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废塑料增白制出“毒饭盒”(图)

 

 

 

 

    从2001年1月1日起,工商部门已停止审发一次性发泡塑料生产登记执照,对当时还在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的厂家不再年检。同时,江西省环保厅出台的《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规定,使用以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者聚丙烯为原料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食品容器的,首次处以500元罚款。

  但日前,有人向本报记者反映,明令禁生产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如今仍有一些工厂和黑作坊在生产销售。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记者对南昌市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产销过程进行了调查。

 

 

 
工人正在冲压发泡塑料饭盒

 

 

 

加入饭盒中的黑色废塑料颗粒

  ■发泡塑料饭盒:又称“毒饭盒”,是制造“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它选用廉价的回收废塑料作为生产原料,并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大量工业添加剂。

  锁门封窗的生产窝点

  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的黑窝点,大多隐藏在城乡接合部的矮房内,或混迹于远离主干道的小作坊区中,铁门一关,破旧的红砖厂房显得很不起眼。只有当你走近时,才会注意到房内机器发出的阵阵轰鸣,嗅到空气中夹杂的刺鼻气味。

  离江氨住宅区不远处,有一家专做发泡餐具的作坊。尽管手握举报人绘制的地图,记者仍在周围转悠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了这个作坊。厂房四周的窗户或用铁皮或用杂物包封住,就连厂房原先的铁门也被直接用砖头砌死。破损的发泡饭盒和废弃的边角料,在黑作坊周围随处可见。

  透过被封的窗户缝隙,记者隐约看到阴暗肮脏的厂房内摆放着成堆的发泡饭盒和发泡碗。惟一供进出的铁门被反锁,时值午饭时间,无论记者如何敲门,都没人回应。“不知道这家叫什么厂,只知道是做一次性饭盒的。时常看到有车来装饭盒,一包包的,但平时都关着门,也很少见里面的人出来。”相邻工厂的工人说道。

  在另一家没有厂牌的小工厂里,记者看到了更多的半成品片材和几台生产一次性发泡饭盒的机器,几名工人正在厂房内忙碌。记者欲上前查看,一个工人拦了过来。当记者提出想买发泡饭盒时,这名工人让记者去洪城大市场批发。

  印上“降解”二字充当环保品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另一条线索,记者在南昌市民营科技园内,找到了一家名为“意佳”的塑料制品加工厂。明亮的厂房,洁净的厂区,和黑窝点比起来,这个工厂显得正规许多。虽说是塑料制品厂,但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一次性发泡饭盒外,该厂几乎没有其他种类的产品。

  在一间自称是工厂负责人的林总的办公室内,记者注意到,他的办公桌一角堆放着一摞大大小小的发泡塑料饭盒,有的饭盒上还印着“环保”、“降解”等字样。

  当记者询问饭盒价格时,林介绍说:“大一点的36元一件(每件600个装),平均下来6分钱一个,卖快餐比较划算。”

  “你这价很贵啊,我看别家这么大的饭盒才5分钱一个,没有少吗?”“这已是底价了,没得少。我们的货销量很好,最近都在涨价,我们的库存不多,看你要多少了。”“打算先要30件,我长年要货的,你有现货吗?”

  林考虑了片刻:“30件的话,我可以先提给你,但不负责运输。”

  废塑料加增白剂 每个成本不到2分钱

  一间厂房,几台机器,一堆袋装原料,这就是生产一次性发泡饭盒的全部条件。发泡塑料饭盒的生产过程看上去非常简单:在生产线的源头摆放着一台搅拌机。料斗中的原料经过搅拌后,被管道传送至一套被称为“发泡片材机组”的设备上,通过高温熔化,从机组的模头上挤出、发泡,经过冷却定型,最终被卷成桶状的片材。

  厂房的另一头摆放着几台成型机,两名女工正在操作最关键的工序——把一张张切割好的片材放入成型机中,冲压成型。根据模具尺寸规格的不同,将每张片材冲压成不同型号的饭盒。

  记者了解到,一次性发泡饭盒的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该原料目前市价每吨上万元。平均下来,一只四五克重的发泡饭盒,光原料就得四五分钱。如果只卖五六分钱一只,生产者从何获利?

  搅拌机旁一只开了封的编织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袋中装的都是黑色的塑料颗粒,手感很硬,走近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这是什么东西?是用来做饭盒的吗?”记者问。“这种发泡饭盒国家不是不准生产的吗,你们怎么还在做呢?这么重的味道,你们做这种饭盒的时候不觉得难受吗?”

  操作工抬起头,警觉地望着记者,没说话。

  后据了解,那袋黑色的塑料颗粒是废塑料,售价仅为每吨5000元左右。使用无法确保食品安全的废塑料生产一次性发泡饭盒,每个的成本不到2分钱。由于废塑料颜色深、气味刺鼻,在生产过程中,不法分子还会加入大量的增白剂以及成盒剂(滑石粉)。为了节约成本,这些添加剂也大多采用重金属超标的工业级别原料。

  一次性发泡饭盒洪城屡禁不止

  洪城大市场,食品批发区。零星的一次性餐具用品店开设在道路两边,淹没在成片的糖果、饮料批发店中。

  “以前这里有很多卖一次性饭盒的店,都聚在一起。后来因为市场整顿,很多店都关了,其他卖零食的店就挤了进来,把这些卖饭盒的店隔开了。”一位炒粉摊摊主一边说,一边拿出个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给顾客打包。

  在一家名为“君子兰”的店铺内,记者看到各式一次性饭盒罗列在货架上,主要可分为发泡饭盒与硬塑料饭盒两种,印有“环保降解”字样的发泡饭盒,散发出一股很浓的废塑料气味。

  在市场上,最贵的是一种红色透明盖饭盒。“这种饭盒使用的材料不一样,而且可降解,所以要贵些。若要便宜的,我这还有发泡的,上面也印了‘环保降解’,要的话随时可拿给你。”一位摊主说道。

  摊主郭某称,现在市场上大多数店里都有“不正规”饭盒卖。来买的人多数是为了图便宜,几分钱一个的发泡饭盒,若卖得好,{yt}可以卖几十件。

  记者随机走访了南昌市的几家平价快餐店。虽然各店使用的饭盒大小规格不一,但绝大多数都在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午饭时间,位于苏圃路南段的“老谭”快餐店生意“跑火”,台前挤满了等候购餐的人,其中不少人都选择将饭菜打包带走。盛菜员十分熟练地拿出发泡塑料饭盒,将各种滚烫的熟食装入盒中。装满饭菜递给顾客时,有的饭盒已开始软化、变形。

  一位常在该店吃快餐的顾客称,这家快餐店经营了近十年,一直都使用这种发泡饭盒。

  专家称发泡饭盒危害大于“地沟油”

  “废塑料纯度低,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苯乙烯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女性生育能力、引发癌症。”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废塑料加工生产的一次性餐盒有害物质含量高,与食品接触时间长,使用时对人体的危害远高于“地沟油”、“毒筷子”。

  不仅是生产原料令人担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的生产环境也很不卫生。“这种技术早已被淘汰,现在食品用塑料包装都在实行市场准入,这种国家禁止的落后工艺自然无法获得QS认证。在得不到监管的情况下,那些黑窝点脏乱的生产环境根本无法达到食品包装生产的卫生要求。”

  董金狮表示,由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价格便宜,严重冲击了正规饭盒的市场,对生产可降解饭盒的企业打压尤为严重。“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由于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查处力度不足,使这些生产者得以继续生产;另一方面,一次性饭盒行业自身也缺乏规范,一些厂商只从获利的角度出发,置社会责任于不顾,大量制造对消费者健康有害的产品。”

  不久前,江西省环保厅出台了《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该标准规定,使用以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者聚丙烯为原料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食品容器的,首次处以500元罚款。经处罚后仍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黑色废塑料增白制出“毒饭盒”(图)】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