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镁平板生产状况(转贴)—正川玻镁防火板- 玻镁板防火板常识 ...
中国玻镁平板生产状况(转贴)—正川玻镁防火板 [原创 2010-04-15 14:46:29]   

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刚开始是在玻纤氯氧镁水泥波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板材无统一规格尺寸,厚薄相差很大,后改进为玻纤布作为增强材料,以手工滚压代替抹刀操作,厚薄均匀度有了改进。到1994年前后,由于建筑装饰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对防火要求的提高,玻镁平板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形成了机械生产方式。

真正使机械生产成熟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进步。{dy},硬质模板的应用,使得板材平整度和生产的可操作性比起塑料薄膜作为模具有了显著的提升。第二,快速控制和成型一体技术应用适应了镁质胶凝材料的材性,使产品整体性能明显提高。第三,生产工艺尤其是分层处理技术,使板材的外观质量有了本质的提高。第四,双向封闭式切割处理玻镁平板在外型尺寸偏差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相应技术的带动下,质量整体明显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出口量连年上升。从而形成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生产企业,打破了原来认为生产玻镁平板企业都是作坊式的格局。

近年来,在的深加工方面也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出现了单面、双面贴,贴面材料包括有金属、纸面、PVC、木皮等。这也是玻镁平板发展的趋势。

我国生产现状目前,生产的厂家很多,几乎全国各地都有,有工商登记注册生产的企业有1000多家,但分布不平衡。江苏省目前有工商注册的厂家近300家,其中苏州市就有160多家;浙江省有150多家,广东省有50多家。而1997年江苏省只有55家,浙江省有37家。西部地区生产厂家很少,甘肃省调查到的只有两家,西藏有1家,新疆有7家。主要的生产厂家集中在沿海,即广东、福建、山东、浙江、江苏、京津唐以及辽宁等地。个体作坊生产最多的是辽宁省,有500多家生产企业,但有一半以上都无工商登记。

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差较大。据调查统计,到2006年规模{zd0}的厂生产销售800多万平方米,有三到五条生产线;中等规模的产量在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厂有很多,有两条左右的生产线。但也有大量年产不到10万平方米的小厂。2006年全国玻镁平板生产量在6亿多平方米左右。各厂由于技术水平、规模以及各自的生产经验不同,每个环节相差很多,总结如下:

原材料:主要是轻烧镁质量价格相差较大,在广东轻烧氧化镁中活性氧化镁含量高的可达65%,低的只有28%.价格相差较多,高的在600元/吨,低的只有400元/吨。其他地方情况大致如此。具有原料成分分析能力的企业比起1997年明显增多。年产量在100万平方米以上,有出口任务的大都在进行原料成分分析。而一些中小型厂,尤其生产劣质板材的厂对于原料成分一无所知。

配料计算:各厂有各厂的配料。正规大厂都按成分、分批进行配料,许多中小型厂还停留在经验配料上,不管什么成分的原料都用同一配料,造成产品质量相差较大。

改性剂:改性剂的使用千差万别,有许多厂对改性剂的原理不清楚,配料复杂,重复使用同一类型的改性剂。有些厂什么改性剂也不用,真正做到适应需要使用改性剂的厂家不多。

填充料:填充料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改善性能而加的。目前主要分为5大类,即锯末屑、农作物秸秆及谷壳、有机泡沫、珍珠岩及蛭石、灰石灰粉或滑石粉。其他填料也有,但较少,如蔗渣、云母粉等。

搅拌: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dy}种方式是使用调速高速搅拌机,一台或多台搅拌机配合一台成型机,所有搅拌一次完成;第二方式是使用二段式搅拌机,用两台或多台搅拌机,先搅拌料浆;将搅拌好的料浆注入下一级搅拌机,加填充料等进行第二次搅拌;第三种方式分面浆、中浆、底浆三次搅拌或面浆、底浆二次搅拌,搅拌机形式有立式、卧式、重力或双轴式。搅拌速度从35rpm~200rpm不等。

增强玻纤:目前全国使用玻纤有四大类:高碱、中碱、高中碱混织、低碱。但目前使用量{zd0}的为高中碱混织布。原国家建材局建材生产发[1995]354号文,严禁陶土坩埚生产的高碱玻璃纤维用于建材产品增强材料。

成型工艺:目前全国有四种方法,最普通的一种即二层或多层玻纤布、一层浆、一层无纺布,该方法占70%的产量;第二种方法是一层底浆、一层面浆、两层或多层玻纤布、一层无纺布;第三种方法底浆、面浆、中浆、两层或多层玻纤布,不用无纺布;第四种方法与石膏板生产工艺相近,中间不变,两面由纸面增强包裹。

初养护:有些厂恒温养护12小时脱模。有些厂自然养护,夏天8小时可脱模,冬天3天才脱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脱模后大部分厂都采用泡水方式进行后续处理。也有少数厂不采用这种方法,进而有所谓的泡水板和不泡水板之分。

切割:目前有封闭双向切割和开放双向切割,以及开放式单头切割等方法。切割是保证外观尺寸的关键,同时切割也是工厂最重要的污染源。

处理工序:有些厂对产品作一些外观修补。这还不算是处理工序,处理工序指沙光或是粘面。目前有少部分厂进行这方面工作。

检验、成品养护及出厂:检验在生产的各质量控制点都应该有,形成产品后要按标准要求进行。目前大多数生产厂对外观检验严格做到,由于设备、人员、资金等原因对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检验的厂家很少。成品养护大都能满足要求。但出厂往往由于市场左右,不能严格控制,有些厂在销售旺季时,产品刚切割即出厂,养护时间不够,造成产品出厂使用后出现许多由于养护不够而出现的问题,影响企业声誉和产品声誉。

玻镁平板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全国各地生产玻镁平板存在不少问题,归纳有如下:

原材料控制严重不足:不少厂没有完整的化学分析室,不知道氧化镁(MgO)和氯化镁(MgCl2)的分析方法。造成生产时的产品质量xx决定于原料稳定性,因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随机性较强,时好时坏。造成这种原因之一为我国菱镁矿本身含氧化镁成分波动大,即使同一产家的产品每一批都有区别;二为燃烧粉磨工艺不合理,无均化措施,造成同一厂同一批料中成分波动都很大;三为原料存放时间影响活性氧化镁的含量。

配料不科学:有些厂无科学的配料计算及计量方法,仅凭经验和料浆干稀来决定加量。干了加卤水,稀了加填料。这是造成产品不稳定和变形返卤的主要原因之一。

成型、切割精度不够:现在手工成型的厂几乎没有,但设备及模具的精度,以及切割机的质量影响产品外观,使有些产品的外观质量偏差过大。

养护不规范:成型后产品养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有一个完整的初养护和终养护的时间、温度、湿度及方法。有许多厂的产品是由于养护不当造成产品变形的。养护时间要根据温度仔细调整,不到龄期的板材不能出厂,否则会给用户造成损失。

改性问题:目前凝材料改性共分四个方面。{dy},调整凝结时间;第二,提高制品的抗水抗潮能力,即提高软化系数;第三,抗返卤方面;第四,发泡剂使其产品变轻,降低成本。许多小厂对要加入的改性剂不明白原理,道听途说,听到什么加什么。而有的改性剂被片面夸大功能。应该说所有抗返卤方法都有一个范围,返卤严重靠改性剂很难克服。

出厂含水率问题:玻镁平板使用于不同的地区,对含水率要求不一样。将含水率高的板材用在干燥地区,板材收缩严重;而将含水率低的板材用在潮湿地区,板材湿胀严重。因而生产厂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地区控制不同的含水率。现在能做到这几点的厂家很少。

氯离子含量问题:由于氯离子大量存在,易出现返卤,又对金属有腐蚀性,许多用户,尤其是出口要求控制氯离子含量。台湾标准CNS14164《氧化镁板》也有专门的指标。试验发现,同一类板材中氯离子含量越高,确定返卤越严重,腐蚀性越强。但不同类(主要是填料、轻烧和色质)板材内氯离子含量差别不能xx反映其性能。例如加轻质填料的板材由于填充料的重量百分数少,其氯离子含量高,但并不返卤、吸潮。

通过TC688《玻镁平板》标准的实施,大大地促进了的健康发展,且发展形势良好,也使该产品的应用和出口有了很大的提高。

全国生产玻镁平板的企业众多,质量规模相差较大,各企业的生产方式及技术水平、控制措施也有很大区别。加强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技术交流,促进该产品健康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玻镁平板生产状况(转贴)—正川玻镁防火板- 玻镁板防火板常识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