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模块测xx
   本xx卷共18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在18道xx中任选6道题作答,多选无效。
  语 文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 “斜行”的“行”字,有的人读háng,作名词;有的人读xíng,作动词。你认为哪个恰当,简要说明理由。(3分)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旅居京城时郁闷、孤寂的心情,也有人认为表露了作者闲适自得的情趣。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7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从你美丽的流域
   张晓风
  1983年9月我受聘到香港去教半年书。临行前虽然是千头万绪,匆忙间仍跳上台北新公园的捐血车,想留下一点别时的礼物,可惜xx结果竟然说血红素不够,原来我还是一个“文弱女子”。跟xx小姐抗辩了几句,不得要领,只好回家整理行囊扬“空”而去。
    1984年2月合约期满,要离别的那段日子,才忽然发现自己爱这座危城有多深。窗前水波上黎明之际的海鸥,学校附近大树上聒噪的黄昏喜鹊,教室里为我唱惜别曲的学生,深夜里打电话问我冬衣够不够的友人……爱这个城是因为它仍是一个中国人的城,爱它是因为爱云游此处的自己。
    用什么方法来回报这个拥抱过的地方呢,这个我一心要向它感谢的土地?
    我想起在报上看到的一则广告,有个人,拿着机器往大石头里钻,旁边一行英文字,意思说:“因为,钻石头是钻不出什么血来的——所以,请把你的血给我们一点。”
    乍看之下,心里不觉一痛,难道我就是那石头吗?冷硬绝缘,没有血脉,没有体温,在钻探机下碎骨裂髓也找不出一丝殷红。不是的,我也有情的沃土和血的川原,但是我为什么不曾捐一次血呢?只因我是个“被拒绝捐血的人”,可是——也许可以再试一下,说不定香港标准松些,我就可以过关了。
    用一口破英文和破广东话,我按着广告上的指示打电话去问红十字会,这类事如果问“老香港”应该更清楚,但是我不想让别人知道,只好自己去碰。
    还有什么比血更好呢,如果你爱一块土地,如果你感激周围的关爱,如果你回顾岁月之际一心谢恩,如果你喜欢跟那块土地生活时的自己,留下一点血应该是{zh0}的赠礼吧。
    躺在捐血椅上,心中有着偷渡成功的窃喜,原来香港不怎么严,我通过了,多好的事,护士走来,为我打了xx针。她们真好,真体贴。我瞪着眼看血慢慢地流入血袋,多好看的殷红色,比火更红,比太阳更红,比酒更红,原来人体竟是这么美丽的流域啊!
  想起余光中的那首《民歌》来了,舒服地躺在椅子上慢慢回味着多年前年轻人同声唱那首泪意的曲子: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yt}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0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多好的红海,相较之下人反而成了小岛,零散地寄居在红海的韵律里。
    离开红十字会的时候,办事小姐要我留地址。
    “我明天就回台湾呢!”
    谁又是真正有地址的人呢?谁不是时间的过客呢?
  那{yt},我会记得,1984年2月6日,告别我所爱的一个城,飞回我更爱的另一个城,别离是一袋血。那血为谁所获,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自己的收获。我感觉自己是一条流量丰沛的大河,可以布下世间最不需牵挂的天涯深情。
  (本文有删节)
  1.文中所引余光中的《民歌》使用了8个“也听见”,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4分)

  
  2.结合全文,探究散文的“理”对于“情”的支撑作用。(6分)

  
  数 学
  题号:03
  “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模块(10分)
  已知正数 满足 .
  (1) 求证: ;
  (2) 求 的最小值.

  

  

  
  题号:04
  “矩阵与变换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模块(10分)
  在极坐标系中, 极点为O. 曲线C: , 过点A(3,0)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与C分别交于点P, Q和M, N.
  (1) 当 时, 求直线PQ的极坐标方程;
  (2) 求 的{zd0}值.

  
  英 语

  题号:05
  阅读理解(共两节,{dy}节4小题,第二节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
  There is an old saying: “Give a man a fish; you have fed him for to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have fed him for a lifetime.” However, today, this saying may no longer be true. The reason is overfishing.
  The boats in the Maricaban Strait of the Philippines turn off their lights and bring in their nets. Fishing with lights is illegal in the Philippines, but the law is often ignored, as it is a better way to catch fish. Fish are becoming very hard to catch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boats take their fish to market twenty minutes away. The market, which opens at 8:30 each morning, used to stay open until 10:00 or 11:00. Now the fish are gone by 8:00. Many of the fish are very small. Some are types people don’t enjoy eating much. One trader has given up fish and sells chicken instead.
   The problem of overfishing is spreading. Since anyone can fish, many people do. Around the world, the number of fishermen and fish farmers is growing. 1
   When too many people fish, too many fish are caught. In Alaska in the early 1990s, anyone could catch sablefish, although the total amount was controlled. As a result, a year’s worth of sablefish was caught in less than one week.
   2 Governments pay people to fish. A new study by the World Bank says that these payments are worth about $16 billion a year.
   Government pay leads to too many fishermen. Canadian scientists estimate the 53% of the world’s boats are not needed. The European Union is fishing in Africa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fishermen in Europe. Morocco and Namibia tried to end European fishing in the 1990s but they were not successful. When Europe sold its extra boats in South America, the boats were used to overfish in Argentina.
   Finally, there is another cause of overfishing: better technology. Many poor countries do not have large boats for fishing. 3 These boats have new engines, satellites, and computers. And, the technology improves all the time. Better technology makes it easier to catch more fish.
   4 There are too many fishermen and too many fish being caught. New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must be found, before there are no more fish to eat.

  {dy}节 根据短文内容,从A、B、C、D和E中选出最适合的选项填入短文空缺处。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A. But overfishing isn’t the fault of just the fishermen.
  B. Some reports show the world’s supply of fish is still growing.
  C. Unfortunately, the days of teaching people to fish may be over.
  D. The total has more than doubled in the past 25 years.
  E. However, the rich countries bring their boats to those countries.

  第二节 根据短文所给的信息,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5. What does the writer mean by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题号:06
  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入一个适当的单词,或填入括号中单词的正确形式。

  It was a cold morning, and Eduardo Ortega was nervous. He held a large envelope. In 1 was his dream. But now, he was too nervous to open it. “This is everything,” he said. “I’ve worked for this since I was a young boy.”
   But Eduardo was no longer a boy. He looked much 2 than he really was. He remembered the long hours working in the fields, picking strawberries and beans. During those 3 , Eduardo became much more than a child worker. He became an excellent student. After the workday, he studied, read, and wrote poetry and short stories.
   One school year, Eduardo achieved one of his dreams — 4 (fly) on an airplane for the first time. He wrote an essay that won a prize — a trip to San Francisco. As he flew, he felt 5 from his life of hard work in the fields. He promised himself 6 to return to that life. He loved to fly.
   So this morning, he put the envelope into his backpack and caught the school bus.
   When Eduardo started school, he knew only a few English words. But he studied hard in his English classes. 7 two years, he was on the honor roll. Teachers praised him for his organ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His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knew he would become a college student.
   Eduardo arrived at school with the envelope. He sat down in the classroom, tore open the envelope and began reading the letter inside. It was the answer to his 8 to the state university. It was also the answer to beginning his dream of becoming a 9 .
   As he read the words, “Congratulations … you 10 (accept),” he knew that his dream was not lost. One day, he would be a pilot, going to all the exciting places in the world.

  
  思想政治
  题号:07
  “经济学常识”模块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生产一单位消费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0个劳动日,现在生产同量消费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50个劳动日。20世纪80年代初,工人劳动8小时,得到80美元工资,资本家得到80美元的剩余价值;现在工人劳动8小时,得到100美元工资。
  (1)假定商品价格不变,现在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是多少?(4分)
  (2)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角度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6分)

  题号:08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模块
  张老先生于10多年前丧偶,一直未再婚,自己既当爹又当妈,把儿子抚养成人。儿子大学毕业后成家立业,张老先生独居日久,深感孤独寂寞。在一次社区老人聚会中,张老先生偶遇离异的沈老太太。相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兴趣爱好,令两人颇感慰藉,他们遂决定共同生活。双方儿女得知后均表示反对。张老先生的儿子称,如果父亲再婚,就断绝父子关系,不再赡养老人。沈老太太的女儿觉得母亲这么大年纪还要再婚,自己很没面子,便对母亲说,如果再婚,宁可放弃继承权,也不会再管她的任何事。
  (1)子女是否有权利干涉父母的再婚?为什么?(5分)
  (2)张子、沈女能否以断绝父子关系、放弃继承权为由拒绝赡养父母?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历 史
  题号:0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材料一
  维新派变法主张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因此曾提出过开议院的主张,也有人提出过兴民权的建议。
  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康有为关于变法主张比他以前的言论有所缓和,他把变法的希望几乎全部寄托在皇帝身上,而对原来的开议院、兴民权等则避而不谈,提出“以君权雷厉风行”,开制度局于宫中“以参酌新政”。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康有为鉴于慈禧和后党的压力和阻力,建议)“就皇上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
  ——梁启超《戊戌xx记》
  材料三
  慈禧太后出园训政,光绪皇帝养病,康有为、梁启超出逃……新政期间的新生事物,除了保持京师大学堂外,其他大多复旧。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的主要阶段。(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理想与现实关系角度分析维新变法的过程及其结局。(7分)

  

  

  北京古城区示意图

  
  故 宫

  
  皇

  
  城
  题号:10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北京故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6分)
  (2)北京古城区没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4分)

  地 理
  题号:11
  “旅游地理”模块(10分)

  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后,游客纷至沓来,客源已从省内扩展到国内外。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福建土楼的评语是:世界上{dywe}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

  
  福建土楼图

  

  


  (1)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地的原因?(2分)
  (2)申遗成功后给当地的旅游和遗产保护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处理好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5分)
  (3)说出该省另一处世界遗产地及其价值。(3分)

  

  

  题号:12
  “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
  2009年4月下旬,中国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这次沙尘天气最早发生在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地,其后湖南、台湾等地也遭受严重的沙尘侵袭。
  (1)说出引起该次沙尘的天气系统及其移动方向。(2分)
  (2)简析这次沙尘天气的主要成因。(4分)
  (3)简述沙尘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不利影响。(4分)

  题号:13
  物理1-2模块(10分)
  (1)(本小题共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B.在冬日夜晚,室外铁板凳的温度低于木板凳的温度
  C.25ºC房间内一定有气体分子的动能大于35ºC房间内气体分子的动能
  D.有一绝热密闭容器内充满某种气体,当它放在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上时,该气体温度将升高
  (2)(本小题共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衰期短的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快
  B.对放射性原子核加热,半衰期将变短
  C.经过两个半衰期,放射性原子核将全部转化为其它原子核
  D.2个放射性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还剩1个放射性原子核
  (3)(本小题共4分)
  把水洒在地上,水会渗透到泥土中;把颜料放在水里,它会扩散,这些过程都是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生长在田地里的西瓜,水分不仅不会从西瓜渗到泥土里,反而会从泥土聚集到西瓜中。你认为西瓜的生长过程 (填“违反”或“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理由。

  

  
  题号:14
  物理3-3模块(10分)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鱼鳔的作用”所制作的装置。具体制作方法如下:在大号“可乐瓶”中注入半瓶水,在一个小气球中放入几枚硬币并充入少量空气,将其装入“可乐瓶”中。通过在水中放盐改变水的密度后,使气球恰好悬浮于水中,并拧紧瓶盖。设初始时瓶中气体、水及外界大气的温度相同。
  (1)(本小题共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当用手快速挤压“可乐瓶”的上半部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气体压强变大
  B.球内气体压强不变
  C.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D.球内气体体积不变
  (2)(本小题共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当用手缓慢挤压“可乐瓶”的上半部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上升
  B.气球下降
  C.气球(含硬币)的重力等于气球所受浮力
  D.气球对水的作用力与水对气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3)(本小题共4分)
  如果要使瓶内气球向上或向下运动,写出你准备采用的其它两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化 学
  题号:15
  “化学与生活”模块(10分)
  xx是人类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化学在xx的研发、合成及使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xx的分子结构与其性质和疗效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抗酸药主要用于xx胃酸分泌过多的消化系统疾病。“胃得乐”(一种抗酸药品名)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请写出表示该xx中和胃酸的离子方程式: ① 。
  下列化合物可用作抗酸药的是 ② 。
  A.Al(OH)3 B.NaOH C.NaHCO3 D.Na2O2

  
  (2) 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学名乙酰水杨酸,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图所示。该xx在xx其他疾病中的新功效也不断地被发现和应用。德国科学家霍夫曼(Hoffman)在1898年发明了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
  1) 请写出以水杨酸为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化学方程式

  
   ③ 。
  2) 元素分析可以验证合成产物的纯度。经过元素分析仪测试
   得到乙酰水杨酸合成产物的C、H、O质量分数分别为
   59.20%, 4.25%, 36.55%,问该产物是否为纯的乙酰水杨酸 ④ 。
   鉴别合成产物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方法是 ⑤ 。
  3) 该xx在体内易发生水解反应,请写出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⑥ 。
  (3) 磺胺类xx是一种人工合成xxxx,其中磺胺SN的结构简式如下:

  


  科学研究证明,xx的繁殖需要核酸,而核酸的合成中需要二氢叶酸。对氨基苯甲酸是参与二氢叶酸生物合成的关键物质。请根据磺胺SN的分子结构简单说明该xx能抑制xx繁殖的原因 ⑦ 。

   题号16
  “化学与技术”模块(10分)
  农作物生长不仅需要阳光、空气和水,还需要多种化学元素。当植物缺乏N元素时,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发黄,严重时叶片脱落直至死亡。而农作物的生长仅靠土壤中的N元素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必须靠施肥加以补充。
  (1)下列可作氮肥的化合物是 ① ,其中含N量{zg}的是 ② 。
   A.碳酸氢铵 B.磷酸二氢钙 C.硫酸钾 D.硝酸钾 E.尿素
   (2)尿素的合成有多种方法,请写出一个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③ 。
   (3)尿素在土壤中需经过水解后方可被农作物吸收,请写出尿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④ 。简述尿素作氮肥的优点 ⑤ 、 ⑥ 。
   (4)氮肥的制备,首先涉及氨的合成,请填写下列合成氨工艺流程图中的设备名称:
  A ⑦ 、B ⑧ 。

  

  

  生 物
  题号:17

  
  浓缩

  
  清水冲洗

  
  B

  
  洗净

  
  发酵

  
  酵母斜面菌种

  
  A

  
  1000 mL酵母培养液

  
  酵母菌液

  
  成熟葡萄

  
  KMnO4溶液浸泡

  
  榨汁

  
  发酵瓶

  
  葡萄酒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10分)
   下图为实验室制作葡萄酒的基本流程:

  请回答:
  上述流程中,A为 ① 过程,该过程中酵母菌的呼吸类型主要是 ② ,B为 ③ 过程。用KMnO4溶液浸泡葡萄的目的是 ④ 。发酵瓶中葡萄汁的装量应控制在 ⑤ ,主要原因是 ⑥ 。
  在配制酵母斜面培养基时,培养基中应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如 ⑦ 。培养基配好后,置于高压蒸汽锅内,在压强为0.1 MPa(1kg/cm2)、温度为 ⑧ oC的条件下,维持一段时间,可达到 ⑨ 的目的。加热结束后,不能立即开启锅盖,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 ⑩ 及人身伤害。

  

  
  题号:18
  “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10分)
  请回答生物性污染的两个问题:
  (1)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可在人和猪中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xx。该病病原体的确定,必须根据 ① 原则进行实验。控制该病的流行,除了要了解病毒的感染过程及致病机理,还必须了解此病毒  ②  。防控该流感的关键是控制输入性病例,其中  ③  是一项重要措施。尽管采取了该项措施,疫情仍会扩散到非疫区,主要原因是该病处于 ④  。现有的甲型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无效,主要原因是 ⑤ 。
  (2)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最初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近年来,它在我国许多地方入侵并造成了生态灾难。入侵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很强的  ⑥  能力、缺乏 ⑦ 的制约作用。造成生态灾难的重要标志是入侵物种 ⑧ 的暴发。从它入侵的整个过程来看,外来物种一旦进入我国,要防止其泛滥,在 ⑨ 阶段前采取控制措施最为经济、有效。从中也给我们重要启示:在引进物种前须进行 ⑩ ,在引进物种时必须要做好检疫等工作。

   自选模块测xx答案及xxxx

  语 文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1.(3分)
  作名词读,“行”与下句“乳”词性对应,符合律诗对偶规则。
  作动词读,与“斜”“草”二字相应,足见挥洒自如,草书飞舞。
  理由充分给2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表达流畅给1分。
  2.(7分)
   看法一:心情孤寂,无奈哀叹。联系“薄似纱”“谁令”“客京华”“风尘叹”等字句,可知作者不得志,难展抱负,所以有无奈之叹。
   看法二:心情闲适,恬淡超脱。联系中间两联的生活镜头,可知作者不管世态炎凉,我自淡定,充满清高情趣,毕露闲逸情怀。
   观点鲜明给2分,分析能联系诗篇且言之成理给4分,表达流畅给1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1.(4分)
  ①通过反复,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声音融入到各个方面;②形成情感线索,推进了情感的发展;③丰富了诗歌意象,构成诗歌的完整意境,突现诗歌主旨。
  答出作用给3分,每点1分;表达流畅给1分。
  2.(6分)
  ①抒发了作者挚爱与感恩之情及希望为他人奉献的大爱情怀;②作者的真情与时代精神相通,闪耀智慧的光芒,显示出对自我、对人生的深思,使情感得以彰显和升华;③采用富有哲理的句子,使情与理获得高度统一;④通过采用排比句式,使思考、议论富有激情,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
  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语言表达有缺陷或没有联系文中内容酌情扣分。

  数 学
  题号:03
  “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模块(10分)
  (1) 解: 根据柯西不等式,得
     ,
  因为 ,
  所以 . …………(5分)
  (2) 解: 根据均值不等式, 得
  ,
  当且仅当 时, 等号成立.
  根据柯西不等式, 得
  ,
   即 ,
  当且仅当 时, 等号成立.
  综上, .
  当且仅当 , , 时, 等号成立,
  所以 的最小值为18 . …………(10分)
  题号:04
  “矩阵与变换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模块(10分)
  (1) 解: 因为 ,
  故 |MN|=|PQ| .
  所以直线PQ的倾斜角为45°或135°,
  即直线PQ的极坐标方程是
  , 或 . …………(5分)
  (2) 解: 因为8≤|MN|≤10, 8≤|PQ|≤10,
  故 .
  又函数 在(0, 1]上单调递减, 在[1, + ∞) 上单调递增,
  所以 ,
  当PQ为极轴所在的直线, MN为过点A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时, 等号成立.
  因此 的{zd0}值为 . …………(10分)
  英 语
  题号:05(10分,每小题2分)
  {dy}节(8分)
  1. D
  2. A
  3. E
  4. C
  第二节(2分)
  5. But nowadays people can no longer make a living by fishing.
  But now you can no longer feed a man for a lifetime by teaching him to fish.
  But overfishing makes fishing no longer a good way to make/earn a living.
  第二节(第 5 小题)的评分说明:
  本小题要求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回答。多于一句或句子不完整、有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都将酌情扣分。
  题号:06(10分,每小题1分)
  1. it
  2. older
  3. years (days)
  4. to fly (flying)
  5. free (away, far)
  6. not (never)
  7. Within (After)
  8. application (letter)
  9. pilot
  10. have been accepted (are accepted)

  政 治
  题号:07
  “经济学常识”模块
  (1)根据题意,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按不变价格计算,工人所创造财富的总值是320美元,资本家支付100美元工资给工人,自己得到剩余价值220美元。(4分)
  (2)依靠科技进步等因素,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分)材料表明,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人得到的价值相对减少,导致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资本家得到的比工人要多得多,而他们不可能消费那么多产品,从而造成产品过剩。这必然引发经济危机。(4分)

  
  题号:08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模块
  (1)子女无权干涉父母再婚。(1分)理由: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这一自由包括缔结婚姻和解除婚姻的自由,而缔结婚姻包括初次结婚和再婚。(2分)根据这一原则,结婚的法定条件之一是男女双方自愿,禁止任何第三方对结婚(包括再婚)男女的干涉,是否缔结婚姻xx由当事人双方自主决定。(2分)
  (2)张子不能以与父亲断绝关系为由拒绝赡养父亲,沈女也不能以放弃继承权为由拒绝赡养母亲。(2分)理由:父母子女关系不仅是血缘和亲情关系,而且是法律上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不能因双方之间的感情或利益冲突而解除或断绝。在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尽管子女可以放弃继承权,但是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3分)

  历 史
  题号:0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1)维新运动的兴起;百日维新;戊戌xx。(3分)
  (2)在维新变法的理论准备阶段,提出的开议院、兴民权理论是富于理想的。一旦进入变法的实施阶段,就必须面对现实,依靠皇帝改革。
  由于慈禧太后等反对势力强大,最终改革失败。(7分)
  题号:10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
  (1)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2分)。从历史文化价值角度看,是古代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从建筑艺术角度看,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同时它体现了真实性和完整性(4分)。
  (2)正确处理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采取符合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的保护措施;大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等。(4分)

  地 理
  题号:11
  旅游地理(10分)
  (1)独特性(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聚族而居的中原儒家文化(2分)
  (2)有利影响:提高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增加经济收入(2分)
  不利影响:旅游过热不利于遗产地环境保护;外来文化可能对当地的文化带来冲击(2分)
  遗产地保护放在{dy}位,{zd0}限度地保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1分)
  (3)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1分);风景奇秀;生物种类丰富(2分)
  题号:12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1)冷锋 西北向东南(2分)
  (2)前期北方干旱少雨,地面干燥(2分);受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和大风(2分)
  (3)使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加剧,呼吸道疾病等;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影响交通安全(4分)

  物 理
  题号:13
  物理1-2模块
  (1)AC (3分)
  (2)A (3分)
  (3)不违反 (2分);
  在外界影响下,系统可以从无序到有序,这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2分)
  题号:14
  物理3-3模块
  (1)AC (3分)
  (2)BD (3分)
  (3)向下运动可采用的方法:
  ①充气。增大上部气体的压强,从而使气球体积变小。
  ②升温。会使得上部的压强变大,从而使气球体积变小。
  ③加水。浮力会减小,使得气球下降。
  答出两个给4分;只答一个得2分。
  向上运动可采用的方法:
  ①抽气。减小上部气体的压强,从而使气球体积变大。
  ②降温。会使得上部的压强变小。从而使气球体积变大。
  ③加盐。浮力会加大,使得气球上升。
  答出两个给4分;只答一个得2分。

  化 学
  题号:15
  “化学与生活”模块(10分)
  (1) ① MgCO3 + 2H+== Mg2+ + CO2 ↑+ H2O (2分)
  ② A、C (1分)

  

  (2) 1) ③ (2分)

  2) ④ 不纯 (1分)
   ⑤ 将样品溶解后,滴加FeCl3溶液,如果显紫色则表明含有水杨酸。 (1分)
  3)
   ⑥ (1分)

  
  (3) ⑦ 磺胺SN与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相似,会干扰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因而导致核 酸合成失败,抑制了xx的繁殖。 (2分)
  题号16
  “化学与技术”模块(10分)
  (1)① A、D、E (1分)
   ② E (1分)
  (2)③ CO2 + 2NH3 == CO(NH2)2 + H2O (2分,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3)④ CO(NH2)2 + H2O == CO2 + 2NH3 (2分)
   ⑤ 产生农作物光合作用必须的CO2 (1分)
   ⑥ 不会引起土壤酸化(或板结) (1分)
  (4)⑦ A为合成氨塔 (1分)
  ⑧ B为冷却塔 (1分)

  生 物
  题号:17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10分)
   ①菌种扩大培养   ②有氧呼吸 ③接种  ④xx  
   ⑤容器的 2/3以下 ⑥发酵过程有大量二氧化碳产生,会使发酵液溢出   ⑦琼脂 ⑧121 ⑨xx ⑩培养基外喷和玻璃器皿爆裂
  题号:18
  “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10分)
  (1)①科赫 ②在群体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和规律 ③口岸检疫(或控制传染源) ④ 潜伏期,不易被发现 ⑤病毒已发生变异
  (2)⑥适应 ⑦天敌 ⑧个体数量 ⑨建立种群 ⑩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