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我现在实验室的大老板----记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博士(转载)_桀__ ...
    近年来,我国植物分子生物学界活跃着一位充满朝气的中青年科学家。他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敏捷的科研思路、娴熟的实验技能,在植物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由于他的{zy1}贡献,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12月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五一”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他就是留日归国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耀光。
    1984年9月,刘耀光抱着追求科学的理想考取了赴日留学研究生,一去就是11年。先后在日本香川大学、京都大学遗传育种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日本三井生物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员。11年的艰辛,刘耀光是这样概括的:“在国外的学习、工作收获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收获是使我认识到什么是科学精神,另外就是做什么事都要全身心的投入,要做就做得{zh0}。”
    京都大学不愧为日本的{yl}大学,实验设备{yl},师资力量{yl},研究成果{yl},这些都为如饥似渴追求{zh0}的刘耀光提供了新的舞台。他开展了新课题----小麦染色体基因连锁图谱的研究。凭着他的自信和高超的实验技能,加上额外的努力,他不仅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博士学位,随后围绕着植物基因组这个主题,进行了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在超大片段植物核DNA提取法、温度非对称交互PCR(TAIL-PCR)技术、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克隆载体和多基因转化系统新技术以及植物重要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lx1}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在《美国科学院报》(PNAS)、《The Plant Journal》等国际xx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3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1项。发表的论文被包括国际xx刊物Science在内的数十种刊物引用800多次。很快,植物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领域人们熟知了一个名字----刘耀光。
   二   在日本的求学和研究工作使刘耀光成为一名在国际上有相当知名度的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但他总感到缺少点什么,那就是一个有抱负的中国人所期望的成就感和归宿感。作为中国人,在异国他乡做出的成果再多似乎都是在为别人打工。“要做自己的事业”,这是刘耀光回答为什么回国时经常讲的一句话。有了这样的念头,就开始做准备。在三井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期间,刘耀光主要任务是开展模式植物拟南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他不满足于此,而是针对中国南方是水稻的主产区的实际,利用一切机会,跟踪水稻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回国后开展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1996年6月,一回国,刘耀光还没有顾得上安排好夫人的工作和小孩的学业,就到了位于广州的华南农业大学报到,他渴望尽快全身心地投入紧张的研究工作。他说要与外国的同行竞争,与时间赛跑。他渊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高超的试验设计能力和技术以及忘我的拼搏精神,得到国内同行和主管部门的尊重和信任。短短几年时间共获得国际合作、国家“863”、“973”计划、国家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资助。刘耀光瞄准基因工程在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难点课题,为解决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和多基因组装与转化载体系统的创建、水稻基因的高效克隆、三系杂交稻选育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及其他育性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籼粳稻杂种不育基因的物理图谱定位和分离、水稻分子育种技术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他构建了适用于单子叶植物、具有基因克隆及转化双重功能的载体(TAC)系统,并用于水稻基因的定位和分离。在载体改良、大片段基因组文库构建、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和物理图谱定位、水稻大片段DNA遗传转化等方面也取得显著的进展。他还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积极参加同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在小麦抗病基因的分离和克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几年努力,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申请了两项专利。在国内的学术地位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刘耀光实现了回国做自己事业的愿望。同时,也使华南农业大学在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整体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华南农业大学的卢永根院士是刘耀光农业科学研究的启蒙老师,也是科研工作的引路人,对刘耀光最知根知底。谈到刘耀光的品格,卢院士说,这是一个追求科学、淡泊名利的人,在这样一个浮躁不安的世界里,刘耀光沉得住气,不骄不躁,他发表的文章,篇篇是精品。1996年刘耀光回国的时候,学校的研究条件还不是很好。但是,刘耀光在与组织和领导谈论回国一事时,谈得最多的是回来如何开展工作,从未向组织提出个人生活待遇要求,并且用自己节省的钱从日本带回一些当时国内没有的开展研究急需的小型设备,刘耀光说,我是回来工作的,当然要多想想工作上的事情。所以,一回到学校,刘耀光的家庭和生活还没来得及安排好,就一头扎进研究室,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
   梅曼彤教授是研究室主任,也是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她说:“刘耀光身上有一种科学家特有的品质,谦虚好学,诲人不倦。做我们这行的都离不开实验室,都十分珍惜实验设备和材料,但刘耀光的实验室是开放的,对学生开放、对校内同行开放,也对外地来学习进修的人员开放。”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一些人慕名而来,刘耀光都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提供条件,有时还手把手地教,直到学习者满意为止。一些人关心他,说仪器设备都是很昂贵的,用坏了怎么办。刘耀光回答:“仪器不用也是会坏的,用坏了只要发挥了作用也值得。”难怪推荐刘耀光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的三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在推荐信中表示,刘耀光是一位具有宽广胸怀的科学家。
   学生们谈到刘耀光,说他是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师、一个对别人关怀备至的兄长。刘耀光对自己要求很严,对学生要求也很严,一位学生说:“刘老师对我们学生太熟悉了,几乎我们每一个学生实验做到哪一步,数据准不准,还缺少什么,老师比我们自己还清楚。你说我们能马虎么?”刘耀光的研究生许多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刘耀光总是慷慨解囊,有一位学生硕士毕业找工作与用人单位订了合同,后来又考取了博士生,如果不去单位报到,需交一笔罚金,这位学生很为难,刘耀光知道后替他交了钱,使她圆了博士梦。
   刘耀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刘耀光说,实验室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它给我灵感,丰富我的世界。同事们说,刘耀光除了外出讲学、开会,每天都会来到实验室,并且{zh1}一个离开,就是逢年过节也不例外。许多人都不解地问他,现在像你这样的人,还每天呆在实验室自己动手的已经不多了,不少的人只是做“老板”,在外面跑跑课题,搞点项目,回来交给学生、助手去做。刘耀光说,人与人不一样,我就喜欢自己动手,我一站在实验台旁,就特别兴奋,思路马上敏捷起来。现在世界变化太快,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层出不穷,只有自己动手才能真实感受到这种变化。
郑重声明:资讯 【看下我现在实验室的大老板----记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博士(转载)_桀_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