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菌种竹荪母种竹荪一级菌种竹荪优质菌种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是鬼笔科竹荪属中xx的食用菌,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幼时卵状球形,后伸长,菌盖钟形,柄白色,中空,壁海绵状,孢子椭圆形。竹荪口味鲜美,是xx的珍贵食用菌之一。菌裙和菌柄作食用,是高级的素食材料。自然繁殖的竹笙主要产于中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优质的食用竹笙,其色泽浅黄、味香、肉厚、柔软、菌朵完整。竹笙可以与肉共煮,成肉汤,味美。对xx、xx、xxx等均具有明显疗效。是中国的一项传统的土特产。

原种、栽培种: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相同。现介绍两种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杂木屑(以阔叶树为宜,一定要新鲜)70%,麦麸15%,竹屑5%,热石膏1%,蔗糖1%,米糠8%,水适量,pH值为5.3。

配方二:杂木屑65%,竹屑10%,麦麸24.5%,尿素0.5%,水适量。制作培养基的方法是:先取杂木屑、麦麸等,混合拌匀。再将糖溶于适量的水中,喷洒于料中,拌合均匀,堆放两小时至吸跳水分。然后装瓶,xx,接种。接种用量每支试管母种可接3-5瓶原种。每瓶原各转接40-50瓶栽培种。在22-25℃无光培养室中,培养原种50-60天,栽培种40-50天。待菌丝长满全瓶后才能使用。

培养料配制: 配方为玉米芯48%,玉米秆30%,杂木片20%,石膏粉1%,过磷
    酸钙1%;或杂木片68%,黄豆秆30%,石膏粉1%,糖1%。使用前玉米芯应粉碎成2cm
    的碎块, 玉米秆或黄豆秆切成3cm长的碎段;杂木用机械切片。先将原料晒干,再装入
    袋中置清水中浸泡5天, 也可用0.5%石灰水浸泡2天,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沥干
    即可使用。每平方米用料20kg,含水量65%左右。


     3.栽培季节:一年可栽培两次:春栽在5月初播种,8月可以采收;秋栽在9月播种,
    翌年夏季采收。


     4.播种:用层播法铺料播种。先在床面铺料5cm厚,用点播或撒播法播种,上面再
    铺10cm厚培养料, 稍加压实后,再播一层菌种;上面再铺5cm厚培养料,压实后,盖树
    叶残渣,即可覆土。畦四周覆土5cm,畦表覆土2cm,加盖薄膜,保温保湿。每平方米用
    种8瓶,种块不能太碎,以蚕豆粒大小为宜。


     5.畦床管理: ①发菌期:播种后,盖好薄膜,温度保持在25℃左右,每天通风一
    次,每次30分钟;一月内不喷水。②现蕾期:30天后待白色绒毛菌丝长满畦面时,覆盖
    1cm消过毒的熟肥土, 然后撒一层树叶或松针。菌丝扭结成菌蕾时,每天向畦面喷水,
    保持空气湿度80%,温度25℃。③出菇期:40天后子实体相继形成,温度宜控制在28%,
    湿度保持在90%, 喷水时间应在早晨7点以前,一般每天通风一次,温度高时每天早晚
    各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


     6.越冬管理: 竹荪播种一次可采收两年以上,但在北方,竹荪越冬是一个重要环
    节。具体做法是:在霜降前后,土壤开始冻结前,用杂草、树叶等将畦床盖好,厚度以
    15cm左右为宜。覆土前浇灌封冻水,使畦床和畦旁沟内灌足水。翌年春季土壤开始解冻
    时,分两次揭开覆盖物,每次隔7天,然后进入正常出菇管理。


栽培竹荪的原料来源广泛,各种竹、木、枝桠、碎屑,农作物秸籽,谷壳,山上苇芦等野草,均可利用。生料栽培的原料不需蒸煮xx,只要把竹、木原料切碎,晒干,置于水池中浸泡,并加入0.3%-0.5%的石灰,浸泡时间24-48小时后,捞起沥于含水量60%-70%,就可用于生产。采用蔗渣、棉籽壳、玉米芯、野草、黄豆秆、谷壳、花生秆、油莱秆等秸杆类栽培,可按上述比例的石灰水泼进料中,闷10一24小时后即可使用。

此时正值各种农诈物如大豆、玉米、高粱、瓜类等茎叶茂盛期;夏季果园、林场的林果树木郁蔽,遮阴条件良好;而且上述农作物及林果树木每天呼出大量氧气,对竹荪子实体生长发育十分有利,这些xx的环境为免棚栽培竹荪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有机结合形成生物链。下面介绍几种开放式栽培管理技术。
l、竹荪畦旁套种农作物

(1)栽培季节。一般分春、秋两季。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掌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3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南方诸省竹荪套种作物,通常为春播,\""惊蛰\""开始堆料播种,\""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

(2)场地整理。菇床先开好排水沟,床宽1米,长度视场地而定,一般以10一15米为好。床与床之间设人行通道,宽20一30厘米,床面\""龟背形\"",距离畦沟25-35厘米,防止积水。

(3)播种方法。竹荪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每米2培养料10公斤,菌种5瓶,做到一边堆料,一边播种。

(4)覆土盖物。堆料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3厘米厚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雨水淋浸。

(5)套种作物。在竹荪床旁边套种黄豆、脾豆、高粱、玉米、辣椒和黄瓜等高秆或蔓藤作物。当竹荪播种覆土后15一20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农作物种子,按间隔50-60厘米套种一棵。

(6)田间管理。播种后,正常温度培育25-33天,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盖膜揭开,用芒箕或茅草等扦插在畦床上遮阳,有利于小菇蕾形成。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转为菇蕾,并破口抽柄形成子实体。出菇期培养基含水量以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姑蕾生长期,必须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0%。菇蕾膨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口,尽快抽柄撒裙。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盖面物。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多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确保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2、林果间套种竹荪。

利用苹果、柑桔、葡萄、油柰、桃、梨等果园内的空间地,以及山场林地的树木空间地,均可套种竹荪,提高土地利用率。具体技术:

(1)园地整畦;选择平地或缓地坡的果林,含有腐殖质的沙壤土,近水源的果园。在播种前7-10天清理场地杂物及野草,{zh0}要翻土晒白。果树头可喷波尔多液防病害虫。一般果树每间距3米x3米,其中间空地作为竹荪畦床。可顺果树开沟作畦,人行道间距30厘米,畦宽60-80厘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果树旁留40-50厘米作业道。

(2)堆料播种;播种前把培养料预湿好,含水量60%左右。选择晴天将畦面土层扒开3厘米,向畦两侧推,留作覆土用;然后培养料堆在畦床上,竹荪菌种点播料上,再铺料一层,{zh1}覆土。如果树枝叶不密,可在覆土上面铺盖一层稻草和茅草,避免阳光直射。播种后盖好薄膜,防止雨淋。畦沟和场地四周,撒石灰或其它农药杀虫。

(3)发菌管理:播种后15-20天,一般不需喷水,{zh0}每天揭膜通风30分钟左右,后期增加通风次数,培养料保持含水量60%-70%。春天雨水多,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30厘米。菌丝生长温度适应23-26℃。

(4)出菇管理;播种后25-40天菌丝长满培养料,再经10-15天菌丝体形成菌索爬上覆土,在正常温度20℃以上培育10-20天即可长出菇蕾,此时保持湿度80%-90%。再经过培育20一28天,菌蕾发育成熟,破蕾、抽柄、撒裙时,即可采收。

3、竹头无料仿生栽培竹荪

选择砍伐2年以上的毛竹,在竹头旁边上坡方向,挖一个穴位,大小5一6厘米,深20-25厘米,穴位填腐竹叶厚5厘米。播一层竹荪菌种后,填一层腐竹叶10厘米厚,再播种一层菌种,照此填播2-3层,{zh1}用腐竹叶和挖出来的土壤覆盖2-3厘米厚,轻轻踩实。若土壤干燥,要浇水增湿,覆盖杂草、枝叶遮阳挡风,保湿保温。菌种下播时,注意下层少播,上层多播,使菌丝恢复后更好的走向死竹鞭。也可以采取在竹林里从高向低,每隔25-30厘米挖一条小沟,深7一10厘米,沟底垫上少许腐竹或竹鞭,撒上菌种,然后盖土。每667米2毛竹有旧竹头180-200个,挖蔸花工费钱,留作又难腐烂,就地利用栽培竹荪,可以进行竹头分解,两全其美。

本处常年对外出售优质竹荪菌种,质量好,价格低,保证栽培成功,欢迎来电咨询:13964982885



郑重声明:资讯 【竹荪菌种竹荪母种竹荪一级菌种竹荪优质菌种竹荪栽培技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