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创新课堂http://bbs.qhope.com/_百度空间

一、问题背景

2008年江苏省高考形式选择题的分数占了约三分之一(单选、多选、实验题中的选择、选修内容中的选择)。选择题具有得分容易,失分更容易的特点,因此快速、正确地解答选择题对于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果选择题能得到高分,物理的分数就不会太低;另一方面迅速完成选择题就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后面的大题而获得理想的分数。做好选择题应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在高考时必须重视选择题的解答.

选择题能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考查学生的所学知识和解题能力,其特点是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迷惑性大。要想迅速而准确地选出正确的答案;除了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规律有完整透彻的理解,并能熟练地应用以外,还应讲究一定的方法。而且解选择题所用的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解选择题, 在解其它类型的题目中也大大有用。

在下面所选的各个例子及习题大部分是历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江苏与全国的高考xx,这样就可使我们在学习选择题解法的同时,了解高考xx的特点。

二、做选择题常见的错误

1、因概念模糊而出错


[例1](市二模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是

A.加速度a=F/m         B.功率P=w/t   

C.电阻R=U/I           D.磁感应强度B=F/IL

2、因理解题意不清而出错

[例2](百校联考)某学生想了解所居住高楼内电梯运行的大致规律,他设计一个利用称体重的台秤来进行测量和研究的方案:

①把台秤平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台秤上,请两位同学协助他观察台秤示数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电梯运行时不同时刻台秤的示数.

②将两位同学随机记录的7个数据列表.由于不知记录时刻的先后,故表格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并相应标明t1、t2……t7.(记录时电梯作平稳运动)

③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电梯的运行情况,并粗略测定电梯的加速度.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a)如果先记录到的是较小的示数,后记录到的是较大的示数,则记录时电梯相应的运动可能是(       )

A.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       B.先减速下降后匀速下降

C.先匀速上升后减速上升       D.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上升

(b)如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经历过匀加速、匀速和匀减速三个过程,而两位同学记录的数据不知处于哪一运动阶段,则此电梯加速度的可能值为     (        )

A.1.0m/s2   B.1.82m/s2   C.2.22m/s2    D.2.50m/s2

3、因错误理解模型而出错

[例3](盐城一模4).在电场中存在A、B、C、D四点,AB连线和CD连线垂直,在AB连线和CD连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B.此电场可能是一个点电荷形成的

C.此电场可能是两个同种电荷形成的     D.此电场可能是两个异种电荷形成的

4、因思维定势而出错

[例4] 某一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其中的一个力而其余的力个数和性质不变,则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不可能静止                  B、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可能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匀速圆周运动

5、因缺乏知识的迁移能力而出错

[例5](徐州一模8):当今世界已进入太空时代.“嫦娥奔月”工程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一次探索太空的过程中,宇宙飞船在近地点200km、远地点343km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其周期为T,机械能为E,通过远地点时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当飞船运动到远地点时实施变轨,转到离地面高度为343km的圆轨道上运行,则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时

A.运行周期小于T                 B.速度大于v

C.加速度等于a                   D.机械能等于E

三、高考物理选择题的速解技巧

1.直接判别法:此种方法是指从题目所给的条件出发,应用物理概念或规律,经过简单的推理或演算,直接判断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较简单的概念考查和规律理解的xx。

[例6]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上,与斜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

动,物体A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可能是(        )

A.向右斜上方    B.竖直向上

C.向右斜下方    D.上述三种方向均不可能         

2.逐步淘汰法(排除法):此种方法是指对选项的内容比较庞杂、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或者方法进行判断,而从寻找差异性的角度入手逐步排除的方法。用于做单选题比较多。

[例7] [1996年高考xx第5题]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

    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

    C.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

    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3.善于用整体法与隔离法:此种方法是当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物体有多个时,把多个物体所构

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当题干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

[8] (90年全国高考xx)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所示.今对小球a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小球b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的恒力,{zh1}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图乙)中的:(      

4.图像分析法:此种方法是在有些定量分析的选择题中,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像直观地展示物理量的大小及其变化的过程,按照题意做出相关的图像,依据图像作出判断,可以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这种方法称为图像分析法。如V—t图像、U—I图像等.

“图”在物理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zj0}工具,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图有示意图、过程图、函数图、矢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等,若题干或选项中已经给出了函数图,则需从图象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

“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用图象法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例9]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为a1,在BC段的加速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 vB=(vA+vC)/2 则(        )

A.a1>a2              B.a1=a2          C.a1<a2              D.不能确定

5.善于用特殊值代入法解答:此种方法是是让题目中所涉及的某一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相对简单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将特殊值代入后能将错误选项均排除出去的选择题,即单项选择题,当然,也可以作为一种将正确的选项范围缩小的方式应用于不定项选择题的解答中

[例10]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艇登陆的地点离O点距离为    (    )

                  B.0       C.dv2/v1          D.dv1/v2

6.善于用估算法解答:此种方法是对于有些需要定量计算的选择题,若所给的答案的数值差距较大,可以通过估算,快速确定结果。

[例11]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后电压恒为U=14V的电路两端,现用内阻为1kΩ的电压表分别测量R1、R2两端的电压,读数分别为2V和6V,则R1与R2的阻值分别为:(   )

A.1k Ω、3kΩ     B.2k Ω、4k Ω

C.3k Ω、6k Ω           D.1k Ω、4k Ω

7.变换法:此种方法是指利用变换物理模型的方法来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例12]一带电负油滴以初速v0从P点斜向上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若油滴到达{zg}点的速率仍为v0,则油滴{zg}点的位置在P点的

A.左上方    B.右上方   C.正上方   D.上述位置均有可能。



郑重声明:资讯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_创新课堂http://bbs.qhope.com/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