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醇解回收单体双酚A研究| 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简称PC)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工程塑料。由于PC具有强度高、透光率高、机械性能好等许多优异的性能,被用于数字影象光盘、汽车、建材、医疗、食品包装、通讯器材等领域。全球对PC的年需求量正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1]。但是另一方面,由于PC化学稳定性好,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因此,随着其使用量的增加,废旧的PC产品势必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如果废旧的PC经化学降解后,能以其单体双酚A(简称BPA)的形态再循环利用,这样既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又可PC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PC的降解,已报道的方法有在水溶液中通过酸或碱发生水解[2]和酯交换为低聚物[3]。由于PC在水溶液中难溶,解聚条件苛刻,如改为有机溶剂系统,则产物的分离又存在问题[4]。目前PC的合成方法是用碳酸二苯酯(简称DPC)与BPA进行酯交换[5],反应式为:

     nDPC+nBPA→PC+2nC6H5OH(1)

而DPC的合成可以采用碳酸二甲酯(简称DMC)与苯酚进行酯交换[6],其反应式为:

     DMC+ 2C6H5OH→DPC+2MeOH(2)

由(1)、(2)反应方程可得:

     nDMC+nBPA→PC+2nMeOH(3)

    所以我们对PC在甲醇介质中的降解进行了探讨。发现PC在甲醇和甲苯的氢氧化钠有机混合溶液中,可以解聚为BPA。而且降解过程中所用到的甲醇和氢氧化钠均为价廉的化工原料,因此在未来有可能实现经济的工业化回收。本文报道了初步研究结果。

    1、实验部分

    1.1实验试剂

    纯PC样品为F2.5mm×3mm的市售颗粒,平均分子量为:Mw=22000;废旧PC样品采用市售PC太空杯;甲醇、甲苯、氢氧化钠均为化学纯试剂。

    1.2实验方法

    将一定量的NaOH溶解于甲醇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在此碱性溶液中加入PC,搅拌并加热,随着温度升高,PC逐渐溶胀并溶解。在60℃下反应5h后停止反应,加入40mL蒸馏水并在冰浴中冷却,则有白色片状结晶析出,抽滤、洗净并干燥此结晶。用分析天平称量,并计算产率。用日本岛津IR-435红外光谱仪进行红外分析,并测定其熔点。

    2、结果与讨论

    2.1溶剂和甲醇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将2.0g的纯PC颗粒分别加到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或者氢氧化钠的甲醇/甲苯的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保持为0.45mol/L,反应温度60℃,搅拌速度250r/min,反应3h后,结果见表1。


    表1可见:当PC投入到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中时,其降解产物很少。在反应初始阶段,PC有少量的溶解,随着反应中Na2CO3白色沉淀的产生,PC降解过程几乎停止。当在甲醇/甲苯的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反应时,PC则会xx溶解,而且随着甲苯与甲醇配比的增加,PC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速度加快。这是因为甲苯对PC有一定的溶胀作用。甲醇的用量对BPA的产率有影响,当其用量为化学计量的3~4倍时,BPA的产率{zd0}。当甲醇用量过大时,BPA的产率反而减小。这是因为BPA溶于甲醇。所以甲醇用量不能过多。当甲苯与甲醇的体积比为2:1,甲醇与PC链节的摩尔比为4:1时,在30min内PC即可xx溶解,反应3h后,BPA的产率可达93%。

    2.2氢氧化钠用量的影响

    NaOH在此反应中对PC的解聚速率和BPA的转化率均有影响。若反应系统内不加氢氧化钠,PC仅能溶胀。氢氧化钠用量越多,PC溶解越快。当V甲苯/V甲醇=2:1,PC用量为2.0g,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h。发现NaOH用量不同时,BPA的产率明显改变,当NaOH的用量为0.5mol/L时,BPA的产率为95%。当NaOH的用量高于或低于此量时,BPA的产率均下降。这是因为当NaOH的用量太少时,PC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慢,解聚不xx;当NaOH的用量太多时,产物形成BPA钠盐溶于水中,均可造成BPA的产率降低。

    2.3反应温度的影响

    在{zj0}溶剂配比及NaOH用量的条件下,考察温度的影响时发现:温度对PC溶解速度影响不明显,但对BPA的产率影响较大。反应时间均为150min时,当温度>60℃时,BPA的产率>90%,此后,温度对产率的影响不大。

    2.4反应时间的影响

    溶剂配比和NaOH的用量对PC的xx降解所需要的时间均有影响。在{zj0}溶剂配比、NaOH用量和温度的条件下,控制不同的反应时间,通过BPA的产率来考察其降解的情况。当反应进行5h后,BPA产率可达97.5%,说明PC已基本xx解聚。而且产物的纯度可以达到98%以上。

    2.5产物鉴定

    在所选定的{zj0}条件下,对废旧的PC太空杯产品进行降解处理。通过对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和熔点测试,证明产物为BPA。所得产物的熔点为158.5~159.5℃。与文献值158~159℃基本一致。

    3、结论

    当反应温度为60℃,溶剂的配比为V甲苯/V甲醇=2:1,NaOH的浓度为0.5mol/L,甲醇与PC链节的摩尔比为4:1,反应时间为5h,PC可xx醇解,BPA产率可达97.5%,产品的纯度达98%。

    4、参考文献

    [1]官长志 .化学新型材料, 1997, (11): 3-7.

    [2]Mandoki Jorge W. US  4605762,1986.

    [3]Li Q. Buese M A. Polym. Mater. Sci. Eng. ,1992, 67(9): 457-459.

    [4]Shafer sheldon J. US 5336814,1994.

    [5]Chemistry in Britain,1994,(Dec.):970

    [6]梅付名,李光兴,莫婉玲. 现代化工,1999,19(5):13-15.

(作者: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  李光兴、莫婉玲  430074)

« | | »

郑重声明:资讯 【聚碳酸酯醇解回收单体双酚A研究| 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