进攻方的xx到达城下,所以羊马墙和护城壕的出现就是这个作用。绵延的城墙上,城门也是一个守方的弱点,所以守方会再修建第二道,第三道城门,城门之间通过城墙的漫道相连,构成了防御地带。在遭受猛烈的攻击时,守军会主动放弃城门,敞开让敌人进入,等到敌人前锋进入后,就会关闭城门。所以,给这种关联内外城门的防御工事起名“瓮城”。 这也是宋金之战的图片,可以看出,这个角楼是圆形的 中国古代有一步很xx的兵书,是由南宋陈规撰写的《守城录》。陈规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说设置两壕(护城壕)三墙(羊马墙)的障碍带;将城墙的顶端缩窄至5-6米,降低被实弹击中的机率;比较容易被炮弹轰塌的直角城角,改为半圆形状。在防御的战术方面,他还提出了用抛石机轰击敌军xx,将抛石机隐蔽在城墙的内侧,由城头的将领指挥射击。虽然陈规的这些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但是{zh1}却没有被实施。 面对对城池的介绍,相信大家也会有了认识,也更能加深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形态。 参考资料:《中国历代战争史》 《西方战争史》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