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档案81063:五氧化(二)磷(别名:磷酸酐) - 以人为本xx ...
危险化学品档案81063:五氧化(二)磷 (别名:磷酸酐) [转贴 2007-03-25 10:38:16]   

危险化学品档案81063:五氧化(二)磷  (别名:磷酸酐)

------------------------------------------------------------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height=4 src="http://www.szsafety.gov.cn/images/a1_xx.gif" width=1>

------------------------------------------------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81063
CAS号 1314-56-3
中文名称 五氧化(二)磷
英文名称 Phosphorus pentoxide;Phosphoric anhydride
别    名 磷酸酐
分子式 P2O5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不纯品为黄色粉末,易吸潮
分子量 141.94 蒸汽压 0.13kPa(384℃)
熔    点 563℃ 溶解性 不溶于丙酮、氨水,溶于硫酸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2.39;相对密度(空气=1)4.9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 用作干燥剂、脱水剂,用于制造高纯度磷酸、磷酸盐及农药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中毒表现与xx相同。
  急性中毒:经口:毒物进入数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xx、腹泻;数日内出现黄疸及肝肿大,或出现急性肝坏死;最严重的病例,数小时内患者由兴奋转入抑制、发生昏迷,循环衰竭,以致死亡。吸入:轻症患者有xx、头晕、呕吐、全身无力;中度患者上述症状较重,上腹疼痛;脉快、血压偏低等;重度中毒引起急性肝坏死及昏迷。
  慢性中毒: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胃炎、肝炎、贫血、骨质疏松及坏死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217mg/m3,1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钼酸铵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小心扫起,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在技术人员指导下xx。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尽快用软纸或棉花等擦去毒物,继之用3%碳酸氢钠液浸泡。然后用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尽快用软纸或棉花等擦去毒物,然后用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禁止用水。

--------------------------------------------------------------------------------

 

郑重声明:资讯 【危险化学品档案81063:五氧化(二)磷(别名:磷酸酐) - 以人为本xx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