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的关键

 “建筑工地要那么整洁干嘛?为什么还要种植绿植?这多费事呀。”在上海世博园施工现场,整天都有工人拿这样的话问施工队负责人张经理。

  对此,张经理深有感触。“最开始我也不理解,但是后来按照工程师的要求去做,我发现建筑工地的安静整洁不仅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环境好了,也节约了材料,节约了水,这不就是现在所说的低碳吗?”

  模式诞生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传统建筑施工以追求工期为主要目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处于从属地位,当工期与节约资源和环保发生冲突时,往往不惜以浪费资源(拼设备、拼材料、拼人力)和破坏环境(严重污染、破坏地貌和植被等)为代价保工期。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和人们低碳意识的增强,也提上了日程。

  显然,固守传统的施工模式已不能适应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的出现其实是必然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肖绪文表示,随着国家对降低能耗、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要求不断强化,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综合效益{zd0}化的模式应运而生。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的,必然成为施工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工程师范庆国介绍:“国内的早在奥运场馆项目施工之前就出现了,起初主要还是在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上推广。我认为,只有将其拓展到普通民用建筑项目,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建筑所提倡的‘四节一环保’。”

  范庆国强调,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里,每年有近千万平方米的开工建设面积和数百亿元的建设投资规模,建筑施工现场处处可见。如何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保持城市环境良好,避免扬尘、噪音、振动、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是施工单位必须注意的问题。

  的六个组成

  当然,也并不是xx独立于传统施工的施工体系,它是在传统施工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环保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范庆国介绍,一般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以采用的北京展览馆综合楼为代表,参与建设的北京城建五公司总工程师毛杰介绍,北京展览馆综合楼工程是奥运时期的工程,因此在修建的时候基调就定位为“绿色工地”。由于项目西临展览馆后湖,北靠南长河,因此在基坑施工时,项目部在临湖边坡支护时增设止水帷幕,防止基坑渗水,有效地保护了后湖的生态环境。

  同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他们在施工现场设置了三个封闭式垃圾站,进行垃圾分类、分拣和存放,并及时运至规定的消纳场。工地食堂还设置了隔油池以减少水污染。为了降低噪音污染,施工现场采用低噪音设备,并对电锯、电刨、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等强噪声设备搭设封闭式机棚,使噪音源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并不仅仅是在施工时保护好环境,这一点还不足以构成全部。”毛杰说,还包括施工管理技术、施工节材技术、施工节水技术、施工节地技术、施工智能技术、施工中灾害预案技术等一系列技术范围。

  一些技术的运用还需要增加一定的设施或人员投入,或需要调整施工作业时间,从而导致建筑成本的增加,如无声振捣、现代化隔离防护、节水节电等新型设备。这也意味着,只有从开发商到分包商都增强了的意识,才能真正实现施工环节的低碳。(记者 吕佳琪 文)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的关键】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