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花瓷受到无数追捧之后,更多的人方才发现,千年中华文明并非那么的遥远神秘,而是可以真真切切地在我们身边,并且美得如此平凡而具体。然而,美不仅可以拿在手里,更能穿在身上,蓝印花布,就是穿在身上的青花瓷……
中国蓝印花布,以南通、桐乡的蓝染,贵州苗寨的蜡染扎染最为有名,因为那里至今仍有一些人保留着民间蓝坊,以靛染为业。无锡的蓝印花布生产也曾经有过悠久的历史与辉煌,但随着近现代民族工商业的崛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蓝印花布和其他许多民间手工艺却因失去了生存空间而逐渐消逝。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在无锡市民间蓝印花布博物馆领略到它的典雅精致与丰腴饱满,在独特魅力中回味一段不朽xx。
说不上峰回路转,却也是曲径通幽,无锡市民间蓝印花布博物馆安静地坐落在梅园茶果场之中。天盖地庐,两山排闼。千树百草间不见雕梁画栋,只有衰墙朽瓦,“行至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哰哰”,一番山穷水复之后,我们见到了博物馆的陆瑞兴馆长。
陆馆长忘情山水,清心寡欲,一壶好茶,就让我们顷刻超然物外;然而阅历丰富,学识渊博的他,一个奇遇,却也听得我们瞬间心驰神往。于是,在长廊与展厅里来去折返,我们不停地被眼前的物件吸引,被背后的故事震撼:
无锡不仅以江南鱼米之乡著称于世,无锡的粮食、布匹、蚕丝、银钱因巨大的交易额被并称为“四大码头”而享誉天下。据无锡挡案馆的有关资料记载,无锡从明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布码头的盛名。明末清初时无锡外销蓝印花布土布达上百万匹,到清末民初,无锡凭借便利的太湖和古运河水路之便,发展成为苏南地区布匹的重要集散地。解放前夕无锡城里的手工染坊、染织铺、洗染铺就有二三十家。清穆宗同治七年(1868年)无锡人陆永记开办的陆义茂染坊,在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的时代,凭借出色的手工技艺,前后苦心经营达87年,直到1945年才关闭。2004年筹建的无锡市民间蓝印花布博物馆,就是以陆义茂染坊为前身。今天,我们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偶间仍能看到当年工艺的严格周密:采蓝—制靛—经沙—纺纱—织布—染色—显花—拷花—晾晒—入市。那破旧班驳的纺车、纺轴、xx、拖斗、腰织机等工具,曾经分享了兴盛的激越,也见证了衰败的黯然。
然而,无论历史如何兴亡盛衰,蓝印花布上的图案都寓意吉祥,充满喜庆色彩。图案花纹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戏剧人物,尤以动、植物、花卉居多。如
“麒麟送子”、“凤穿牡丹”、 “刘海戏金蟾”、
“闹花灯”、“耍花枪”、“舞剑童子”以及戏文“盗仙草”、“西厢记”、“拾玉镯”,其他如“岁岁平安”、“富贵花开”
“双鱼吉庆”、“和合两仙”、
“梦笔生花”等图案。蓝印花布上的图案也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大炼钢铁”、“农业机械化”、“农业高产放卫星”等等。尽管政治烙印浓厚,但所选取基本上都是积极向上的题材。即使是简单的条纹,也都有着独特的寓意,陆馆长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块面料,上面的九条细纹名为“九青龙”,代表着“龙生九子”,祈求多子多福。蓝印花布上所有的图案与纹样无不抒发着江南水乡民间百姓淳朴的情感和美好的祈望,充分体现了当时无锡地区民间蓝印花布艺人高超的织染技术和精湛的制版技艺,具有极高的审美趣味与收藏价值,足以称为穿在身上的青花瓷。
民间文化遗产是祖先几千年来创造的宝贵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情感、个性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同时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然而物换星移岁月流逝,中国民间蓝印花布也因损毁和替代而走向了消亡,这无疑是一笔亟待拯救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陆瑞兴馆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就开始着手研究民间蓝印花布艺术,极尽全力保护这一民间传统文化。曾长途跋涉对我国民间蓝印花布的产地分布,民族地域的文化差异进行调研,采访老艺人,老靛农,搜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蓝印花布实物资料,保护和收藏了一大批即将消失的蓝印花布珍品,足迹遍及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用陆馆长自己的话说,他是千里追寻蓝色的梦。
如今,无锡市民间蓝印花布博物馆的成立,这些历经战乱又从xx劫难中幸免于难的民间蓝印花布实物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个家,陆馆长蓝色的梦也得到了实现。但是,陆馆长并不满足,他告诉我们,如今的博物馆不是自己的,而是国家的,只是自己在帮忙免费打理而已。目前最重要的是继续扩大博物馆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加入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也许真的要穿着青花瓷走出去,才是梦想真正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