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新世纪里最重要的海上补给力量,"摩周"级对日本海上力量的远洋作战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摩周"级的出现,标志着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远洋作战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为1000海里甚至更远的海上保交、护航作战提供了有力的后勤支援,是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新型机动舰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总体布局
日本“摩周”级补给舰采用了长首楼、平甲板、方尾设计,舰体比前两代补给舰更为丰满,水线以上部分明显外飘,并有明显的折角线,舰体最宽处到舰尾末端等宽。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内部空间和甲板面积,同时也有利于舰上设备的布置。舰首部首次采用了球鼻首,不仅可以提供更大的浮力,而且有利于减小舰首的兴波阻力,提高推进效率、纵向稳定性和航速。
舰体采用商船规范设计,在保证舰体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缩短了建造周期。舰体首次采用双层设计,不仅提高了抗破损能力,还可以避免燃油舱破损而对海洋产生无可挽回的污染。全舰共分为15个隔舱,在第5到第9隔舱之间布置了双层结构的燃油舱、淡水舱和压载水舱。舰首设有-层首楼,可以有效减少海浪对航行及补给作业的影响。为提高稳定性,在舰体下部还装有3条舭龙骨,具有很好的耐波性、稳定性和适航性。
在舰体布局上,“摩周”级仍然应用了前二代补给舰的布局形式,舰体中前部全部为各种补给设施,中后部为巨大的舰桥,内部共分为7层,舰员全部居住1至5层。前部专门留有一处面积达540平方米的空场,可以放置30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为提高隐身性,舰桥侧壁向内倾斜,桅杆也采用了低反射截面的整体式设计。舰体后部为带有红外抑制装置的烟囱,可以{zd0}程度地降低红外信号强度。全舰设有海水喷淋系统,用于防化洗消和降低红外信号强度等目的。舰尾部为长度近40米的巨大直升机起降平台,固定式机库可以停放一架海自装备的任一型号的直升机。舰上布置了模块化设计的医疗舱室,包括手术室、X光室、牙科xx室、集中xx室以及病房等,最多可安置100名伤员接受xx。
二、动力装置
“摩周”级的动力装置较“相模”号和“十和田”级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补给舰的航速要求较高,因此对于近3万吨的“摩周”级来说,柴油机的输出功率已无法满足海上自卫队所提出的24节航速的要求。“摩周”级采用了先进的全燃动力系统、双桨、双舵,在位于舰桥中后部的动力舱内装有2台“斯贝”SM1C燃气轮机,单台输出功率达到40000马力,通过传动轴驱动2具5叶可调螺距螺旋桨,xx可以达到24节{zg}航速的要求。22节航速时的续航力为7500海里,如果航速降为18节,则续航力可超过10000海里。实际上,对不到3万吨的“摩周”级来说,其功率有些偏大,但这也使“摩周”级动力系统的剩余功率较大,在高海况下仍可以获得理想的机动航行性能,仅次于美国海军装备的“供应”级综合补给舰(25节)和“萨克拉门托”级补给舰(26节)。2台燃气轮机被分别布置在两个相互隔离的舱室内,每台发动机安装了各自独立的减速器和泵站,可以避免一台主机损坏而使全部动力装置瘫痪。动力舱实现了无人化,动力装置的控制可在中央主机控制室进行,实现了远距离操纵、控制。舰首处还装有一小功率侧推进器,以提高低速航行及离、靠岸时的机动性。此外,在采取了必要的防爆措施之后,舰上首次使用电动泵替换了上一代补给舰上较为落后的蒸汽泵。由于对电力的需求增加,舰上共安装了4台大功率发电机组,其中3台燃气发电机,1台柴油发电机,可以为全舰提供高达6000千瓦的电力。为了降低噪声水平,“摩周”级的动力装置采用了大量的减震、降噪措施,主发动机、减速器及发电机等全部安装在减震基座上,各种传动机械也使用了柔性联结,可大幅度减少机械震动的产生与传播。由于航行噪声较小,“摩周”级在与作战舰艇编队航行时不会过早被敌方发现,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
三、补给能力
“摩周”级舰桥前为3座巨大的补给门架,每个门架左右各有2个补给站,中部的补给站负责千货补给,前后两座补给站负责液货补给。补给站上方为多个巨大的存储舱室。“摩周”级由于舰体尺寸及排水量增加,其装载能力也有了巨大提高,总共可以装载各种补给品近16000吨,是“十和田”级的2倍多,其中舰艇燃料10000吨,航空燃料650吨,弹药450吨,滑油180吨,粮食、蔬菜等生活补给品1200吨,淡水850吨。舰桥前还专门留有一处空场,可以放置数十个标准集装箱(可以是弹药箱或医疗品舱)。如此大的补给能力使得1艘“摩周”级即可满足一支“八八舰队”所有舰只长期在海上作战时对燃料、弹药、粮食及其它物品的补给需求。
"摩周"级的弹药库布置在舰体中部靠前、中部干货补给站下方,自第2甲板至第4甲板,每层甲板各两处,各层之间有升降机相通。弹药库下方为补给用燃料舱,两侧为双层壳体设置的平衡水柜和补给用淡水舱,它们可以对弹药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除6座补给站外,舰上还设有4部吊车,主要用于锚地或并靠补给时吊装各种干货及弹药;舰体后部的大型直升机机库及宽大的起降平台可以存放、起降日本海自的各型直升机,而且机库中有较为完善的保养、维护设备,可使直升机常驻舰上,保证了直升机在海上长期执行任务的要求。此外,该舰还具有搭载MH-53E执行远洋扫雷任务的能力,可作为海上扫雷编队的旗舰,指挥整个扫雷编队的海上作战,同时为整支舰队提供海上后勤及航空支援。
级上设有直升机机库并具有搭载10吨级舰载直升机的能力,一般为SH-60J,载重量为5.5吨,因此具备相近的垂直补给能力。
“摩周”级可以满足为10艘驱逐舰补充2次燃油及至少40天淡水和食品的保障需求。早在80年代初组建的"八八舰队"中就已拥有了8架反潜直升机,它们除了使用载舰上所携带的数量有限的航空燃油外,还必须要依靠随队补给舰的及时补充。而随着直升机母舰的开工建造,未来搭载直升机的数量会猛增到10架以上,对航空燃油的需求也将成倍增加。这就是为什么“摩周”级的航空燃油携带量比第二代“十和田'级增加了1.5倍的原因所在。
四、武器、电子设备
作为非作战舰艇早期的补给舰,很少会配备大量舰载武器。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反舰导弹和高性能攻击机的大量应用,不仅作战舰艇的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而且补给舰等对舰队持续作战有重要意义的辅助舰船也会成为敌方重点打击目标。因此,80年代后,各国开始在补给舰上装备各种防空火炮、防空导弹及近防武器系统,以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
“摩周”级级在舰首及舰尾各装有一座"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并且是{zx1}的Block 1B型,它在原1A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红外搜索跟踪装置,可提供24小时被动搜索和多光谱探测、跟踪能力,对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等目标具有更高的拦截能力。Block1B型的优化炮管比1A型的M61A1炮管更长,更重。新系统通过简化炮弹的散射模式和使用新型的炮口抑制系统提高了近防系统的射击精度,并且可使用新型"增强毁灭性弹药"。在发射初速不变的情况下,打击目标时提高了近50%的贯穿动能。这样,“摩周”级防空自卫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可以减少对护航舰艇的依赖,甚至还可作为整个舰艇编队防空体系的一部分。此外,该级舰还可根据需要安装多座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在电子设备方面,“摩周”级装有基本的海上航行设备,如对海搜索雷达、导航雷达、直升机引导雷达、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舰上还装有简易无线通信系统,可在舰内各个位置方便地进行无线通话联系。此外,舰上装备了电子侦察系统及4座MK36干扰弹发射装置,具有一定的电子战能力。舰尾部还装有1具拖曳式鱼雷诱饵干扰装置,以提高反鱼雷能力。
结语
日本综合补给舰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单一的油水补给舰到综合补给舰的过程,并且由此使得日本开始具备了远洋航行和作战的能力。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大型水面作战舰艇性能及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综合补给舰的性能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此促使了性能更为完善的第三代综合补给舰的产生。从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高速发展的情况看,日本很可能还会继续建造更多、更好的补给舰,以便与未来的远洋作战战略相适应。
AOE-426“近江”号摩周级补给舰
AOE-425“摩周”号摩周级补给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