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理事长陈吉红介绍到,目前国际上发展数控系统产业有三种模式。一种是西门子模式:系统厂专业生产各种规格的数控系统,提供各种标准型的功能模块,为全世界的主机厂提供批量配套;另一种是哈斯模式:主机厂独立开发数控系统,并与其自产的数控机床配套销售。这两个模式有很多优点,但也有非常大的缺点。第三种模式是马扎克模式:主机厂在系统厂提供开发平台上,研发自主品牌的数控系统,并与自产的数控机床配套销售。这一模式既避免了“西门子模式”和“哈斯模式”可能出现的缺点,又发扬了其自身的优点。这使得主机厂所需要的特殊控制要求、加工工艺和使用特色要求可方便地融入到数控系统中;主机厂用较少的投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技术、知识产权和数控系统产品;主机厂自主品牌的数控系统的推广,还可以进一步强化主机厂的机床品牌,增加用户对主机厂的忠诚度;降低主机厂采购数控系统的成本;同时带动数控系统产业的发展。 


陈吉红表示,为解决中国与国外xx数控系统的差距,实现中国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首先,要以利益为纽带,整合中国的技术和人力资源,集中国家的财力支持建立国产数控系统软件、硬件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技术研发管理机制,建立软件开发的质量管理体系(CMM)。其次,加大在xx数控系统、数字交流伺服驱动自主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组织中国数控系统企业制订下一代xx数控系统标准体系结构的规范和协议,形成中国数控系统的国家标准,从战略高度解决我国数控系统产业的发展瓶颈问题。第三,加大力度支持数控系统产业化核心技术开发,如:数控系统的动态性能评测技术;数控系统可靠性测试与提升技术;数控系统、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系列化产品开发;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汽车、船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将为中国机床行业提供巨大的需求。预计到2015年,中国数控机床所需的数控系统需求将达到40万台套以上(不包含进口机床所配套数控系统),其中中xx占比预计在60%左右,数控系统市场需求将超过92亿元。根据{zx1}的《xx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要求,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xx数控机床主要品种立足于国内: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xx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实现国产化;国产中、xx数控机床用的国产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xx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将从目前的1%提高到20%。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