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恩道尔 《粮食战争》_流汗_新浪博客

     威廉·恩道尔 《粮食战争》简介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粮食供给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美国地缘政治学者威廉·恩道尔{zx1}推出的《粮食战争》一书(英文版于2007年11月推出),通过丰富的史料与严谨的分析,揭露了少数西方国家试图借助粮食武器支配世界的图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美国国会2005年就通过了粮食现代化法案,给美国农民大量补贴,让他们种粮食用于燃料,美国三年内种植的50%的玉米将被用于生物燃料。而把粮食生产用转基因来支撑。四家转基因巨头中有三家是美国跨国化学公司——孟山都、陶氏和杜邦。

     威  廉·恩道尔认为,转基因生物和石油一样,也是英美的一项全球计划。

 

     这是一个设计巧妙而又隐蔽的阴谋,由三个步骤构成。首先,他们以科学的名义,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获得大批专利,并控制某些重点粮食品种,如大豆、水稻等大规模农作物和鸡、奶牛等重要家禽产品。其次,他们寻找各种机会,如大面积的农业灾害(减产或疫情)、战争(如在伊拉克)、债务危机(如在阿根廷),借助某些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庇护,以援助为名,强迫别国的农民采用由他们控制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子。{zh1},他们它利用人类用于鼓励创造发明的专利制度,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强迫征收种子的专利使用费。

    为达到目的,他们不惜采取恶劣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开动宣传机器,把人类流行了几千年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诬蔑为落后的生产方式;隐瞒转基因种子严重的不良后果,大规模推广未经严格检验的转基因作物;发明不育种子,让农民播种的农作物“断子绝孙”,从而不得不年复一年地向他们“买种”耕作。这是何等的阴险。

    到2004年,阿根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全国48%的土地被用来种植转基因大豆,其中90%以上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大豆品种,而种植这种种子一定要用孟山都公司提供的农药。由于种子和农药都要从美国公司购买,以及孟山都公司在专利费上所持的强硬立场,仅仅十年时间,在技术进步的名义下,阿根廷的粮食自给能力逐渐丧失,整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彻底受控于外国权势集团。

     宾夕法尼亚州农业局长詹姆斯·麦克黑尔,曾在1974年的罗马粮食大会上指出:“世界上95%的粮食储备都在 6家跨国农业综合企业的控制之下,它们是嘉吉谷物公司、大陆谷物公司、库克工业公司、达孚公司、邦基公司和ADM公司。”

      美国的产业化农民,其收入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来自政府补贴,这样在农产品价格上,其他国家的农民根本无法与之竞争。况且,美国工业化农场的规模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的小型农户。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种什么,什么不赚钱;养什么,什么也不赚钱,不仅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如此,美国的家庭农场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这是世界贸易组织主张的农产品自由贸易在发展中国家扩张的一个必然结果。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产粮大国,粮食问题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阅读本书,有助于我们洞察西方国家及其粮食战略的真实面目,更加深入地了解粮食生产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
  1.控制粮食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1969年1月,当理查德·尼克松入主白宫的时候,美国正陷入深深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显而易见的是,自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由美国权势集团一手创建、主导世界事务的模式正面临着一些根本性问题,这促使某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决定,必须有条不紊地对美国的全球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粮食——或者说美国的农业,开始同石油一起成为美国新经济霸权的支柱。

  在政治游戏中,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与洛克菲勒家族相提并论。上世纪60年代末,这个家族及其所有的各种基金会以{swql}的方式控制着智囊团、学术界、政府和私人企业。身兼国务卿和总统国家安全顾问二职的亨利·基辛格,就是他们一手栽培起来的。他将粮食和石油地缘政治作为外交政策的核心。
  表面上,美国的粮食政策通常被华丽的辞藻所掩盖,听起来十分入耳,例如“粮食换和平”计划(又称《480号公共法案》计划)。华盛顿声称其粮食出口补贴是受到了来自国内农民的压力,但事实远非如此。据报道,基辛格本人曾对一位记者宣称:“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2.六巨头掌控世界粮食储备
  冷战期间,美国一直对建立国际共管的粮食储备持反对态度。世界粮食危机的爆发,则成为华盛顿以“国家安全”名义进行重大政策调整的温床。历史资料显示,1972年全世界粮食总储备只有2.09亿吨,相当于66天的存量;1974 年世界粮食产量达到历史{zg}纪录,粮食储量却减少到2500万吨(译注:原文如此)。"   问题的关键是,丰收的粮食落到了少数几家贸易巨头手中,它们都是清一色的美国公司。这些企业操纵着粮食供应,蓄意抬高价格。由于美国政府不要求提供xx的报告,只有粮食巨头自己了解他们到底有多少存粮。
  宾夕法尼亚州农业局长詹姆斯·麦克黑尔,曾在1974年的罗马粮食大会上指出:“世界上95%的粮食储备都在 6家跨国农业综合企业的控制之下,它们是嘉吉谷物公司、大陆谷物公司、库克工业公司、达孚公司、邦基公司和ADM公司。”无独有偶,国际食品工作者联合会的让·皮埃尔·拉维克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这些企业)决定生产粮食所需关键投入的数量、购买农产品的数量,决定在哪里建厂、在哪里投资。商业化农业在过去10年增长迅速……与饥饿和食品短缺的增长成正比。”
  粮食危机带来的{zd0}好处,就是美国这个世界上{zd0}的粮食供应国控制粮食供应、进而控制全球粮价的权力获得了战略性增长。美国政府和私营粮食贸易公司的战略联盟,也正是在此时飞速成长起来。这种华盛顿和粮食巨头之间的“联姻”,正是基辛格等人“粮食武器”概念的核心。
  3.美国想充当“世界粮仓”

  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粮食和农产品市场的形成,是尼克松时期长期战略的一部分。1972年,嘉吉公司前任副总裁威廉·皮尔斯成为尼克松的贸易谈判特别代表。此人曾是“国际贸易和投资政策委员会”的主要成员,该委员会是以IBM前总裁阿尔伯特·威廉姆斯为主席的一个特殊贸易团体。
  毫不意外的是,皮尔斯上任不久,就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来自该委员会的报告草案,建议美国向其他国家施压,以xx妨碍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壁垒。这份报告明确反对那些支持“低效率农民”(皮尔斯的口头禅)的政策。按照他的观点,像欧共体这样保护本国农民利益的组织都是在保护“低效率”——换言之,欧洲国家、日本和其他工业化国家都应该放弃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美国成为“世界粮仓”开辟道路。
  皮尔斯等人公开声称:“我们今天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来源于美国作为世界的主要力量所承担的责任。”然而,他却忘了提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刻意扮演世界xx的背景。说到底,这种虚伪的观点不过是向其他国家施压,为农业综合企业巨头打开市场寻找的遮羞布,其目的就是让其他国家为美国在冷战中付出的代价埋单。
 该报告的主旨,在于为美国此后30年的贸易政策定调。为了执行这样的政策,美国农业必须转变为高效率的出口型产业,废除国内旨在保护农业收入的规定,转向以“自由市场”为导向的农业。这个观点得到了农业巨头的普遍支持,纽约的大型银行和投资公司也表示赞同,并且将新兴的农业综合企业视为华尔街股票投资的潜在热点

 4.“粮食战争”直指第三世界
  通过使美元贬值,尼克松迈出了实施新农业政策的{dy}步。按照华盛顿的设想,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放弃小麦、大米和其他粮食作物的自给自足,集中精力生产水果、蔗糖和蔬菜。第三世界国家应该进口更多的美国粮食等商品,这些商品自然而然是由农业巨头们定价和运输的,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出口蔬菜和水果来支付所需的费用。这就为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战略性控制——控制他们赖以生存的粮食——铺平了道路。    当一个贫困的欠发达国家放松粮食进口管制,为大规模的美国产品敞开大门的时候,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对此,经济学家J·W·史密斯曾这样描述:
  “高度机械化的农场生产出的粮食,其价格比劳动力最廉价的第三世界国家还要低。当把这些廉价的粮食卖给或送给第三世界国家的时候,当地的农业经济就遭到了破坏。反之,如果第三世界国家的失业人口获得了土地、工具并受到反倾销措施的保护,他们至少可以在粮食方面实现自给。这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成本几乎等于零,而且能xxx民的温饱,比购买所谓的廉价进口粮食要省钱得多。
   但这种合理的选择是{jd1}不被允许的。尼克松政府秘而不宣,发动了一场为美国“高效”粮食出口创造崭新全球市场的战争。着手破坏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粮食生产,便是他们打响的{dy}枪。与此同时,尼克松也利用关贸总协定这个二战后的贸易机制,来推进全新的商业化农产品出口计划

  5.粮食援助变成“外交武器”

    基辛格在粮食贸易集团的支持下,从越南开始了侵略性的粮食外交政策。当时,随着民众反对越战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发觉很难通过国会向南越政权提供援助,便着手寻找绕开前者干预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粮食援助来实现美国的外交与军事目标

  由于《480号公共法案》不受国会年度拨款审查的约束,因此白宫可以从农业部商品信贷公司直接借出数十亿美元,这笔钱随即成为印度支那战争的军事补助。1974年初,对南越当局的粮食援助总值达2.07亿美元;基辛格还特别增加了一个条款,允许南越和柬埔寨将各自得到的100%的金额,用于直接的军事用途。  粮食武器在智利也扮演了重要角色。1973年,美国对阿连德政府策划了一系列颠覆行动,不仅中断了对该国的粮食援助,还唆使听命于中情局的富裕地主破坏生产,接踵而来的食品短缺为右翼军人发动xx提供了借口。直到华盛顿支持的军事独裁者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上台,粮食援助才重新启动。但是,剧烈的通货膨胀使得进口的粮食没有惠及广大群众。相反,因为粮食的流入缓解了xx的资金短缺,军政府可以匀出一些资金来购买军火——当时智利是美国武器的第9大进口国。
  回溯到1948年,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遏制苏联的政策制定者乔治·凯南曾在一份绝密备忘录中写道:“我们拥有世界50%的财富,但人口只占世界的6.3%。亚洲人民与我们之间的差距尤其显著……下一时期的真正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保持这种差距的关系模式……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在世界各地干那些毫不利己、乐善好施的事情,这对我们来说太xx了。”

    毫无疑问,这番关于美国在全球地位的冷酷客观的评价,很对基辛格的胃口。与此同时,尼克松还给基辛格下达了一个任务,让其领导一个高度机密的专门小组,研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及其与美国国家安全的关系。这意味着,减少全球人口和控制粮食将成为美国应对全球战略威胁,并不断从发展中国家获取廉价原材料的全新对策。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威廉·恩道尔 《粮食战争》_流汗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