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面瘫

参考资料:
  
   古代医家对面瘫如何命名?
  
   面瘫,其症状为:口目歪斜,不能闭合。在《灵枢》中称口 、僻、卒口僻;《金匮要略》称 僻;《诸病源侯论》则有风口 候条;到了宋代,始有口眼 斜之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医学纲目》则将本症称戾。此后,各家著作多称为面瘫、口眼 斜、吊线风、歪嘴风等。目前统称为面瘫或口僻。
  
   古代医家对面瘫是如何辨证的?
  
   面部一侧瘫痪,表现为口眼歪斜之状。张仲景《金匮要略》谓:正气引邪, 僻不遂。说明其不仅口歪,且有运动障碍,并指出此证有邪,且为正所引。李东垣则认为,邪中血脉所致。《诸病源候论》则谓:风邪入足阳明经,而又遇寒,故筋急引颊。子和《儒门事亲》则提出是:风贼偏客于阳明胃脉,因胃脉挟口环唇。此说多为后世所宗。
  
   口眼歪斜,可为偏瘫之一症,也可单独发病。《医学纲目》载有: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歪斜,亦有无半身不遂之证而歪斜者。后世又有筋病与脉病之分,但论治无大差异。
  
   风邪偏客于阳明胃脉,是面瘫主要之因。但《中藏经》又谓:口眼 斜是风寒暑湿之邪中人的见证之一,从运气言之,风木不及,金乘之,则土寡于畏;又云:多属胃土有痰。因此,面瘫致病之因,非独为风所致,寒暑湿痰之邪均有,其属胃土阳明之脉者,则因金乘肝木,胃土寡于畏也。
  
   口眼 斜,不见于偏瘫之内而单有者,谓风侵胃土或邪中血脉,此主为风致病。虽有筋、脉之分,见证难辨,而寒热之论,恰可辨证 斜。足阳明之筋,得寒则急,得热则弛,左寒则左筋急,可引右之弛者向左,反之亦然,多属胃土有痰,或痰涎壅盛。
  
   面瘫之症,前人多列于中风门下。
  
   古代文献对面瘫是怎样论述的?
  
   《灵枢·经筋》论及面瘫: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又说: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 《灵枢 ·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口 。《诸病源候论》指出:偏风口 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 僻也。说明本病是由络脉空虚,风邪入中而得。又说 风邪入于足阳明、手阳明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 斜,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诊其脉,浮而迟者可治。
  
   《景岳全书·非风》:凡非风口眼 斜,有寒热之辨。在经曰:足阳明之筋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此经以病之寒热,言筋之缓急也。然而血气无亏,则虽热未必缓,虽寒未必急,亦总由血气之衰可知也。
  
   《医学纲目·口眼 斜》中提到: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 斜,亦有无半身不遂而 斜者。可见,他所观察到的有单纯口眼歪斜而不伴偏瘫者,此即口僻症。
  
   《神灸经纶》指出:口眼 斜,凡口 向右者,是左脉中风而缓也,宜灸左,陷中二七壮;向左者,是右脉中风而缓也,宜灸右,陷中二七壮,炷如麦粒。
  
   《针灸大成》指出了面瘫的针灸穴位,口眼 斜:颊车、水沟、列缺、太渊、合谷、二间、地仓、丝竹空。
  
   《图翼·针灸要览》:口眼斜:颊车、地仓、水沟、承浆。偏风口:听会、合谷。
  
   《医部全录》谓: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 斜,亦有无半身不遂而口眼 斜者,……多属阳明经病。
  
   《医方发挥·治风剂》亦谓: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遂不利……缓为急者牵引故口眼斜。
  
   《圣济总录》云:足阳明手太阳二经俱受寒气,筋急引颊令人 僻。
  
   《医林改错·口眼歪斜辩》谓:或曰:半身不遂,既然无风,如何口眼歪斜?余曰:古人立歪斜之名,总是临症不细心审查之故。口眼歪斜,并非歪斜。因受病人之半脸无气,无气则半脸缩小。一眼无气力,不能圆睁,小眼角下抽,口半边无气力不能开,咀角上抽,上下相凑,乍看似歪斜,其实并非左右之歪斜。
  
   又曰:口眼歪斜,尽属半脸无气乎?余曰:前论指兼半身不遂而言,若壮盛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病口眼歪斜。用通经络散风之剂,一药而愈,又非治半身不遂方之所能为也。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辨治有何异同?
  
   如前述,周围性面瘫与中枢面性瘫属于面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二者均具有面肌运动障碍,只是病变部位不同,其病因也有差异。
  
   中医辨证论治,二者也有共同之处。面瘫,中医古称为口僻、口 ,一般均列入 风门类疾病论述,甚至均可诊为中风病。但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面瘫与中风有本质区别。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的含义系指西医脑血管意外,分为出血中风(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受伤,内生脑瘤,使脑络破损,血溢于脑。以突然昏仆、xx、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和缺血中风(因瘀痰入脉,阻塞脑络所致。以半身不遂,口舌 斜、神昏、失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现代中医对面瘫病的含义系指西医面神经麻痹,其中医的正名应称为口僻,面瘫是口僻的习用名,二者意义相同。本病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虽然现代将面瘫归于痿病类,但也指出了其病因为外风入中,故与古代将其归于风门也是一脉相承的。
  
   根据中医疾病命名原则及中西医病名对照的原则,面瘫的定位诊断,其中,中枢性面瘫(核上瘫)多数应按中医中风病诊断;周围性面瘫的核性,核至髓内根段病变大多数也应按中风病诊断。两者均以内风立论,治以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面神经髓外神经岩骨内段以下病变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多数诊为中医的口僻,即面瘫病,以外风立论,治以疏风散寒,化痰通络等。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辨治思路如何?
  
   面瘫(面神经炎)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风邪挟痰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致使气血痹阻,筋脉失养,经筋纵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形成以虚、风、痰、瘀四者为基本病理基础,正气虚为病之本,风、痰、瘀为病之标。xx化痰,xx通络,补虚xx为xx本病的基本大法。xx化痰常选胆南星、僵蚕、全蝎、蜈蚣、防风、荆芥穗、葛根、白芷、天麻、白附子、白芥子、乌梢蛇等药;xx通络宜用当归、川芎、丹参、地龙、丹皮、赤芍、桃仁、红花、水蛭等药;补虚xx宜选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等。临证时,可根据不同证型,有所侧重,或以xx化痰为主,兼以xxxx;或以xx化瘀为主,兼以xx化痰补虚;或以补虚扶正为主,兼以xx化痰xx。又据病邪性质之不同,偏寒者予以散寒,偏热者予以清热,热重者xxxx,肝郁者疏肝解郁。针灸为主xx时,以经络辨证为主结合病因辨证,局部取穴与循经远取穴配合应用xx,注意不同时期应用不同的手法。面瘫之证,前人多列入中风门下,因中风有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风中经络则见口眼歪斜,风中脏腑则口眼歪斜多伴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症。中经络及中风后遗症的口眼歪斜分为风邪外侵、肝风内动、肝气郁结、气血双亏、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等各型辨证。这是将面瘫与中风混为一谈辨治。现代中医已明确将面瘫与中风分开诊断,明确指出:本病属于痿病类,以其病变重在阳明经;又遵治痿独取阳明,xx选穴以阳明经为主穴。
  
   中药治面瘫如何分期辨治?
  
   (1)初起风邪客络,治宜xxxx
  
   面瘫的发生,春秋之季多见,乃因感受风寒邪毒,上犯头面,致使经络阻痹,气血郁滞。除可见面肌不收、口眼 斜、头晕耳鸣等常见症状外,部分患者尚可出现典型的耳后疱疹、皮损红赤、疼痛剧烈。该病发xx展均较快,符合风善行而数变的特性,故于病起之初,治当xxxx为主,佐以通络牵正。药选防风、荆芥、蔓荆子、伸筋草、海风藤、野菊、丝瓜络、地龙、蜈蚣、全蝎、白芥子。若伴耳后疱疹疼痛,则可加板蓝根、连翘、白芷、细辛。
  
   (2)中期气血瘀滞,法当xx通络
  
   当面瘫两周后,病机常转归为经脉痹阻、气滞血瘀,患者面部麻木不仁,面肌萎弱无力;甲皱微循环弯曲度增加,部分管腔狭小或痉挛,血液粘稠度增高。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故xx宜侧重xx祛瘀,佐以通络牵正。药选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地龙、片姜黄、川芎、全蝎、蜈蚣、白芥子。若瘀血症状明显,还可酌用丹参注射液16毫升加入5%葡萄糖500 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7天为1疗程配合xx,以增强xx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3)病久虚中挟实,重在养血通络
  
   面瘫日久(病程2月以上),正虚邪实,患者除具面瘫主证外,还出现动辄乏力,胃纳不佳,自汗耳鸣等气血不足之证。xx则宜补xx血、疏通经络,药选炙黄芪、淮山药、赤芍、白芍、苡仁、葛根、川芎、石菖蒲、丝瓜络、丹参。若面部肌肉萎缩,皮肤麻木较甚者,可加当归20g,红花6g;若眼睑闭合无力者,可重用黄芪30g,并加党参、升麻各10g。
  
   面瘫病证有哪些常用经验方?
  
   在xx面神经炎的诸多方中,首推宋·杨 亻炎 《杨氏家藏方》之牵正散,本方由白附子、僵蚕、全蝎组成。方中白附子能入阳明,善治头面之风痰,僵蚕能驱络中之风,兼能化痰;全蝎xx活络,长于止掣。三药合用,药简力宏,共奏xx化痰通络之功。大凡后世诸多经验效方,皆根据面神经炎虚、风、痰、瘀的病理特点,在牵正散的基础上,变通组方,收到显著的疗效。选其要者介绍如下:
  
   (1)八味蠲风汤:牛蒡子30g,白芷6~10g,白僵蚕10~15g,白附子8~12g,全蝎6~12g,天南星9~14g,丹参30g,黄芪30g。先煎牛蒡子1小时,然后余药同煎共3次,每次20分钟,3次煎液混合,分3次服下,每日1剂。
  
   (2)面神经炎验方:独活30g,白芷30g,薄荷30g。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日3丸,口含服。
  
   (3)贝尔散: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白芷、防风各40g,甘草、香附、乌药、青皮、陈皮、明天麻、天南星、全蝎、白附子、僵蚕、蜈蚣、广地龙、白花蛇、制附子、肉桂、麻黄、苏叶、细辛、木瓜、汉防己、黄芩、桔梗各24g,共为粗末备用。每日取贝尔散80g,纱布包,加水300毫升,煎沸后,文火再煎15分钟,滤液后加水200毫升,煎沸后10 分钟滤液,两次药液兑在一起,均分两份,早、晚各温服一份。用药渣热敷患侧面部,每日数次,xx10天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服用,直至痊愈。
  
   (4)蜈蚣朱砂散:蜈蚣18条,朱砂9g。将上2味共为细末,分18包,每次1包,每日3次。每次均以防风15g煎汤送服,小儿量酌减。6天为一疗程。
  
   (5)面瘫散:白附子、川芎、当归、钩藤、浙贝母、防风各10g,全蝎、羌活、蝉蜕、甘草、地龙各6g,天麻12g,蜈蚣5条。将上药研成细末,每次5g,日三服,开水冲服。
  
   (6)面瘫丸:白附子30g,僵蚕30g,钩藤30g,蝉蜕30g,海风藤30g,防风30g,川芎27g,制马钱子9g。上述八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日三次,每次1~2丸,温开水或黄酒送服。每10~15天为一疗程,间隔一周,再进行下一疗程。
  
   (7)面瘫验方:防风、薄荷、秦艽各7.5g,白术4.5g,茯苓、甘草、菊花、羌活、钩藤各9 g,天麻、荆芥、黄芪、黑料豆、桂枝各6g,酸枣仁、 莶草、当归各15g,生姜3片。一付药煎服5次,{dy}天日2次,第二天日3次。隔2日服下帖,服药如前。
  
   (8)二麻散:天麻、升麻各15g,当归28g,北细辛5g。共研细末,每次3g,1日3次,分7日服完,为一疗程。
  
   (9)加味牵正散:黄芪100g,当归15g,僵蚕10g,全蝎10g,水煎,滤汁后加白酒10ml,一日分3次服完。
  
   (10)蜈蚣矫正饮:蜈蚣1条(去头足),地龙12g,当归12g,赤芍12g,鸡血藤12g,羌活10 g,防风10g,白芷10g,川芎9g,水煎服,每日一剂。
  
   面瘫风寒阻络证如何辨证用药?
  
   临床表现:多有面部受凉史,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恶寒发热、xx、咳嗽、流涕,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通络,和营牵正。
  
   xx:葛根汤合牵正散加减。葛根12g,麻黄6g,桂枝6g,白芍15g,白附子10g,僵蚕10g ,全蝎6g,防风10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
  
   表虚自汗者,去麻黄,加生黄芪15g;xx加白芷10g,羌活10g,川芎12g;兼有痰浊、头身困重、胸闷、苔腻者,加胆南星10g,半夏12g。
  
   面瘫风热阻络证如何辨证用药?
  
   临床表现:突发口眼歪斜,目干涩,伴发热xx,咽干,关节不适,舌尖红,苔白或薄黄,脉浮略数。
  
   治法:疏风清热,通络牵正。
  
   xx:柴葛解肌汤合牵正散加减。柴胡10g,葛根12g,生石膏24g,黄芩10g,白芷10g,白芍12g,桔梗10g,薄荷12g(后入),白附子6g,僵蚕10g,全蝎6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风热表证明显,加桑叶12g,蝉衣10g;头晕目赤者,加夏枯草10g,菊花12g;咽痛加玄参30 g,马勃12g(包煎);发热重者,加银花24g,连翘12g;痰多粘稠、咳嗽,加川贝母10g,瓜蒌12g。
  
   面瘫风痰阻络证如何辨证用药?
  
   临床表现:口眼歪斜,患部麻木作胀,或有面部阵发抽搐伴平素头身困重,胸闷脘痞,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xx化痰,通络止痉。
  
   xx:牵正散合玉真散加味。白附子12g,僵蚕10g,全蝎6g,胆南星12g,防风10g,白芷10 g,天麻10g,羌活10g,白芥子12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
  
   面肌抽搐频作者,加蜈蚣2条,乌梢蛇10g;湿浊阻滞较重者,加薏苡仁24g,苍术10g,半夏12g;久病入络见瘀血之象,加桃仁10g,红花12g,赤芍12g。
  
   面瘫肝胆湿热证如何辨证用药?
  
   临床表现:口眼歪斜,伴发热、烦躁、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咽干、重听、耳廓疱疹、口渴、夜寐不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通络。
  
   xx: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g,泽泻15g,木通10g,车前子10g,当归15g,柴胡15g ,甘草10g,生地15g,栀子15g,丹皮10g,全蝎6g,僵蚕10g。
  
   口渴引饮者,加麦冬10g,天花粉12g;咽喉肿痛者加牛蒡子10g,板蓝根15g;疼痛较甚者,加川芎12g,地龙10g;大xx结,加生大黄10g(后入)。
  
   面瘫肝郁气滞证如何辨证用药?
  
   临床表现:口眼歪斜,伴有情志抑郁,胸闷,善太息,纳差,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不适,女子月经不调,舌红,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通络牵正。
  
   xx:逍遥散加减。归尾12g,白芍12g,柴胡12g,茯苓12g,白术12g,薄荷12g,僵蚕12g,香附12g,全蝎6g, 虫6g,水煎服,日1剂。
  
   肝郁较重者,加青皮10g,川楝子12g;肝气乘脾,纳呆腹胀者,加党参10g,白术12g;月经不调者,加玫瑰花6g,月季花6g;肝郁化火者,加龙胆草10g,青黛6g(冲服)。
  
   肝郁日久,化火伤阴,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改用天麻钩藤饮加用全蝎、僵蚕、地龙等。
  
   面瘫瘀血阻络证如何辨证用药?
  
   临床表现:口眼歪斜,日久不愈(或有外伤史),面肌僵硬,时有抽搐,或疼痛,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xx祛瘀,通络止痉。
  
   xx:通窍xx汤合牵正散加减。赤芍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麝香0 1g(冲服 ),老葱3根(切碎),全蝎6g,僵蚕9g,丹参15g,白附子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如属顽痰阻络者,加白芥子12g,胆南星10g;日久不愈者,酌加水蛭、穿山甲,以破血逐瘀;若见眉毛脱落,肌肤粗糙者,加当归15g,首乌15g。
  
   面瘫气血亏虚证如何辨证用药?
  
   临床表现:口眼歪斜日久,面肌萎缩或松弛,面色无华,伴声低懒言,乏力,自汗,或有腰膝酸软、舌淡红,苔白,脉虚无力。
  
   治法:补气养血,xx通络。
  
   xx:当归xx汤合牵正散加味。黄芪60g,当归12g,白附子10g,僵蚕10g,全蝎6g,川芎12g,鸡血藤15g,党参15g,白术12g,地龙10g,赤芍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自汗恶风者,加防风10g,煅牡蛎15g;偏于气虚阳衰,畏寒肢冷者,加炮附子10g,肉桂6g ;偏于血虚阴亏,见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者,加枸杞子10g,怀牛膝12g,地骨皮10g。
  
   面瘫可否针灸xx?
  
   针灸xx面瘫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其疗效是肯定的。因此,至今仍然是中医xx面瘫病症(主要指贝尔氏面瘫、Hunt氏综合征)主要手段(具体方法见各专题论述)之一。
  
   现代医学对针灸xx面瘫已予肯定,有临床研究报道贝尔氏麻痹患者在发病10~20 天的急性期没有明显好转者,行针刺xx,有85%xx,92.3%明显好转,对后遗症患者则不理想,但也有效。普遍认为,针刺xx面瘫的机理是兴奋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xx镇痛等。针刺疗法被多版神经内科学纳入面神经炎xx方案之一。
  
   1998年1月1日起,美国医学会主编新的《通用医疗程序编码》将针灸列入其中,标志着西医学界确认针灸是一种正式有效的医疗方法。《通用医疗编码》分门别类地将目前使用的医学界承认的全部医疗服务都进行独立的编码,以方便各科医务人员向医疗保险公司准确申报他们的各项服务。
  
   中医学对针灸xx面瘫的认识可以从病因学与经络经筋学阐明。中医面瘫病症一般指面神经炎引起之面瘫,其病因为风邪所致,针刺可以疏风散寒通络,故针灸可以xx面瘫。对于肝阳化风挟痰阻于经络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如脑血管病),针灸也有平肝潜阳,熄风化痰通络之效,同样有良好的xx作用。针灸xx面瘫时常取阳明经穴、少阳经穴与厥阴经穴为主,这是三条经脉循行于面部,尤其是手足阳明经和厥阴肝经分别行于口唇内外两侧,足阳明胃经分走于面部至额部,手少阳经脉以屈下颊至 出页 行于面颊部。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以经络学说来讲,针刺可调解面部局部经气血脉,又可调节经脉气血,使之充和条达,经筋得养,面瘫自复。
  
   针灸可以直接作用于面瘫的病因与病位,因此,是xx面瘫的有效手段。
  
   什么时间针灸xx面瘫为好?
  
   这个问题包含两种含义:
  
   ①面瘫在什么时期可以针灸xx?
  
   ②在面瘫的不同阶段是否有不同的针刺方法?
  
   面瘫什么时候针灸好?有人认为:初期(急性期)针灸可促进面神经的炎症水肿与变性,故主张急性期禁止针刺xx,待面神经水肿炎症恢复期再行针刺;也有人认为:面瘫及早针刺xx是xx本病的关键。早期xx可以控制炎症发展,减轻神经缺血、水肿、变性,不使其发展到xx至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两种观点目前都xx于临床总结,缺少实验研究。本书作者认为,面瘫急性期可以针刺,针刺是否能促使面神经炎症、水肿的发展及变性,关键在于采用何种针刺xx,选穴及针刺手法。如在此时以循经远取穴为主组方,对面部xx不予刺激或轻浅刺激就不会产生促进病情进展的副作用,同时,抓住了及早xx面瘫的时机。
  
   面瘫发病的全过程均可应用针灸xx,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xx选穴,针刺手法,即应当辨证xx。
  
   面瘫如何分期?
  
   中医面瘫病证,基本上是指贝尔氏麻痹。贝尔氏麻痹轻者多无神经变性,经2~3周后开始恢复,1~2个月痊愈,神经部分变性者需3~6个月,80%的病人可在2~3个月内恢复。
  
   有人把面瘫分为三期,即①发展期,又称急性期或面神经炎性水肿进展期,时间为7天左右(1周)。②静止期,为发病后7~20天。③恢复期,发病20天以上。也有人把上述的静止期与恢复期统称为恢复期,即1个月以内称为恢复期,而将发病3个月至半年以上定为后遗症期; 还有人将面瘫分为初期(发病{dy}周),中期(发病2~4周),后期(发病第5周以后)。
  
   尽管各位医家的分期不尽相同,但其将面瘫分为三期以及对急性期(初期或进展期)的认识一致,均定为7天(1周)左右。
  
   面瘫的分期是为了指导xx或判断预后,由于致病因素不同,患者体质的差异及病情轻重有别,从xxxx看,除了急性期(进展期)可以确定为1周左右外,其恢复期与后遗症期要视病情而定,不可{jd1}化确定。
  
   本书作者认为:面瘫分为如下三期:
  
   ①急性期,发病1周以内。此期为面神经炎症水肿进展期。此期针刺xx于面瘫局部少取穴,应浅刺,弱刺激,或者局部不取穴而以循经远取穴为主xx,对控制病情进展有好处。此期避免强刺激,慎用电针(电麻仪)xx。
  
   ②恢复期,发病1周至1个月以内。此期针刺xx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取,是xx面瘫的关键时期。
  
   ③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至半年以上(从恢复期1个月至3个月之间,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或划为恢复期,或划为后遗症期,两期不可拘泥时日{jd1}划分)。此期对重症、顽固性病症予深刺,透穴或电针增加刺激量,并根据后遗症状对症选穴,配合多种疗法,仍有一定恢复作用。
  
   面瘫与手阳明大肠经经脉有关吗?
  
   手阳明大肠经面部循行情况是:其支者,从缺盆(锁骨上窝)上颈,贯颊,入下齿(齿龈)中,还出挟口(回绕至上唇),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挟鼻孔(向上分布于鼻翼两侧)。
  
   这说明大肠经脉是分布于面部的主要经脉和经筋之一。面瘫的发生与病邪侵犯大肠经脉导致其经气阻滞有关,特别是产生口唇、面颊的经筋肌肉运动障碍。故面瘫发生时,面颊板滞,口唇歪斜,鼻唇沟平坦,不能耸鼻,鼓腮漏气,流涎,进食夹饭等,均可取大肠经局部穴位及循经远取穴(如合谷、二间)及其相表里经脉肺经穴(列缺等)。
  
   面瘫与足阳明胃经经脉有关吗?
  
   足阳明胃经面部循行:起于鼻之交安页(鼻根部)中,旁纳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经),下循鼻外(鼻两侧,瞳孔直下),入上齿(齿龈)中,还出挟口环唇(回出环绕口唇),下交承浆,却循颐(下颌骨)后下廉(下缘)出大迎(穴),循颊车(下颌角),上耳前,过客主人(上关穴,胆经),循发际至额颅。
  
   如此可知,足阳明胃经是一条循行于整个面部的主要经脉。因此,足阳明胃经受到病邪侵袭,可导致面部经气运行障碍,可产生全面肌病变,运动障碍发生瘫痪。因此,面瘫发生时,各种症状取胃经局部穴位如四白、地仓、颊车及循经远取穴xx(如足三里),均为针灸xx的主要穴位。
  
   面瘫与手少阴心经经脉有关吗?
  
   手少阴心经面部循行:其支者,从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部位),上挟咽(挟食道咽喉),连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由此可知,心经经脉行于头面的内部,故外邪很少直犯心经引起面瘫。但面瘫发生后,阳明经的气血郁滞,可引起心经病变,为子病及母(阳明属土,心经属火,火生土,为母子关系),产生心火上炎之心烦、急躁及口舌味觉障碍(心开窍于舌)。因此,面瘫发生时,面颊内侧不适或伴有心火上炎,心烦及舌味觉障碍时可取心经穴(如通里等)。
  
   面瘫与手太阳小肠经经脉有关吗?
  
   手太阳小肠经面部循行是:其支者,从缺盆(锁骨上窝),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外眼角),却(返折回)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于面颊部发出分支),上出页(目眶下方),抵鼻,至目内眦(内眼角),斜络于颧(斜行联络于颧部)。
  
   由此可知,手太阳小肠经也是行于面部的重要经脉,特别是与眼肌、颊肌及耳的关系尤为密切。故面瘫发生时,面颊不适,眼干或多泪,目不合、耳鸣、重听,均可用本经局部穴,如颧 及循经远取穴。
  
   面瘫与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有关吗?
  
   足太阳膀胱经面部循行是:起于目内眦(内眼角、睛明穴),上额,交巅(左右两条膀胱经交会于巅顶百会穴)。
  
   膀胱经的循行,说明其与眼及额肌关系极大。因此,面瘫发生时,目干,多泪,目不合,不能皱眉、抬眉,额肌运动障碍,可取膀胱经局部穴(如攒竹),及循经远取穴(如申脉穴)。
  
   面瘫与手少阳三焦经经脉有关吗?
  
   手少阳三焦经面部循行是:其支者,从膻中(胸中),上出缺盆(锁骨上窝),上项(颈后)系耳后直上(联系耳后,沿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上行额角),以屈(弯曲)下颊至出页(眼眶下)。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上关穴)前,交颊(与前脉交于面颊),至目锐眦(外眼角)。
  
   经脉所行,主治所及。三焦经循行与耳、眼肌、颊肌、颞肌关系非常密切,且面瘫发生时,常是阳明、少阳两经同时受邪。故面瘫发生的症状常兼有耳鸣、耳后乳突痛、重听、听觉过敏及耳部带状疱疹等。因此,面瘫发生时,有耳后疼痛,听觉异常,面肌运动障碍,眼部不适,均可取本经穴(如翳风、外关等)。
  
   面瘫与足少阳胆经经脉有关吗?
  
   足少阳胆经面部循行是:起于目锐眦(外眼角),上抵头角(额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下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发出分支)目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眶下),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
  
   少阳胆经也是行于面部的主要经脉之一,而且连及侧头、耳、目及项部,面瘫的发生与少阳胆经的经脉、经筋病变有直接关系。因此,面瘫发生时,耳部症状,额肌运动障碍,面颊部运动障碍均可取本经穴(如阳白、风池、侠溪等)xx。
  
   面瘫与足厥阴肝经经脉有关吗?
  
   足厥阴肝经面部循行是:起于大趾丛毛之际……,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鼻咽部),连目系(眼球连于脑的组织),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肝经与面部的关系主要在于其面部的分支,面颊内侧及口唇内侧的经筋为肝经所属。在面瘫病变时,此处经气不畅,口 亦不能xx,面瘫治法中有颊粘膜割治放血法,实则是疏畅xx肝经经气;另外,肝经与眼肌、额肌关系密切。故面瘫发生时,额肌运动障碍,目不合,目干,多泪,面颊运动障碍,鼻咽部不适,口唇运动障碍,均可取本经穴(如太冲)xx。
  
   面瘫与督脉有关吗?
  
   督脉面部循行是:起于下极之输……循额,至鼻柱。
  
   督脉行于头面正中,即关联于额、眼、鼻、唇局部经气,又为阳脉之海,可调节诸条阳经经气。面瘫时,阳明、少阳、太阳各经经气不畅,督脉可行调节,以助其疏风邪,通经脉,又可解决局部症状。故面瘫发生时,额肌运动障碍,目干,多泪,鼻歪,人中沟歪,颏唇沟歪,均可用此经穴(如人中)xx。
  
   面瘫与任脉有关吗?
  
   任脉面部循行是:起于中极之下,……至咽喉,上颐(下颌部,环绕口唇),循面(经过面部)入目。
  
   任脉为阴脉之海,可濡养周身。面瘫发生时,由于面部各条经脉脉络空虚,又有外邪入侵阻滞脉道,致口、眼与面部经筋失于濡养的病理改变。任脉行于口及眼、面部,可充养各条经脉,故面瘫发生时,唾腺分泌障碍,味觉障碍,口唇肌瘫痪,均可取本经穴(如承浆)xx。
  
   列缺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1)定位: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距腕横纹1.5寸处,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2)操作方法:于桡骨茎突直上1.5寸处取穴。或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桡骨茎突上,食指尖所指小凹陷处取穴。针法:直刺0.3~0.5寸。感应:局部酸胀。灸量:灸3~5壮;温灸5~15分钟。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浅支分布。到达穴区的神经纤维由第六颈神经组成。
  
   ②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穴区稍后方有头静脉通过。
  
   ③拇长展肌腱:拇长展肌由桡神经的分支──骨间后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六、七颈神经组成。
  
   ④肱桡肌腱:肱桡肌由桡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五、六颈神经组成。
  
   ⑤旋前方肌:该肌由正中神经的分支──骨间前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七、八颈神经和{dy}胸神经组成。
  
   (4)主治:面神经麻痹、xx、咳嗽、xx、荨麻疹、颈项强痛、腕关节软组织疾病、牙痛、咽喉痛等。
  
   合谷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1)定位:位于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2)操作方法:于手第2掌骨桡侧缘中点处取穴。或嘱患者并拢拇、食指,手背部第1、2掌骨间肌肉隆起{zg}点处取穴。针法:①直刺法:垂直进针,深0.5~1寸。感应:局部酸胀。 ② 斜刺法:与皮肤呈20°夹角,向腕掌关节方向斜刺1~1.5寸。感应:局部酸胀可向上扩散,有时可到肩、肘。灸量:灸3~5壮;温灸5~15分钟。
  
   (3)进针层次:
  
   直刺法:
  
   ①皮肤:由桡神经浅支分布。到达穴区的神经纤维由第六颈神经组成。
  
   ②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分支通过。穴区附近,还有手背静脉网汇成的头静脉起始部。
  
   ③{dy}骨间背侧肌:该肌起于{dy}掌骨间隙内骨面,止于食指近侧节指骨底桡侧,作用为外展食指,协助屈示指掌关节及伸示指指关节。该肌由尺神经深支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八颈神经和{dy}胸神经组成。
  
   ④拇收肌:该肌由尺神经深支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八颈神经和{dy}胸神经组成。
  
   斜刺法:
  
   ①~③同直刺法的①~③。
  
   ④针的浅面(背侧)为拇长伸肌腱,拇长伸肌由桡神经的分支──骨间后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六、七颈神经组成;针的深面(掌侧)为拇收肌,其神经支配见前。在拇收肌近端背侧,有桡动、静脉经过。
  
   (4)注意事项:孕妇忌针,否则可引起流产。
  
   (5)主治:面神经麻痹、感冒、五官科疾病、偏瘫、腮腺炎、荨麻疹、神经衰弱及各种疼痛、催产、闭经、小儿惊厥等。此外,此穴还是针刺xx,特别是头、颈部外科手术针麻的主要穴位。
  
   太冲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1)定位:在足背部,当{dy}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2)操作方法: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距{dy}、二趾趾蹼缘上2寸处取穴。针法:斜刺,向上,进针0.5~1寸。感应:局部酸胀。灸量:灸3~5壮;温灸:5~15分钟。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腓深神经的皮支支配,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五腰神经。
  
   ②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的皮支、足背内侧皮神经背静脉网。
  
   ③针在 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通过:两肌均受腓深神经支配。
  
   ④针在 短伸肌腱的外侧通过:由腓深神经支配。
  
   ⑤腓深神经和{dy}跖背动、静脉:腓深神经来自腓总神经,经踝关节前方至足背,行走在{dy}跖骨间隙,其末端分两支到{dy}、二趾的相对缘。该神经在此处正当穴位,有可能刺中。{dy}跖背动脉是足背动脉的分支,{dy}跖背静脉是足背静脉的属支。
  
   ⑥{dy}骨间背侧肌:位于{dy}、二跖骨之间,由足底外侧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dy}、二骶神经。
  
   ⑦若针继续深刺,可通过和{dy}、二跖骨之间到足底而刺及 收肌斜头和 短屈肌等结构。
  
   (4)主治:面瘫、xx、头晕、疝气、肋间神xx、腰骶神经根炎、下肢部疼痛、子宫出血、乳腺炎等。
  
   头维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1)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2)操作方法:取正坐仰靠位,于前发际两侧尖角处取穴。针法:从前向后沿皮刺0.5~1寸。感应:局部痛胀向周围扩散。禁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颧颞神经和耳颞神经分布。颧颞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的分支,分布于颞区前部的皮肤;耳颞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布于外耳道、耳廓及颞区的皮肤。
  
   ②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颞浅动脉是颈外动脉的终支之一,为颈外动脉在下颌颈高度向上的直接延续,它分支营养腮腺及额、顶、颞部的肌肉和皮肤。颞浅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位于皮下,注入下颌后静脉。
  
   ③颞肌上缘的帽状腱膜:颞肌为颞窝皮下的一块扇形的扁肌,肌纤维起自颞窝全部,肌的上缘为下颞线,肌纤维逐渐向下集中,通过颞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颞肌由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颞深神经支配。帽状腱膜为坚韧致密的结缔组织膜,前连枕肌额腹,后连枕额肌枕腹,两侧在颞区变薄,形成颞浅筋膜。
  
   ④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⑤顶骨外膜。
  
   (4)主治:面神经麻痹、xx、偏xx、精神分裂症、眼睑 动。
  
   颊车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1)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中指)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2)操作方法:取正坐或侧卧位,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咬紧牙齿时咬肌隆起处取穴。针法:①直刺0.3~0.5寸;感应:局部酸胀感。②斜刺透地仓2~3寸,用于xx面瘫。感应:局部酸胀,并向周围扩散。③向上齿或下齿方向刺,可在上、下牙痛时使用。灸量:灸3壮;温灸5~10分钟。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耳大神经是颈丛皮支中{zd0}的分支,由第2-3颈神经纤维组成。
  
   ②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和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分支。
  
   ③咬肌:为长方形扁肌,位于下颌支外侧的皮下,分为浅、深两层纤维,它们共同止于下颌支外面的咬肌粗隆。此肌受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咬肌神经支配。
  
   ④直刺时,针的深面为下颌骨。向地仓透刺时,针尖可经过笑肌、颧肌、降口角肌和口轮匝肌等结构。它们均为面部表情肌,受面神经的支配。
  
   (4)主治: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牙关紧闭、牙痛、腮腺炎。
  
   阳白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1)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2)操作方法:取仰靠坐或仰卧位,于眉毛中点上1寸处取穴。针法:平刺,从上向下沿皮可透鱼腰,向左、右可透丝竹空、攒竹穴,深0.5~1寸。感应:额区胀感,有时扩散至头顶部。可灸,但一般不直接灸。可温灸3~5分钟。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眶上神经外侧支分布。眶上神经是三叉神经{dy}支(眼神经)的分支,经眶上孔或眶上切迹至额部皮下,分布于额顶部的皮肤。
  
   ②皮下组织:有上述神经分支和眶上动、静脉。眶上动脉是眼动脉的分支,与眶上神经伴行至额部。眶上静脉自额骨表面斜向内下,注入内眦静脉。
  
   ③枕额肌额腹:位额部皮下,宽阔而菲薄,起自帽状腱膜,止于额部皮肤,受面神经颞支支配。
  
   ④针的深面为额骨和其骨外膜。
  
   (4)主治:眶上神xx、面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眼病、xx等。
  
   攒竹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1)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即眶上切迹处。
  
   (2)操作方法:取仰靠坐或仰卧位,在两眉毛内侧端,当目内眦直上处取穴。针法:①直刺,深0.3~0.5寸。感应:局部胀感。②向下斜刺,透睛明0.3~0.5寸,治眼病时常用。感应:局部及眼眶周围胀痛。③横刺,透鱼腰1~1.5寸,治面神经麻痹或xx时使用。感应:局部及眼眶周围胀痛。④向外下斜刺至眶上孔,深0.5寸,适用于xx眶上神xx。感应:有麻电感向颈部放散。禁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额神经支配。额神经是三叉神经{dy}支(眼神经)的分支,分布于额部皮肤及上睑。
  
   ②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分支和眶上动、静脉。
  
   ③眼轮匝肌:由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支配。
  
   ④皱眉肌:位于眼轮匝肌眶部及枕额肌腹的深面,两侧眉弓之间。肌纤维起自额骨鼻部,斜向外上,终于眉部皮肤。受面神经颞支支配。
  
   ⑤针的深面为额骨和其骨外膜。
  
   (4)主治:面神经麻痹、xx、近视、急性结膜炎、角膜白斑、流泪、眼睑震颤。
  
   鱼腰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1)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于眉毛中间。
  
   (2)操作方法:取正坐或仰卧位,两目平视,于眉毛中间,下对瞳孔处取穴。针法:横刺,沿皮向两旁刺入,透攒竹或丝竹空,深0 5~1寸,常用于xx眶上神xx,面瘫。感应:局部胀感,扩散到眼球时,眼球有胀感。禁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眶上神经外侧支分布。眶上神经是三叉神经{dy}支(眼神经)的分支,经眶上切迹或眶上孔至额部皮下,分布于额顶部的皮肤。
  
   ②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纤维和眶上动、静脉以及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眶上动脉是眼动脉的分支,与眶上神经伴行至于额部;眶上静脉自额骨表面斜向内下,注入内眦静脉。面神经的颞支,由腮腺上缘穿出,上行至颞部,支配眼轮匝肌上部和枕额肌额腹;面神经的颧支亦由腮腺上缘穿出,横过颧骨,支配眼轮匝肌下部、颧肌及提上唇肌。
  
   ③眼轮匝肌:位于眼裂周围皮下,呈椭圆形的扁肌,由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支配。
  
   ④枕额肌额腹:位于额部皮下,宽阔而菲薄,起自帽状腱膜,止于额部皮肤,受面神经颞支支配。
  
   ⑤针的深面为额骨的眉弓和其骨外膜。
  
   (4)主治:面神经麻痹、近视、眶上神xx、急性结膜炎、眼肌麻痹。
  
   丝竹空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1)定位:在面部,眉梢外侧凹陷处。
  
   (2)操作方法:取正坐位,在眉毛外侧端凹陷处取穴。针法:横刺,向后或向鱼腰沿皮刺0 .5~1寸。感应:局部胀感。禁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眶上神经和颧面神经分布。眶上神经是三叉神经{dy}支(眼神经)的分支,经眶上切迹或眶上孔至额部皮下,分布于额顶部的皮下。颧面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的分支,它分布于颊部皮肤。
  
   ②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分支及颞浅动、静脉的额支。颞浅动脉是颈外动脉的终支之一,是颈外动脉在颌高度向上的直接延续。颞浅动脉在行至颧弓上方5cm处又分为两个终支,即顶支和额支。颞浅静脉是下颌后静脉的属支。
  
   ③眼轮匝肌:位于眼裂周围皮下,呈椭圆形的扁肌,由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支配。
  
   (4)主治:面神经麻痹、xx、眼病、牙痛、癫狂。
  
   颧谬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1)定位:在面部,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2)操作方法:取正坐仰靠位,沿目外眦直下,平迎香穴高度处取穴。针法:直刺0.3~0. 5寸。感应:局部胀感。不宜直接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眶下神经分布。眶下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的终支,经眶下孔穿出至面部,分布于下睑、鼻背外侧及上唇的皮肤。
  
   ②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分支和面横动、静脉。面横动脉是颞浅动脉的分支,向前穿腮腺而过,横过咬肌表面,分支营养腮腺、腮腺管、咬肌及附近的皮肤;面横静脉为下颌后静脉的属支。
  
   ③颧肌:为面部表情肌,起于颧骨,肌束斜向内下方,终于口角的皮肤和颊粘膜,部分纤维移行于口轮匝肌。颧肌由面神经颧支支配。
  
   ④咬肌:位于下颌支外侧皮下的长方形扁肌,由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咬肌神经支配。
  
   ⑤颞肌:为颞窝皮下一块扇形扁肌,起自下颞线和颞筋膜深层的深面,肌纤维逐渐向下集中,通过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颞肌由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支配。
  
   (4)主治: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xx、上牙痛、唇肿等。
  



郑重声明:资讯 【中医看面瘫】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