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牌下的
高一(1)
秦健飞
看一看“放心粮油店”与“诚信水面店”吧。哦,粮油又是放心的,水面又是诚信的。那么,是不是不写的就不放心,不诚信呢?我看未必。
记得以前听过一个理论:你想得很多的就是你所缺乏的。那么,那些标榜着所谓“放心”,所谓“诚信”的,是不是就是缺这个呢?当然,这样说就有点伤人了。毕竟别人可能觉察到态信的缺失,想打造出一个让人放心的品牌呢!诚信缺失则又是一大现实问题了,而从这些招牌上,便能很明显地反映出来了。这里就不展开了,因为这里只是考虑“规范学”与“规范用语”的问题。
再看一看“衣拉客”和“食客廊”吧!很明显,都谐音,然而,问题很严重了。“伊拉克”这个国家好像与石油关系不小而与衣服关系不大。不过“衣拉客”本身倒是挺不错的。因为卖衣服的当然靠衣服的质量来吸引顾客,给人感觉这家店注重品质,还算是比较成功的。而这“食客廊”就不住了,很不妙。这谐音“屎壳郎”不知已吓退多少客人了。人是来吃饭的,不是来上厕所的。或许会有肠胃不好的人吃过之后看到店名立刻吐了出来。而又听说这家店生意不咋的,确实与这招牌有莫大联系啊。“由是观之,非菜不佳价太贵矣,招牌使之然也。”
{zh1}看看“一桶天下”、“万紫千红”、“不见不散”、“衣形我秀”吧。很明显都是四字词语。往往还要再修修改改,使之与买的东西或提供的服务相适应。这个太常见了,作为广告,既吸引顾客,又不太费事。对卖家来说,非常好;对买家来说,易于记忆,也非常地好。可是,就真的无害吗?不,至少那些还处于认字识字的孩子来说,这是很有害的。这取代了正确的字,导致他们的母语不好,并一代一代弱化。犹记“墨守成规”,记得以前老师说过应该是“陈”,陈旧的“陈”,而现在已经是“成”了,成为的成,变成的成。是啊,陈变成了成了。更多的广告如:爱不“湿”手,口蜜腹“健”等。改得确实精妙,然而于汉语,却是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