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张湾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一)_Ooo天夏无霜ooO_百度空间

目    录

{dy}章   总 论················································3

环境优美乡规划的背景·······································3

环境优美乡建设的目的·······································4

环境优美乡建设的内函·······································4

环境优美乡规划的依据·······································5

环境优美乡范围和期限·······································5

第二章 基本概况与现状·········································6

自然地理条件···············································6

社会经济基础···············································8

第三章 生态总体评价··········································10

环境优美乡建设有利条件····································10

环境优美乡建设制约因素····································10

第四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12

环境优美乡指导思想········································12

环境优美乡建设原则········································12

第五章 环境优美乡规划目标····································14

第六章 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功能区划······························16

第七章 建设重点和主要任务····································19

生态经济··················································19

生态环境··················································23

人居环境··················································24

生态文化··················································26

第八章 重点建设(示范)工程··································27

第九章 投资概算效益分析······································30

第十章 实施保障措施··········································32

附:图表

{dy}章 总论

     一、环境优美乡规划的背景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我省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实施“绿色浙江”战略,正在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行动。

    开化是浙江人民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生态地理区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度高,占有全省特别生态保护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的实践中,县委、县政府进一步作出了建设生态县的重大决策,率先确立并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这是发挥我县生态地域优势和建成生态示范区的先发优势,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正确抉择,是顺应世界生态文明的新趋势,寻求的一种全新的21世纪的发展模式。当今,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各国xx的时代主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取向。

   环境优美乡是“开化生态县”建设的重要行政区域单元。环境优美乡是以可持续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相协调的原则,以生态经济为主线,生态环境为条件,生态文化为灵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政区域单元。通过生态乡建设,不仅要把张湾建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资源利用合理、生态经济实力增强的可持续发展区,而且着力为生态省、生态县建设提供新经验,为早日建成生态省、生态县作出新贡献。

    二、环境优美乡建设的目的

    建设环境优美乡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就是从保护浙江人民的母亲河出发,保护好钱塘江源头生态环境,建设好钱塘江源头生态安全防护体系,从根本上缓解、克服潜在的生态危机;同时,{zd0}化地发挥开化优越的地域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效能,从战略层次上实现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型,建成钱塘江源头特色高效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总量偏小,后劲不足的问题;扬长避短、抓住特色,创建{zj0}的人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获取{zj0}的生态-经济-社会整体效益,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进张湾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开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路子,为浙江生态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三、环境优美乡建设的内涵

    环境优美乡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多个领域基本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乡级行政区域。环境优美乡建设,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体制改革、观念转换和能力建设去促进全乡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切实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张湾要高起点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实施一批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成一批绿色食品基地。打造张湾的山山水水更加秀丽,使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并融入“长三角”生态旅游,将茹山风景区建成“长三角”都市群的后花园。坚持“天人合一”原则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使人居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生活跨入富裕阶段。

   四、环境优美乡规划编制的依据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发[1998]36号)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

   《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浙江省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衢州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开化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

   《钱塘江源头(开化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茹山开发建设规划》

   《开化县村庄布局规划》

   《张湾乡中心村建设规划》

    四、环境优美乡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张湾乡行政区域范围,面积97.7平方公里,人口8000人.

   规划期限:2003——2005年。分为二个阶段:

   {dy}阶段:2003——2007年;

   第二阶段:2008年——2015年;

建设期限为10年

第二章 基本情况与现状

{dy}节 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条件

    张湾乡位于浙江西部,距离开化县城西南21公里。浙、赣两省毗邻处,“星下线”县道穿境而过。境内气候湿润多雨,日夜温差大,动植物呈现多样性,其中正在开发的茹山风景区拥有6万多亩xx阔叶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极为丰富。

张湾乡境内地质以花岗岩为主的山体、花岗岩侵入山体,岩性坚硬,富垂直节理,经风化形成许多悬崖峭壁。平均海拔450米。地形复杂,下陡上平,层峦叠障。张湾乡区域有近10万亩阔叶森林,茂郁葱葱,古木参天。山腹中有数百条溪流终年源水不断,清溪蜿蜒,堪称浙西一颗绿色明珠。

   (二)、资源条件

    1、山地开发潜力较大

    全乡国土总面积97.7平方公里,人均占地达0.9公顷之多,林地面积1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8%,尚有后备土地资源,山地资源十分丰富。

    2、气候条件适宜立体开发

   张湾乡系白际云山脉,地势四周高、中间低。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主导风向北风,夏季主导风向北西北风,{zd0}风速17.0米/秒,平均风速1.0米/秒。年平均气温16.4℃,{jd1}{zg}温41.3℃,{jd1}{zd1}气温—11.2℃。最热月平均相对温度81%,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降雨最1900.1毫米,{zd0}年降雨最2808毫米,{zd0}日降雨最205.5毫米。云雾多、日照少,年平均雾日为88天,年日照率为40%,为全省日照时间较少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气温垂直差异十分明显,是个山区域气候,十分适宜立体开发,形成了山地种树、丘陵种茶果、平畈种粮菜的立体开发格局。

    3、森林资源优势突出

    张湾乡系开化林业重点乡镇,亦是全县公益林、用材林、茶叶、油茶生产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88.2%,居全县前位。

   4、生物资源十分富集

   张湾乡境内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植物区系丰富,具有南北交汇过渡带的特色,生物物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全镇有维管束植物244个科897属1991种,种子植物155科689属1500种,苔类22科39属89种,藓类33科103属236种,蕨类34科66属166种。列入{gjj}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25种,食用植物456种,饲料植物599种,药用植物1307种,生物农药植物156种,观赏植物588种,纤维、芳香、淀粉等工业用植物657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香果树、长柄双花木、鹅掌楸、黄山木兰、银杏、凹叶厚朴、长序榆等12种。全县有古树名木27科、64种、2996株。已知的野生动物资源有哺乳纲7目16科43种,鸟纲13目30科104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黑麂、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等4种,二级保护的有30种。列入xxxx保护的鸟类19种,不仅有浙江“鸟的故乡”之美称,而且是个生物基因库。

    5、水能资源十分丰裕

    境风溪流纵横,池淮溪东西贯穿,主流长达33公里,注入钱塘江。境内大小水库共有3座。

    6、非金属矿储量丰厚

    现已探明或初步探明的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硅石、石煤、原煤、花岗石、重晶石、白云石、磷矿、硫铁矿、萤石、等10种。有较大的开采价值。

    三、环境质量

    环境总体质量处于全省{lx1}水平

   境内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优于各功能区水质标准,总体水质保持I—II在类水平,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国家III类水质标准。已建立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4个,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bfb},主要集居区环境噪声均符合环境噪声功能区要求。乡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bfb},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80%。

第二节 社会概况及经济基础

    一、社会概况

    1、人口

    张湾乡辖域97.7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72个村民小组,2003年有住户2088户,总人口8100人。劳动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81人。政府所在地油溪口。

    2、行政机构及驻企事单位

    张湾乡行政单位集中在油溪口,它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包括乡党委、人大、政府以及农技推广中心,林业站、水利站、会计核算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村镇规划建设站、农电站、文化中心、广播电视站、中心卫生院、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县公路段养护所、等。

     二、经济概况

     1、经济收入不断增长

    据2003年统计和农经年报:2003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1亿元,其中工业收入0.8亿元,农业收入0.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580元。

    2、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

    据统计资料分析,2003年林业收入主要以管护、封山抚育补助和国家公益林补助收入为主。因此,农业实现质的转折。农业经结构得到优化,现在已建立了名茶、水果、苗木、中药材等特色绿色农业基地,“全国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极大地促进生态环保效益农业经济的发展。生态工业已具规模。绿色、新型、等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以标志着钱江源头优势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工业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生态旅游业,总投资1500万元“茹山生态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的签约,给张湾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计划生育跨入全县一类地区管理行列。

第三章 环境优美乡建设总体评价

    一、建设有利条件

    1、开化“生态立县”战略已深入人心,有利于形成人人参与生态县设的共同行动。张湾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扎扎实实,在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水土保持上得到了上级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在实践中,确立了行之有效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了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具有建设生态乡、环境优美乡的先发优势。

    2、张湾拥有丰富的森林、水和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这是21世纪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钱塘江源头独特的生态地理区位和生态系统,得到县委、县政府、县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全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得到确立。

    3、张湾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赋予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在优势。生态建设工程的招商引资工作有起色。

    4、优美的生态环境、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有利于建设{yl}的人居环境。

    5、以省际边界毗邻区、革命老区等为特色文化内涵的张湾乡,有利于创建现代生态文化。

    6、张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为环境优美乡建设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建设制约因素

   (一)主要问题

    1、经济总量小,人才结构性短缺和流失,已成为张湾乡进一步发展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经济实力小,科技对经济的支撑能力薄弱,致使一些潜在优势的资源开发缓慢。

    2、局部区域特别是星下公路沿线低山区带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由于长期以来偏重于用材林生产,导致森林系统林种比例失调,林分质量不高,生态防护功能降低。加之传统落后的林业生产方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局部地表植被坏、土壤抗侵蚀能力,减弱,治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保护动植物多样性,保护濒临绝迹的基因资源任务仍然艰巨。

   (二)突出矛盾

    1、战略地位与实际地位不协调的矛盾。多年来,钱塘江源头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反,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落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山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加之源头投入与源头的重要性极不相称,又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

    2、产业结构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的矛盾。实施环境保护,近期内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林农也面临着较大减收的问题。这将原本困难的地方财政带来更大的困难。

   3、环境保护与资金紧缺的矛盾。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要有大量的投入。张湾人民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切实担负起保护钱塘江源头的责任。同时,要求上级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第四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dy}节 环境优美乡建设指导思想

    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保护钱塘江源头为根本,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为标准,以生态省和生态县建设为载体,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和“生态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利用本区域内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茂林秀水的风景优势,发挥地处浙赣两省边界旅游“黄金带”的区位优势,发挥杭衢景高速公路互通网络的交通优势,发挥“二战”时期“方志敏”红军的人文景观优势;建设具有悠、险、奇,集名花、古树、怪石等特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产业,以发展绿色环保型产业为主线的边贸生态经济,大力营造{yl}“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培育生态文化,把张湾建成钱江源头生态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的现代生态文化名区和生态经济强乡;建成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的“长三角”都市群的后花园;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第二节 环境优美乡建设基本原则

    总体上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绿色浙江”和“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积极保护,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2、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原则。把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现代化、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3、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村镇建设同步进行的原则。依靠体制、科技、管理创新,合理、持久地利用物质和能量,{zd0}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向。

    4、坚持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和谐优美、居住条件舒适便利的生态乡、生态校园和生态村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5、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法制保障的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优先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工程。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执法工作任务,强化法制保障,依法扎实推进生态建设。要与创建优美乡镇建设相协调。

    6、坚持统筹兼顾、社会参与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县支持,促成补偿政策到位。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融合,扩大国际国内合作,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投入机制。

    7、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原则。依据总体规划,按照“目标、总量、项目、投资”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制定专题子规划,增强环境优美乡建设的可操作性。

   8、坚持发挥资源特色,建设特色文化乡的原则。突出张湾乡茂林秀水之特色,以保持原始、纯朴的自然情趣,建设生态景观文化,以悠久的地方文化和红军文化特色,建设人文景观文化。

相关联接:



郑重声明:资讯 【开化县张湾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一)_Ooo天夏无霜ooO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