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三足鼎--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辽宁乡村- 辽宁乡村- 和讯博客
生命三足鼎--防治糖尿病 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 [转贴 2010-04-17 16:57:29]   

郭生白 中医名医世家 第四代传人 {gjj}中医专家 

             六岁学医,四十岁著《伤寒论六经求真》,七十岁作《阴阳五行新解》,七十九岁著《本能论》。

       生命三足鼎

       免疫、内分泌、代谢三大系统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共同构成生命三足鼎。在糖尿病的病理过程中,可清晰地观察到生命三足鼎的存在: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疾病,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由此引起营养代谢系统紊乱,出现三高一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低蛋白;而营养代谢功能紊乱出现蛋白质分解增加而合成减少,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引发了免疫系统疾病。从临床上看,多数疾病发生于三足鼎功能降低,大部分疾病在三足鼎功能恢复后痊愈,多数死因是三足鼎功能衰竭。

       三足鼎是生命赖以维系的根本,具有两大功能:排除异己调节自稳

       一是排除异己功能。对一切来自体外的异己者(如致病生物体),一旦进入立即通过排异反应把入侵者排除体外,通过排汗、大便、小便、呕吐等形式排除。对于自身内部的代谢废物,或自身产生的有害细胞,如致癌物与癌细胞,一律被视为异已份子排除,固体物自大便,液体通过小便或排汗。排异功能可以保证自身不受的外来的敌人与内部产生的敌人的伤害。

       二是自稳调节功能。人体器官组织各有不同的生理特性与功能特性,以生理功能的异同联结为系统,各个系统、各个器官组织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又在相互依赖中、相互制约中、相互变化中、终始嗣续中相联结,并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协调一致,形成机体稳定的动态平衡。比如说三大营养物质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分解、转化、利用、贮存,都稳定在动态正常值内;血压的高低、心博的快慢、体温的升降、血管的舒张与收缩、胃肠蠕动的增减、瞳孔的扩大与缩小、消化液的分泌等等,这一切都在调节自稳功能的控制中维持着平衡。

      

       防治糖尿病的生态观念

       糖尿病是胰岛素以及其它xx分泌不足,为什么分泌不足?根据中华传统医学阴阳互根理论,物质的不足咎在动力不足。xx分泌不足,咎在有关组织和器官运动不足。动力不足则需补以能量,动力产生物质,物质又发生动力,如此循环不息,形成良性循环,糖尿病自然根本好转。

       糖尿病的防治应该以恢复胰腺、胰岛等器官的分泌调节机能为出发点,重新恢复和保持它的生态平衡,而不是用xx取代其功能。事实上任何xx都不可能xx取代人体的生物机制。胰岛素分泌不足,责在胰腺胰岛的运动低落。胰岛在组织上、体液上、神经上、功能上与胃、肠、胰腺、胆囊各个器官的相依赖又相制约。运动、分泌、代谢各环节又是紧密相联的一个完整过程。胰岛的运动不可能脱离胰腺的运动而单独存在,胰岛的运动、分泌是与胰腺、胃、小肠、结肠、胆囊等器官的运动、分泌紧密相联。鉴于胰岛与胰腺及整个消化器官存在多种联系,可通过强化消化器官运动来促进胰岛恢复其分泌与调节功能。

       从根本上防治糖尿病的机理是,在强化胰腺胰岛运动的同时,强化胃肠等消化器官的运动,促进其分泌(如胃泌素,促胰液素、促胰酶素的分泌等),以此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胃、肠、胰腺、胰岛、胆囊等运动调节受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支配,所以在强化器官运动的同时,又要调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三管齐下促进胰腺胰岛分泌调节机能。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

       高血压是怎样发生的呢?先是免疫系统的自稳平衡机能调节失常,影响神经内分泌失调,血液中脂肪浓度升高。久之,血管内壁出现脂肪粘附、沉积,血管变得窄狭而使循环受阻,特别是动脉微血管与静脉微血管的循环血流受阻,全身各组织供血供氧不足。为供应全身组织需要的血流量,自稳平衡机制使心脏加强收缩以提高血液循环的压力,从而克服血管因脂肪粘附而产生的阻力。这是血压升高的根本原因。

       如何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呢?关鍵是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旺盛。为此日常生活应做到四个平衡:心理平衡、饮食平衡、动静平衡、阴阳平衡。免疫系统的生态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先定条件,心理饮食动静阴阳四项都平衡了,免疫系统才会平衡。如果能保持平衡合理的生活方式,不仅能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身体抵抗其它疾病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发生了,就要积极xx。目前常规xx是:降压、降脂、治血管、治心、治脑等,是有一症用一药的对症xx,是用xx暂时控制和缓解症状的xx。用药期间血压可以控制在正常值,一旦停服降压药,血压一二日又上升到原来的数值或更高,习惯称为“反弹”。

 

       慢性胃病的中医药防治

       慢性胃病、下垂病指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动力不足或胃下垂、肝下垂、肾下垂、脱肛与子宫下垂等。

       胃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胃与小肠、大肠组织相连、血脉相通,同受交感、副交感神经制约,胃与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器官。胃胀、胃疼、胃酸、噫气、呕吐、食不下等等症状共有的功能性改变是:胃肠蠕动减慢、分泌减少,消化质量降低,食物传导缓慢。由于这些功能改变,食物向下传导变慢,以致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发酵、变酸,产生气体,或吐酸、气胀、噫气、呕吐、疼痛等皆因此而来。

       副交感神经活动可使唾液腺、胃、小肠、大肠、胰腺、胆囊等组织运动增强,分泌增加。胃、肠运动增强,分泌增加,胃中食物向小肠传导就会加快。小肠的运动增强对胃的传导亦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神经分泌功能的调节是启动胃肠等器官运动与分泌的主要动力。胃的功用是在蠕动与分泌中体现的,胃的慢性疾病都会在恢复功用的过程中痊愈。

       胃下垂及其他下垂病,中医统称为“中气下陷”。在解剖中可以看到:胃、肝、肠、肾等等器官都是由一个韧带结蒂组织维系定位在胸腹腔内脊椎间。它们既可以因身体运动而发生上下左右活动,但在躯体停止活动后又不失其原位。如胃在进餐后增加二公斤而不下垂,在三餐未进饮食空虚时胃亦不向上。这正是生命三足鼎自稳调节功能的体现。自稳调节功能一旦发生障碍,便导致某一器官的调节失常,发生下垂。所有下垂病都是在这一机制中发生的。

 

       健康不能带“亚”字

       亚健康的症状主要的是神疲体倦,头昏目眩,心烦,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胸闷胁懑,胃部胀,眼、耳、口等等孔窍干,大便时干时溏,小便频或小便不利,xx或嗜睡,(下肢)水肿心悸,腹疼,不出汗或自汗盗汗,口渴,有饥感而不想饮食,干咳,发寒热,男性阳萎,女性月经失调、阴冷、更年期综合症等。这些症状一二个,四五个,或更多,时有时无。

        “亚健康”是神经内分泌与营养代谢及免疫调节三个系统,即“生命三足鼎”的生态平衡失调造成。良好的食欲从哪里来?从消化系统来。唾液腺、食道、胃、小肠、大肠、胆、胰腺等等的运动、分泌、消化、吸收,排泄等等生理功能健全运转保证了良好的食欲,消化系统的功能受谁制约?受营养代谢系统与神经分泌系统制约;为什么口咽干而苦?唾液分泌减少便口咽干。胆汗代谢障碍,胆汁溢于肝循环而进入大循环中,由大循环进入舌循环,口中自然有苦味;胃肠、胰腺、胆囊等蠕动减缓,分泌减少,消化质量降纸,传导减缓,是食欲不振的原因。而造成运动减缓,分泌减少,消化降低则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所造成。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代谢系统能量的利用率降低,所以有疲劳感,外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脉弦细),对脑组织供血相对不足,所以精神疲倦;寒热交互的发热,一般在T37℃/ T39℃之间,这种发热不是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而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性调节障碍所致;下肢水肿与心悸是同一原因――小便不利造成。小便不利不是肾病,而是内分泌系统脑垂体抗xxxx分泌所造成;而阳萎、阴冷,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甚至乳腺增生都是内分泌失调造成的。

       可见,“亚健康”是介于病与非病之间的状态,若任其发展,不及时调理,会引起各类疾病发生。

 

       中医临床中的因势利导原则

       在临床医学中,有两种理念,一个是遵守生命规律的生态理念;另一个是对抗理念。对抗理念讲对症xx,生态理念讲因势利导。

       比如流感,发热40度以上,头疼、身疼、腰疼、呕逆而喘。对抗理念对症xx,退热、止疼、止呕,一般习惯用xxx与抗过敏药,结果是遭到免疫系统的抵抗,热不退、疼不止,而化学药的毒副作用则加于人体。如果用大量的抗过敏药把体温降下来,那并不是病愈了,而是压制了免疫反应。

       生态理念从流感发热恶寒、身疼头疼腰疼、无汗而喘的病理症状中,看到这一切都是免疫功能的排异反应。免疫欲汗而不得汗,我给你药,给你扩张血管,通血脉,开汗腺,为免疫系统排除异己提供一点助力,一剂药即汗出病愈而身和神清。如果是麻疹,用xxx或xx退热,三到四日,热退身死。这是因为压制了免疫反应,使麻疹病毒不能排出体外。退热而致死者,并非死于麻疹,而是死于压制免疫。

       生态理念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亚健康等看作是免疫、内分泌、代谢三大系统的功能障碍:免疫调节功能降低,导致内分泌紊乱,对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分解、合成、转化、利用、贮存等生化功能发生障碍。葡萄糖代谢障碍发生了糖尿病,脂肪代谢障碍发生了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生态理念对这些病不是对症下药,血压高降压、血糖高降糖、血脂高降脂,而是对人体生命系统作出因势利导的xx,通过强化运动、强化营养来启动免疫调节、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系统的自律运动,恢复其生态平衡,从而实现疾病的根本好转。

       北京天和润物中医药研究所杭州中医诊所在生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以因势利导为xx原则,运用xxx启动生命三足鼎的良性循环,恢复其生态平衡,在慢性病的xx上另辟蹊径,取得突破。

 

郑重声明:资讯 【生命三足鼎--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辽宁乡村- 辽宁乡村-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