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中,女孩子手中的嘎拉哈_我又见炊烟升起的空间_百度空间

                      儿时记忆中,女孩子手中的嘎拉哈


我小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都差不多一样的贫苦,孩子多的家庭,没有几样像样的玩具,至今,我能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种叫“嘎拉哈”的玩具。我们这叫歘(chua)嘎拉哈。

嘎拉哈就是动物的拐踝骨,而嘎拉哈是满、锡伯、鄂温克语音译,蒙语称沙嘎、达语称萨克、鄂伦春语称毕劳黑、赫哲语称阿尔初阔其。

嘎拉哈可以说是北方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考古发现,北魏鲜卑墓、辽代契丹墓、金代女真墓、明清墓都有随葬的犴、牛、狍、羊的嘎拉哈。

在古代,嘎拉哈成为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军事战术上模拟演习的棋子。嘎拉哈大小不同、类别不同、颜色不同,以不同的种类代表不同军事名类,通常是山、林、河、泡,布兵设阵,士兵头领,包抄堵截,兵器队别等用嘎拉哈来代表,成为战局中沙盘的棋子。

人们起初是把嘎拉哈当作财富的标志、吉祥的象征。后神化为“定福祸决嫌疑”的占卜工具,视“解者为凶,合者为吉”,“珍背为吉,驴坑为凶,珍包子为大吉”。有的民族祭祖时用6只羊嘎拉哈,表示六畜兴旺,用羊肚子上边的一根皮筋连结4个羊蹄子等,求吉驱邪。满族、锡伯族将嘎拉哈装入“妈妈口袋”,平日放在祖宗匣内。满族婴儿摇车较为深大,达斡尔族摇车较为平浅,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摇车近似筐篓,但摇车两侧、底上部都系挂嘎拉哈。


滿族玩“嘎拉哈”遊戲歷史源遠流長,中間還有一段發人深省的故事。傳說大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大兒子金兀術從小任性淘氣,習文練武,一事無成。眼看金兀術{yt}天長大,阿骨打心中十分著急。最後他決定 讓金兀術到松花江畔的深山老林中學藝。臨行前,阿骨打給了兒子一張弓、 一把xx、一杆紮槍。金兀術向父親保證學不到本領決不回家。金兀術先是 跟著一群獵人在松花江上叉魚,沒幹幾天累得腰酸腿疼,於是放棄了學習叉魚。接著他又和一夥獵人一塊兒圍獵,時間不長又洩氣不幹了。正當金兀術在森林中徘徊時,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婆用一根小木棍打死了一隻“山跳子”送給他吃。金兀術就把自己的苦衷傾訴給了這位老太婆。老太婆聽了後對他說,如果他能夠追上一隻麅子,取來它的嘎拉哈,她就讓他成為最靈巧的人;如果他射死一隻野豬,並取來它的嘎拉哈,她就讓他成為最勇敢的人;如果金兀術紮死一隻熊,並拿來它的嘎拉哈,她就可以讓他成為天底下最有力氣的人。金兀術聽了十分歡喜,一口答應了老太婆的條件。然而,說話容易做事難,金兀術歷盡千辛萬苦,遭遇無數的磨難危險,最後才拿到三種動物的嘎拉哈。當他興致勃勃地找到白髮老太婆時,老太婆告訴他:他已經成為最靈活、最勇敢、最有力氣的人了。說話之間老太婆就消失了,金兀術知道這是神人點化,於是磕了三個頭後返回了家鄉。後來,他在騎馬、射箭、比武、投槍的比賽中場場得勝,名聲大振。他的幾個哥哥請教成功的原因,金兀術就把自己的經歷敍述了一遍。從此,這件事不脛而走,女真人各家為了使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就把各種嘎拉哈收集起來,讓他們朝上扔著玩,後來成人也參加了這一遊戲。於是“嘎拉哈”遊戲成為滿族傳統的體育和娛樂活動。 早先時,除了鹿、獐、麅等動物的“嘎拉哈”外,還有用銅、錫、玉等仿製的“嘎拉哈”,滿語稱之為“色爾圖”。隨著狩獵經濟的衰退,後又改用豬、羊的“嘎拉哈”,並塗上不同的顏色。其玩法可臥可仰、可側可立,多枚以上還可形成不同的組合,產生花樣翻新的玩法。

将嘎拉哈放在平面上会有四种形状向上,配合口袋做游戏。四种形状在东北大多地区被称为:针———最狭小的侧面,轮——-较宽的侧面,壳---有凹陷的大表面一侧,肚---凸起的大表面一侧。

游戏规则为:抛口袋,我们这里管抛口袋叫抛籽,其布籽一般为六个面或八个面,是用不同颜色的布缝制的,条件好的,里面装上小米,小麦,一般家庭装的是玉米粒,或是大查子,特别困难的就装些小石子。抓起两个或两个以上形状(向上)一样的,再接住口袋,根据抓起嘎拉哈的形状不同,得的分数也不同,再抛起口袋,将嘎拉哈放下,同时碰地上原有的嘎拉哈,使它们的形状变化,更容易寻找自己下次抓的对象。抓嘎拉哈的时候碰动不需要抓的为坏,抓起嘎拉哈没接到口袋为坏。坏了就是犯规,暂时退出游戏,轮到对方玩,对方坏了,在轮回来。

嘎拉哈也称羊拐(羊的大小适中)拐是旧时代北方(尤其东北)小女孩的玩具,是羊的膝盖骨,共有四个面,以四个为一副,能提高人们的敏捷力。以小羊拐为上品。此外,人们还常常将羊拐涂成红色。由于当时北京并没有过多的牛羊肉,羊拐在女孩子们的心中便成为一笔珍贵的财富。 北方小姑娘多喜欢此游戏。

玩嘎拉哈是满族妇女的主要活动方式,大姑娘和小媳妇{za}玩这种游戏。少女们非常喜欢这种游戏。

玩嘎拉哈主要有两种,一种玩法叫“抓(chua)子儿”,另一种玩法叫“撂趵(bao)、抓子儿”主要是大姑娘小媳妇们玩的游戏,“撂趵”主要是小女孩和小男孩们玩的游戏。

   


北方民族男女老幼皆喜欢嘎拉哈,并作为传统民间文体游戏,其玩法较多:
弹嘎拉哈,也叫弹子儿。先将嘎拉哈(子儿)按人数均分,按规则以食指弹之。弹者将洒出(俗称“泼”)选任意一子为“头”,向另一面纹相同的子儿弹击,命中即可赢和。不中(俗称“溜”)或碰到其它子儿(俗称“砸”)以及弹错、拣错,无对可弹时,则轮到下一人重新洒、弹,弹完{zh1}一对者为胜。
抓嘎拉哈,也叫欻子儿,参加者多为xxxx。有抓单、抓双、单裹、双裹、耗子喀房苞、羊羔拉把把、大姑娘摸嘴唇、小媳妇措花针等名目。抓嘎拉哈时,口念:“捂一花,亮一花,不够十个给人家”,念一句接一次,动作要和拍节,错者为负。
北方民族男女老幼皆喜欢嘎拉哈,并作为传统民间文体游戏,其玩法较多:
弹嘎拉哈,也叫弹子儿。先将嘎拉哈(子儿)按人数均分,按规则以食指弹之。弹者将洒出(俗称“泼”)选任意一子为“头”,向另一面纹相同的子儿弹击,命中即可赢和。不中(俗称“溜”)或碰到其它子儿(俗称“砸”)以及弹错、拣错,无对可弹时,则轮到下一人重新洒、弹,弹完{zh1}一对者为胜。
抓嘎拉哈,也叫欻子儿,参加者多为xxxx。有抓单、抓双、单裹、双裹、耗子喀房苞、羊羔拉把把、大姑娘摸嘴唇、小媳妇措花针等名目。抓嘎拉哈时,口念:“捂一花,亮一花,不够十个给人家”,念一句接一次,动作要和拍节,错者为负。






----转帖



郑重声明:资讯 【儿时记忆中,女孩子手中的嘎拉哈_我又见炊烟升起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