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越国美女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北宋诗人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脍炙人口,将令人神往的西湖比作淡妆浓抹的西施,是如此美妙和贴切。人类应用化妆品的历史悠久,从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以及生活遗迹中推测,化妆品的出现与使用是很久远的事了。考古学中发现的{zx0}使用化妆品的记载来自埃及,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750年。
到15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空前繁荣,人类的精神和物质文明都有了空前强大的发展环境。法国男子在假发上扑香粉,在脸上点痣,以及将面色尽用脂粉盖去的奇特的化妆风格宣布了男性在化妆领域的加盟。此时,化妆品已从医药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制造行业。19世纪有机化学发展,有机合成技术发达,油脂的加工、香料的提取与合成、染料与活性剂的合成为化妆品的制造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这才有了二战以后化妆品的国际性发展时期的到来。
我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也是最早懂得和使用化妆品的民族之一。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商朝末期,已经有了美容品"燕支",也就是今天的"胭脂"。实际上是燕地产的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朵摘下,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用以修饰脸面。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晚唐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指的就是阿房宫中三千佳丽梳妆,卸妆的"壮观"场景。而在色彩最为浓烈,风气最为开放的唐朝,妇女更是大胆地运用最艳丽的色彩、最明快的笔触、最丰富的想象来装扮自己。她们化妆的区域集中在面部,分为额头、面颊、眉眼等几个重要部位,通过对这些部位的重点修饰来突显装扮后雍容华贵、千娇百媚的风姿。"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朱粉,唯以乌膏注唇"。当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的就是这种髻椎面赭的流行妆。
从古埃及人的沐浴及香料,使用色彩鲜明的脂粉;到罗马迷人的香膏以红、白两色独占鳌头;从基督教开始制订严规,到中古时期十字军东征,在东方惊奇地发现了人造的美……古典主义流行的铅白、腮红及假痣,18世纪回归到自然美,19世纪终于出现{dy}个美容工业,直到今日的现代美。若干个世纪以来,化妆品以及化妆风格都经历了几个轮回的转变。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