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wd}_小蓉包_新浪博客

     今天听了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希望工程创办者徐永光老师的讲座,题目是“现代慈善与社会创新”。我觉得这是进入大四以来,让我很感动的讲座,于是将其记录下,其中的精神,也用于勉励自己的行动。

     徐老师主要从现代慈善的起源——来自90年代卡耐基的一本书。伴随着现代慈善的发展,各种形式的慈善机构日益兴起,比如NPO。在世界上,绿色革命,小额xx,风险慈善,硅谷社区基金会都是结合社会创新的慈善事业的代表。在中国,目前的慈善事业出现了三个世界:{dy}世界,具有政府背景的组织,比如红十字会等;第二世界,日益崛起的非公募基金会;第三世界,众多的草根组织。这样的分类我以为是很直观的。许老师认为,目前中国慈善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与国外不同的地方。国外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而我国目前是捐赠给政府让政府进行服务,本末颠倒。而且目前三个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众多的社会捐赠都进入了{dy}世界或者政府部门,第三世界缺少资源,生存日益艰难。徐老师认为改变此状况的方法是依赖于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崛起和专业化。作为在非公募基金会实习过的我,更加感到自己当时选择的珍贵,也许我悄悄跟上了时代的脚步?

    除此之外,徐老师还讲述了关于慈善的理念,大学生慈善,直捐的方式,企业社会责任。他的角度与目前存在的众多观点都有所不同。

    慈善的理念:有人用慈善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强迫别人进行慈善。慈善其实是自愿的,快乐,不应该成为负担。可以同网络上每当发生灾害时,网民们对于部分企业或者明星较少的捐赠进行唾骂。这其实就是犯了这种错误。当然,也有人以为,他们挣的是不义之财,应该回归大众。但是否正义,又可以由我们的主观来决定么?

    大学生慈善:有观众提问大学生慈善应该如何同社会慈善对接?许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对于目前大学生的慈善行为进行肯定与鼓励。有热情就是好的,是否慈善应该看每个人的意愿。当我在社团时,也常常抱怨,这个同学怎么没爱心啊,那个同学怎么不积极啊。其实我都在用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那时候的我该有多愚蠢?

    直捐:直捐是一直都存在的捐款方式,在陈光标先生的大力提倡之下,今年春节,他联合了其他的企业家,向社会直捐达几千万。我恰好看过一虎一席谈关于直捐的讨论,那期听说陈光标先生的经历后,感动地落泪。其实于我的观点,无论直捐或者捐给NPO,都是可以惠及于民的。就如同陈先生所说,100元可能改变不了他的生活,但是让他买点肉,喝点酒,开心地过{yt},就是幸福的事情啊。在此,徐老师也表达了对陈先生的敬佩,虽然观点差异很大。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对我影响较大的观点。大四一直都在看招聘,许多公司都打出了高度企业社会责任的称号。徐老师说我们的企业,或者说富人,已经超前了。其实企业社会责任,最关键的质量、员工权益、环境、守法,{zh1}才是捐赠。欧美国家经过了几百年才达到{zh1}的阶段,我们有些企业已经将前面的阶段都不顾,而去捐赠,这怎能叫企业社会责任呢?仔细想想,社会上是不是有许多企业正在这个词里浑水摸鱼呢?浮躁的大众,是否对此捐赠热潮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zh1},我想分享徐老师的心路历程。从1988年辞去团中央组织部部长,到希望工程创办者,再到南都基金会的秘书长,目前致力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新公民行动,在漫长的岁月,中国社会变革,大众理念渐变的这20多年里,支持老师的信念,非常简单,又很真诚。对于社会进步的信念,对于事竟成的信念,让这个年逾六旬的老人继续坚持。当然,台下的我们看见的是,一个精神充沛的中年人,看不出疲惫。

    我觉得这样真的很好!对于人生的追求,伴随着人的进步!也许我还做不到,但我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还有,对于很多舆论观点,应该更加辩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另外,论文本xx可以写完初稿啦,我大松了一口气~~!加油!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信念{wd}_小蓉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