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陶瓷作坊主的“汇率战争”(网易转帖) - 王世群- 王世群- 和讯博客
一个陶瓷作坊主的“汇率战争”(网易转帖) [原创 2010-04-18 18:23:15]   

隋勇(化名)很想把美国比作一头“闯进瓷器店里的大象”,这只大象似乎眼看着就要把脆弱的中国陶瓷业逼上绝境。

“今年或许是最艰难的一年,汇率的变化无疑会是影响最直接的,很可能吃掉企业非常非常大一部分产值。”这是隋勇从他的同行——佛山一家日用陶瓷出口商那里听来的时髦话,他还听说,来自北京的一些调研队伍前些日子已经到过广东,据说是在做“汇率压力测试”。

尽管隋勇只是江西景德镇一家日用陶瓷作坊的老板,但他明白这个新名词的分量。他的佛山同行操持着一家年出口额超过500万美元的陶瓷企业,若按照2005年以前的汇率计算,这个数额相当于4000多万元人民币。但由于2005年到2008年三年间,人民币升值21%,这家不算很大的私营陶瓷企业,几乎每年都在直接收益里“被缩水”200多万元人民币。

隋勇的陶瓷小作坊正是这些出口企业主要的供货商之一,日用陶瓷占到中国陶瓷出口的半壁江山,但这个行业{zd0}的特点就是价格低廉、利润率低,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现在隋勇很害怕下游出口商的收益缩水直接被“转移”到自己身上。

2000年开始做瓷器生意的隋勇,高中时辍学下海经商。他曾只身一人跑到沈阳等地拉单瓷器生意,接到{dy}笔单子后,立马回景德镇组织安排生产。一开始他先租赁了简陋民房作为生产车间并且用作仓库,将半成品瓷器拉到这里经过粉彩、贴花等工序,包装成成品用火车车皮运往沈阳等东北各地。

对于这种“二道贩子”的做法,隋勇显得有些无奈。因为当时手头资金并不宽裕,景德镇市也没有很好的政策扶持小型瓷器作坊,风险全要由作坊主们自己承担。“到本地瓷厂拿货必须付款才发货,而对于客户则是货到才能收款,其中有一次和沈阳客户就因为款子的问题来回沈阳的路费都贴进去不少。”隋勇回忆道。

尽管如此,一个月下来,生意好的时候可以做到十多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也很正常,一年也有个二三十万元的收入,在当时景德镇还算是“小资”生活了。然而,在经历了2003年以高利润、低风险和回款快为特点的高峰年之后,整个陶瓷行业开始走向微利时代,隋勇的好日子到头了。

2005年年中,燃油、原材料总体升价43%以上,包括景德镇、佛山在内的当地陶瓷行业生产燃料以重油、煤气为主,燃料成本一般高达25%~30%。隋勇的小作坊虽然不用重油这种“xx燃料”,但即使是用煤气,也没有那么容易——景德镇陶瓷厂的十几条管道煤气隧道窑,已经停窑过半,整个景德镇近400座管道梭式窑停气更为严重。2005年7月以来景德镇的陶瓷厂大都处于半停产状态,瓷窑开烧率只有原来的1/3。断(煤)气的断气,停产的停产,剩下那些能保持正常生产的厂子纷纷开始涨价,隋勇感觉到从上游进货时的激烈竞争。

也正是当年7月,人民币汇率开始有限制的浮动,陶瓷出口商的考验正式到来。“一个陶瓷马桶,在美国卖1000美元,它的成本是2000元人民币,那么按照1:8.2的汇率水平,可以赚6200元,如果升值10%到1:7.4左右,就只能赚5400元了。”隋勇曾提到的上述佛山陶瓷出口企业每年面临200多万元的受益缩水,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计算。

这种冲击显然让隋勇在往下游卖货时倍感艰辛,最明显的是出口商们变得更挑剔和斤斤计较了,而这些对他来说都意味着两个字——成本。对他来说,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往上自己建窑厂,要么向下托人搞外销。

考虑到在景德镇本地的制造优势,2007年隋勇用前几年赚的一点辛苦钱,同几个合作伙伴投资40多万元做起了酒精炉类瓷器生意。当时在这个不大的陶瓷生产作坊里,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堆积着许多刚出窑炉烧制成胚胎及产成品,20多个工人分成数条流水线,负责十多种工序生产。同时在厂房的另一边,仓库堆积着5000多套成品,积压资金就达数万元,对于这样的小厂也算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了。

如果工厂满负荷生产还好说,一旦因客户为缩减成本减少订单而停工,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而汇率无疑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变数。

2008年,人民币汇率从2007年的1:7.8一路“飙升”到1:6.9。隋勇还记得那段时间,他的小工厂每月只能接到很少的零星订单,相比以前每月几万元的进账,此时七八千元的收入只能维持开销,利润十分微薄。当初7个合伙人投资的小厂就剩下两个人了,资金周转成了{zd0}问题,当初借来的20多万元始终就是还不上……

几年一个轮回,眼下随着美国这头“大象”在汇率问题上的突然强硬,隋勇感觉到他的陶瓷生意似乎又到了关口上。去还是留,这是一个问题。

像隋勇这样的瓷器私营业主在景德镇比比皆是。据官方不xx统计,目前景德镇小作坊式加工生产企业不下5000家,但也有许多没有登记备案的小作坊同样散落在景德镇大大小小的胡同街巷中,靠陶瓷吃饭的人在景德镇不下20万,对于一个市区人口只有50多万的小城市来说非常可怕。

但显然,事关国家大政方针的汇率问题,不是隋勇这样的小作坊主可以想象、参与甚至左右的,他只能慢慢去适应。一旦整个陶瓷行业面临困境,他也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再次暂时离开这个行业。但正如大多数像隋勇这样的当地人所感叹的:“我是景德镇人,不做瓷器我还能干什么呢?”

郑重声明:资讯 【一个陶瓷作坊主的“汇率战争”(网易转帖) - 王世群- 王世群-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