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辅导

这次作文辅导我着重从记叙文的写作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讲一讲,大家很多都是久经杀场的老将,各有妙招,我认识肤浅,方法也比较拙劣,权且供大家一参考。希望你们把妙招都拿出来,我们来共同提高,把我们全区的语文教学,中考语文成绩攀升一个……

大家都知道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地位举足轻重。而大多数学生最犯难的就是作文,写作可说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考察的一个极好的方法。“文如其人”一点不假,一篇文章能xx出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其道德修养,精神蕴涵,知识储备。真正写好一篇文章需写作者具有较高的修为,非一朝一夕之功。有些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一是懒得写,二是缺少方法的积累,而更多的是没有丰厚的储备(语言和思想)。初三学生现在仅有两个多月的复习时间了,时间非常紧,而有限的时间里,怎样让每个学生作文都提一挡,是摆在我们每位初三老师面前的重任。我认为给中差学生以范文的借鉴(选材、结构、立意、语言),在阅读文段分析文章时教师给学生思想上的启发、提升,学生积累语言,同时教师予以写法上的指导是提高的一个途径。这次作文辅导我着重从记叙文的写作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讲一讲,大家很多都是久经杀场的老将,各有妙招,我认识肤浅,方法也比较拙劣,权且供大家一参考。希望你们把妙招都拿出来,我们来共同提高,把我们全区的语文教学,中考语文成绩攀升一个高度

一、多角度写实,避免空洞

1、调动多种感官,运用艺术通感。

(1)、运用多种感官:

《雨让我陶醉》文中

“雨落在地上,“开”出朵朵美丽的花,美极了。落在叶子上的雨形成小水珠,那些小水珠啊,活泼地舞动身体,在叶片上旋转滑步。叶片经过雨的洗涤显得更加翠绿,仿佛那“绿”要顺着叶芝滴下来。(视觉)

嘘,闭上眼睛听那雨声!那是天使在歌唱,那歌声悠扬婉转,乃至心也跟着跳跃,跟着舞动。尽情地接受雨的祝福吧!(听觉)

咦,一股清幽的泥土香味随着呼吸进入身体,融化在心里,舒服极了,身体仿佛在清香里拂动,正飘向天空,遨游星河。”(嗅觉)(感觉)

(2)、 运用艺术通感

《荷塘月色》文中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借用听觉之感写嗅觉。

2、正面侧面相结合

例:《醉人的“红辣椒”》中“那是1988年春意正浓的一个上午,写稿写累了,我打开电视机想轻松一下。嘿,好棒,xx作曲家徐沛东正在讲歌曲创作呢!他的那句颇有魅力的‘‘牛铃摇春光”,曾几度把我摇回到童年故乡的春光里去;牛铃在绿色的野上丁当作响,让人流连忘返。这回可得好好听听他的经验之谈了。但是——忽然,我的眼前闪出一片红光来——是一群红辣椒打扮的姑娘,一阵风似的在电视屏幕上向我扑过来。这一扑,可把徐沛东的音容笑貌全给扑没了。(用作曲家徐沛东的音乐魅力来铺垫侧面衬托红辣椒姑娘优美迷人的舞姿)

她们的头巾是红的,衣衫是红的,水裤是红的,连鞋袜也是红的。这使我早在童年时代就被一个个刚下轿的新媳妇们的红衣服染红的心,又欢动起来。(正面写姑娘们眩目的美)

3、环境烘托,景物渲染

例:《守岁》中 “ “啪——”一声轻轻的炸响惊醒了我,我强睁开眼。堂屋中央,一个风干的大树桩下,正燃着红彤彤的半边火球,没有火苗,没有烟雾。

‘噗——’火旁的瓦壶呼啦呼啦地响了,像千军万马在奔突;冒出的开水,溅在火灰上,腾起的滚滚热气和着白色的烟雾和灰烬,翻滚着涌向屋顶。“

“几声巨大的震天雷后,“劈里啪啦劈里啪啦”,鞭炮声接连不断,满世界都沸腾了。空气中氤氲着火药浓郁的芳香,我们跑着跳着去捡那些未炸的鞭炮,去挨家挨户地拜年。环境描写突出新年的喜庆欢快。

关于他的传说可多着哩!

说他见山则喜,离山则忧,出了山就像丢了魂儿。可一进山呢,能对山石说话,跟草木谈心,对着山花唱曲曲儿。

说他能懂禽言兽语,鸟儿跟他解闷,山羊跟他谈心,小兔子也肯依他睡一大觉,连熊瞎子见了他还要作个揖呢!

说是有一年起了山火,他奋力去扑,自己也成了火人儿,还在拼命扑火,正好一场山雨倾盆似的浇了下来,浇灭了山火,也把他淋成了个水人儿。他一摸下巴,胡子没了,笑道:“嘿,又年轻了十岁!”

5、时空变化写

例:宗璞的《二月兰》中写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的二月兰,斯诺墓所在的小山后面的二月兰,我家附近的二月兰。(空间转换)

“因为病,因为懒,常几日不出房门。整个春天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作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直连到松墙。好像原有一大张绚烂的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时间变化)

如写柳树,写阴雨天时的柳,再写丽日时的柳,就会更全面地展示柳的风姿

一场争论

三(2)班的教室可真热闹,老远就听见叽叽喳喳的吵嚷声。我是个爱看热闹的人,一听到那儿有声,便径直跑了进去。

今天三(2)班成了“女儿国”了,全班的女生都在。有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的干脆坐在桌子上,占据着有利的地势,真有点泰山压顶的气势。她们在议论什么呢?原来期中考试成绩公布了,班上的前10名都是男生,“女才子”刘婷婷才排了个第11名,这下可炸营了。男生们得意洋洋,女生们垂头丧气。

面容清瘦的李梅嘟嘟囔囔地说:“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的女生都比男生强,可一到中学就不行了。脑子越来越笨,成绩越来越差;男生步步提高,我们节节后退,可惜,我不是个男的。唉!”说着,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口齿清楚、声音清脆的班长张炜不同意她的看法,说:“我们之所以不如男生,并不是自己的脑子笨,而是不努力,{yt}到晚就想着穿着打扮,眼睛专爱看别人的新衣服,真没出息!”

爱打扮的丽丽不愿意听了:“有钱不买新衣服,难道穿得破破烂烂好?哼!”说完,她耸了耸鼻子,还扭了一下屁股,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7、运用想象联想

在坪坝上竞赛的场面最壮阔,“沙场秋点兵”或者能有那种气派。不,阵容相似,热闹不够。那是盛大的节日赛会的场面。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你看,整齐的纺车行列,精神饱满的竞赛者队伍。一声号令,百车齐鸣, 别的不说,只那嗡嗡的响声就有飞机场上机群起飞的气势。哪里是竞赛,是万马奔腾,在共同完成一项战斗任务。《记一辆纺车》

8、运用写人的四种典型描写方法

我想他大概不会听我说话吧,要不然,他怎么会如此机械,自始至终连看也不看我一眼!于是,我感到有一种莫名的悲哀。(心理)

他静静地看着我,吃惊、疑惑、不安写满了他的眸子。他的唇张了几下,却不见有一个字从唇边滑落。他的喉结抖了几抖,终于挤出一句话:“你怎么不说话了?怎么不说说学校的情况?怎么不说那个姚明和苏有朋了?”(神态动作语言) 选自《懂你》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一动也懒得动,在枝上打着卷。(静)。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动)

10、 化大为小

如《开端》一题,很大,要会化小,具体到某一方面的开端,如勇敢,自信、坚强、体贴父母等,就引起你变化的某件事写起,就不会泛泛来写,以致空洞。

二、 怎样使语言生动形象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意境深远,而且语言精妙、富有文采,令人百读不厌。而有的文章,虽然有好的立意和构思,但因为语言无味,不能给人以形象的直感,也难以成为别人爱看的佳作。因此,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力,对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至关重要。怎样才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用形象描写代替抽象交代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过后,女孩也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过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颜文静《寻人启事》)

两句话虽然都是表达“女孩儿想家了” 句(1)只是交代, “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

而句(2)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 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具体形象来表现 “想家”,这样的“想家”就具体可感。尤其 是“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了思念萦怀、 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很容易使人想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等等诗句,所以绐人的印 象特别深刻。·平时我们的口语中也有很多类似 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贪婪”,我们用“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来表达,说一个人没有 血性,用“三锥子扎不出血来”等等,都是用 形象代替抽象的例子。 用形象代替抽象,恰当地选用修辞方法是一 个重要方面。请看下面几例:

(3)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 般。(朱自清《绿》)

(4)梅雨河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同上)

(5)一匹英国马在马尔斯广场跑一圈只消四分钟,昨天它围着乔治小姐跑上一圈,整整用了五分钟。(法·莫鲁阿《三仲马》)

例(3)通过形象的比喻,使亭子的形状和气势如在眼前。例④用“招引”不用“吸引”,把梅雨潭闪闪的绿色人格化,使抽象事物有了生命。例(5)通过夸张使乔治小姐的形体形象牢牢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修辞的巧妙运用,能突出事物的主体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清晰,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对增强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很有帮助。

2、用词精当,力求传神

用词精当,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首先是用词准确。法国小说家福楼拜说: “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写作中,我们只有找到这“唯有”的“一个”词,才算精当,才能传神。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中,当华老栓夫妇准备买人血馒头时,作者写道: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 “掏”字用得好,它写出了华大妈对这一包洋钱的珍惜。这辛勤的血汗钱来之不易,一定放得比较严实,那是非“掏”不可的。如果把“掏”换成 “拿”或“摸”,那意味就相去甚远了。

再看下面的句子: “火更大了,烟弥漫在整个房间里,通红的火舌要舔着楼板了。” 其中“火舌”就比“火苗”或“火焰”更准确更形象。一个“舔”字,则更生动地写出了火焰将要燃着楼板的情景,给人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除了准确之外,要使语言形象生动,还要注意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让语言活起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并没有特殊行动的词语,但我们感到它很生动,就是因为作者把无形的、无生命的东西当作有形的、有生命的东西来写,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效果

郑重声明:资讯 【中考作文辅导】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