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 ...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2010-04-15 09:40:00 阅读15 评论0 字号: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 jhc8989 - 心灵的家园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 jhc8989 - 心灵的家园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 jhc8989 - 心灵的家园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 jhc8989 - 心灵的家园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 jhc8989 - 心灵的家园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 jhc8989 - 心灵的家园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 jhc8989 - 心灵的家园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 jhc8989 - 心灵的家园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 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 jhc8989 - 心灵的家园

编 者 按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世界妇女运动史上的一座伟大丰碑,是一面旗帜,xx全世界劳动妇女在谋求和平、实现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大展英姿。百年的风雨兼程,百年的辉煌成就,激励兴安女性与大兴安岭的发展同行;46年的砥砺奋进,46年的春华秋实,推动我区妇女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大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在隆重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欣慰地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区妇女工作创新发展,成绩卓著;全区广大妇女积极响应地区妇联发出的“凝心聚力促发展,携手奋进谱新篇”的倡议,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巾帼不让须眉,科学发展,追求{zy1},业绩骄人,为发展兴安,建设兴安,富强兴安,她们勤奋、敬业、创新、奉献,大展风采;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高奏乐章,她们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广泛宣传全区妇女工作和杰出妇女典型的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鼓舞更多的妇女群众为“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建设做贡献,本报开辟联合版刊登2010年受到省、地妇联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光荣榜及近年来全区妇女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光荣榜  黑龙江省“三八”红旗集体  大兴安岭地区妇联  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  闫英(标兵) 大兴安岭行署发改委调研员、机场建设公司总经理  雷丽君 大兴安岭地区妇联副主席  杨永革 漠河县委副书记  张瑞杰 呼中区委宣传部部长  张洪波 呼玛县妇联副主席  黑龙江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大兴安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  何晓丽 大兴安岭地区妇联办公室主任  陈秀霞 塔河林业局财务科科长  黑龙江省“双学双比”先进集体  大兴安岭地区妇联  松岭区妇联  新林区妇联  加区曙光社区  黑龙江省“双学双比”先进个人  李 鑫 呼玛县妇儿办主任  崔 佩 松岭山佳苏绣庄经理  杨淑莉 塔河县畜牧总站科员  王大利 新林区妇联主席  韩 涵 加区加北乡妇联主席  刘淑芬 漠河县北极乡北极村村民  大兴安岭地区“十项百名”巾帼楷模  一、“三八”红旗手标兵  李 萍 呼玛县财政局局长  赵秀娟 塔河县水务局局长  张 冬 漠河县妇联干事  于桂兰 加区东山社区书记  刘海英 松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杨 钊 新林区财务科科长  王 辉 呼中区妇联主席  吴 雪 大兴安岭地区艺术剧院副院长  赵国琴 大兴安岭日报社车间主任  李爱民 大兴安岭电视台生活频道总监  二、“巾帼建功”标兵  王春梅 呼玛县呼玛镇副镇长  徐海峰 塔河县文体局局长  王松琴 漠河县财政局副局长  杨 影 加区红旗社区书记  王红丽 松岭区劲松镇壮志中学教师  倪桂英 新林区财政局局长  李文萍 呼中区信访办主任  胡艺芬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教务科副科长  张凤洁 大兴安岭地直机关工委文书  王瑞玲 大兴安岭电视台副台长  三、科技创新标兵   闫淑贤 呼玛县农委副主任  段金喜 塔河县医院副院长  李艳萍 西林吉林业局筑路养护大队工会主席  张弘韬 加区加北乡副乡长  王晓丽 松岭区人民医院妇科主任  韩锡红 新林区绿色产业管理办主任  魏 辉 呼中区防火办预防股股长  梁秀凤 大兴安岭地区农林科学院副主任  刘 岩 大兴安岭地区营林局种苗站站长  郭宝英 地区行署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科长  四、巾帼文明岗标兵  于 晶 呼玛县国税局呼玛分局主任  杨晓丽 塔河县鄂伦春民族医院院长  杜敬华 漠河县图强邮政支局储蓄班长  苏雨萍 加区地税局股长  何 玉 松岭区邮政局劳资员  罗春莲 新林区职工医院检验科主任  宋桂英 呼中区国税局科员  刘海君 大兴安岭地区邮政局速递局局长  陈 宇 中国建设银行大兴安岭分行网点经理  王 艳 地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纪检组长  五、实施“两个规划”优秀联络员   于桂林 呼玛县妇幼保健站站长  孙亚卓 塔河县妇联干事  王春艳 漠河县统计局科员  唐秀霞 加区统计局科员  周艳芳 松岭区就业局局长  王巍巍 新林区教育局副书记  谢爱华 呼中区统计局副局长  薛晓娇 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员  董玉环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卫生局基妇科科长   谭 丽 行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指导科科员  六、优秀女企业家  曲淑梅 呼玛县邮政局局长  袁雅娟 超越野生浆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李秀菊 漠河县复新汽车修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文化 加区华融商务酒店董事长  王乃华 松岭区大森林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武英霞 新林区华贸公司经理  郑玉珠 呼中区松涛商店经理  张桂春 加区张桂春婚纱影楼经理  徐丽慧 加区百惠美容院院长  温亚杰 大兴安岭雪城商贸公司经理  七、优秀妇女工作者  闻桂丽 呼玛县教育局妇委会主任  刘桂梅 塔河县十八站乡妇联主席  杨淑兰 漠河县西林吉镇妇联主席  姜雪飞 加区教育局妇委会主任  李淑红 松岭区小扬气镇妇联主席  范景红 新林区宏图镇妇联主席  邢艳华 呼中区呼中镇妇联主席  田 淼 大兴安岭地直机关工委妇委会主任   刘爱霞 大兴安岭林业勘察设计院妇委会主任  王秀云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妇委会主任  八、优秀巾帼司法志愿者  戴 慧 呼玛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吴亚学 塔河县法院副院长  田 坤 漠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  陈晓飞 加区司法局科员  温化冰 松岭区小扬气镇松鹤社区司法助理员  侯丽君 新林区检察院政工科科长  徐文波 呼中区法院民庭审判员  薄丽荣 大兴安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信访办副主任  刘凤惠 黑龙江省明言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 宁 大兴安岭地区检察分院渎侦局副局长  九、家庭致富女能手  刘洪霞 呼玛县白银纳乡更新村村主任  刘翠香 呼玛县三卡乡宽河村妇代会主任  马丽英 塔河县力禾鸡鸭养殖专业合作社  孔令娟 塔河县隆兴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于红杰 漠河县西林吉镇  王 娟 漠河县北极乡北极村妇代会主任  李淑珍 加区长虹社区  褚秀文 松岭区劲松拓展基地车间主任  商秀文 新林区翠岗镇  兰顺利 呼中区呼中镇北秀社区蛋糕店业主  十、好军嫂  温雅洁 大兴安岭日报社  郭 娟 呼玛县农机总站  戴 颖 呼玛县文化馆   卢秀杰 塔河县妇联   崔振芳 漠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王丽丽 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财务科核算中心  于 红 加区光明社区  王 立 松岭区   王丽萍 新林区   罗 岩 呼中区   大兴安岭地区“三八”红旗集体  呼玛县呼玛镇园西社区  呼玛县{dy}小学  呼玛县人口计生局  塔河林业局财务科  塔河县鄂伦春民族医院  塔河县地税局计征股  漠河县妇女联合会   漠河县市政物业环卫大队  漠河金马饭店  加区地方税务局  加区公安局  中国移动黑龙江有限公司松岭分公司营业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松岭区支行营业厅  新林区医疗保险局  新林区第二小学校  呼中工商银行{dy}储蓄所  呼中林业局林业经营公司“阳光销售大厅”  十八站林业局市政环卫队  阿木尔林业局贮木场机线清洁队  图强职工医院  韩家园林业局汽车队企管股  加格达奇林业局女职工委员会  古莲河煤矿物资能源公司仓储组  大兴安岭农工商联合公司财务科  行署接待办、北山宾馆  地区电台新闻频道  地区医院物理诊断科  农林科学院政治处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师范教育系  大兴安岭日报社采编平台  大兴安岭地区“三八”红旗手  呼玛县 董春莲 王 岩 郝学英 曲忠英  孙海燕 丁红昕 王丽菊 刘 丽   塔河县 李 宏 王素征 黄兴英 丰淑玲  孙 华 胡艳丽 李玉芬 刘传红   漠河县 贾晓微 那春苗 杨淑兰 蒋春凯  胥秀荣 李艳华 李淑贤  加 区 刘春艳 于海燕 徐 敏 陈建军  冷翠玉 徐丽慧 乔迎春 宣淑荣   松岭区 刘志丽 杨 波 康冰杰 李新洁  朴伟娟 苏翠荣 吕世贤   新林区 高立娟 刘学伟 吴福芹 刘桂芹  杨 翎 孙 静 付亚娟   呼中区 王丽君 杜 颖 李晓光 曹明莉  李红梅 王丽娟 王立新  十八站林业局 刘 超 胡秀云   阿木尔林业局 谢振华 德淑婷  图强林业局 刘丽虹 潘艳秋  韩家园林业局 宋艳敏 卢凤杰  加格达奇林业局 钟林英 汤旭辉   古莲河煤矿 戴林嵘  大杨树农工商联合公司 陈 津 王丽波   机关工委 马玉曼 崔新颖 张 鑫 郭宝英  侯凤芹 苏晓梅 曲玉蓉 朴英玉   地林直 侯艳梅 崔 波 韩伟宏 魏丽娟  孙小环 岳文利 王怡旻 侯育丽  赵焕英 梁桂亭 李艳君 冷维娟  王秀梅 刘 敏 袁丹阳 雷立红  丁言华 高 颖 张亚杰 马冬梅  李淑贞 王桂华 黄春树 张志豪  娄海燕 韩秀辉 揣文春  大兴安岭地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呼玛县高级中学  塔河县塔河镇政府  漠河县财政局  加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  松岭区民政局  新林区翠岗贮木场妇联  呼中区地方税务局办税服务厅  大兴安岭地直机关工委工会  大兴安岭地区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  大兴安岭联通公司加区分局营业班  大兴安岭地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呼玛县 孔令英 王照红 胡彩霞 马东娟  尤彩花  塔河县 何 媛 由淑波 刘德芬 高雅波  漠河县 韩丽娟 夏 慧 张 磊 刘艳萍  加 区 李彩霞 林 晶 田秀玲 张慧颖  松岭区 李 勇 曲艳华 朱艳红  新林区 徐国芬 孙建英 徐勇珍  呼中区 李青花 刘桂云 赵国娟  十八站 姜 颂  阿木尔 赵国萍  图 强 张丽娟  韩家园 张丽婧  加林局 张秀荣  农工商 陈 丽  古莲河煤矿 郝春霞  地林直 李颖娜 杨丽君 周淑波 周宝清  萧 瑾 程 锐 王伟宏 郭红芹   吴静玲 袁雪棠 王 英 李 亮  郑丽莉 金宏伟 刘凤文 马玉红  白 洁 孙 岩 胡建菲 李春英  党纪红 张立范 吴 迪 陈 丽  李晓波 侯淑珍 张秀云 兰玉群  李 晶 霍 红 薛晓敏 阎庆波  梁志红 李艳秋 朱 莉 郑 艳  周连旭 孙丽萍 胡志莉 杨艳梅  霍 华 许 敏 王晓辉 姚清华   李玉英 田玉娇 王 雁 田 静   边爱萍 王红艳 姜晓郁 郝锋锐  霍 霞 董 雁 孟令爽 杜春萍  翟羽丽 王静岩 范 春 韩 霜  于海燕 马利霞 王春艳 鞠春艳   朱宇红 丛 扬 李燕来   大兴安岭地区“双学双比”先进集体  呼玛县鸥浦乡妇联  呼玛县兴华乡妇联  塔河县开库康乡人民政府  塔河县依西肯乡妇联  漠河县兴安镇妇联  漠河县北极乡北极村妇代会  加区东山社区  松岭区劲松镇妇联  新林区塔尔根镇妇联  呼中区碧水镇妇联  大兴安岭地区“双学双比”先进个人  呼玛县 陈 静 彭桂凤 韩桂玲 王伟慧  塔河县 宋玉金 刘艳华 张荣新 刘凤芝  漠河县 于春波 梁秀贤 于秀丽 钱淑清  加 区 曹雅琴 胡丽颜 张茹雪  松岭区 王亚芹 王淑松 唐玉荣  新林区 任艳霞 王凤萍 马淑兰  呼中区 宋桂玲 裴菲菲   十八站 宁洪力  阿木尔 那 静  图 强 董红霞  韩家园 张凤云  加林局 马忠宇  农工商 安 婷  古莲河煤矿 王 微  在创新中建功立业 在发展中书写华章  ——全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就回眸  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地区妇联始终高扬男女平等的旗帜,带领全区广大妇女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在大兴安岭开发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中尽展巾帼风采,发挥了“半边天”作用。2006年末,地区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她们承载着几代妇联人的梦想与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让一个个新思路、新举措脱颖而出,不断地惠泽着广大妇女儿童,不断地开创着妇女工作的新局面。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双学双比”先进集体,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一块块奖牌、一个个证书,地区妇联在创新中建功立业,在发展中书写华章!  “四富”品牌 架起致富金桥  全区各级妇联紧紧围绕地委确定的打造“五大基地”、发展“六大产业”的工作部署,以“双学双比”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区广大妇女及家庭积极参与“家庭致富”工程,精心打造特色种养业、采集业、手工编织业、家政服务业促进家庭增收致富的“四富”品牌,带领广大妇女共同致富。  特色种养业是促进家庭致富的主渠道。各级妇联利用当地资源和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绿色食品加工等致富产业,全区形成了9大类45项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致富项目。目前,全区参与特色种养业的妇女已达4万多人,户年均增收4200元,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林下采集遍地取“黄金”。我区林下资源十分丰富,春秋两季野生浆果、山野产品遍布林间,采集山野产品是家庭增收的好途径。各级妇联适时开展培训,对广大妇女讲解科学采集知识。据不xx统计,实施“家庭致富”工程以来,全区妇女采集各类山野菜、野生药材共计1516.8吨,创收619.2万元,野生浆果613吨,创收680余万元。  手工编织“编”出好日子。手工编织是吸纳就业人数多、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富民产业。对此,各级妇联开展了手工编织“巧手致富”活动,通过开展免费培训、印制手工艺制品宣传画册、联系销路等措施,促进了手工编织业的快速发展,现已形成以漠河、呼玛、塔河、松岭为主体,辐射周边地区的家庭手工编织业的产业链条,带动千余名妇女从事手工编织产业,拓宽了致富路。  “巾帼家政”谱写创业新篇章。家政服务业是安置下岗失业妇女的就业平台。全区各级妇联成立的创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开展创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政策咨询、权益维护等系列服务。目前,全区共创办巾帼社区家政服务机构42个,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达1500余人。  “春蕾救助” 托起明天的太阳  15年前,一项旨在救助贫困辍学女童重返校园的“春蕾计划”在兴安大地起步。这是地区妇联响应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号召,以辅助国家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而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15年来,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召开春蕾助学联谊会,面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面对面牵线搭桥,搭建了遍及区内外的救助网络,在全区几代妇联人的不懈努力下,使“春蕾救助”活动硕果累累。一封封满载关爱的信件、一件件满溢温情的毛衣从全国各地送到贫困女童手中,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行动化作润物春雨,浇灌着失学女童久旱的心田。活动开展以来,共募集助学资金421万余元,为1.5万余名贫困女童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资助。  在“春蕾救助”活动中,全区各级妇联组织还开展了“共享蓝天”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和“恒爱行动”,为留守流动儿童发放救助资金2.5万余元,免费体检486人,结对爱心家长158对,提供法律咨询援助120人次,为孤残儿童编织捐赠毛衣5000余件。沐浴着爱的阳光,“春蕾女童”茁壮成长。我区“春蕾女童”被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和全国妇联儿童部授予“全国百名优秀春蕾女童”1名,被省妇联和省儿基会授予“xx优秀春蕾女童”提名奖和“优秀春蕾女童”14名。  家庭文化建设 奏响和谐社会音符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在创建和谐兴安活动中,从活化家庭细胞抓起,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创建品位。近年来,通过倾力打造“家庭文化艺术节”这一工作品牌,以“建生态兴安·展巾帼风采·促和谐发展”为中心,采取“展示、展览、展演”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家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分别以“和谐、时尚、快乐、富裕、环保”为主题,举办了三届“家庭文化艺术节”,其中包括家庭才艺大赛,家庭小制作、书法、绘画、摄影、剪纸展览和家庭废品材料手工制作(雕塑)展览。家庭文化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但弘扬了平等、关爱、和谐、进取、亲情这一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还为多才多艺家庭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在“家庭艺术节”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家庭,经过地区妇联的推荐,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家庭魅力秀”大赛,荣获观众最喜爱的家庭奖;有3户家庭到省电视台参加了《一鸣惊人》家庭才艺展演,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区各级妇联组织通过采取纵向联动、横向协作的方式,形成了推动家庭文化建设合力,使我区的家庭文化建设硕果累累,地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被评为全国先进协调单位,地区妇联被全国妇联授予“第三届中国家庭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品牌化维权 撑起姐妹保护伞  地区妇联被称为妇女姐妹的家。全区各级妇女组织始终把服务妇女作为维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妇女的需求出发,将传统服务项目逐步培育成服务品牌,依托品牌传递着妇女组织对姐妹的浓浓亲情。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把推进源头维权、实事化维权、社会化维权和个案维权打造成“四大品牌”,协调公、检、法等部门,建立了大兴安岭地区妇女儿童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维权工作,形成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维权工作格局。 “xx女性·维权在线”法律心理咨询走进直播间栏目和12338公益维权服务热线,为妇女群众提供婚姻家庭、劳动财产权益、心理辅导等多方面问题的咨询服务。通过开展领导接访、法律顾问小组援助、心理健康辅导等预约服务活动,使全区广大妇女有了主心骨。  截至目前,全区41个社区中全部建立了妇女维权及家庭暴力投诉站,在行署公安局设立了110家庭暴力案件投诉中心和家庭暴力致伤鉴定中心,在司法和民政部门成立了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家庭暴力庇护所,成立了地区心理救援服务中心和妇联系统法律顾问小组,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心理健康辅导和家庭暴力庇护。近年来,共为妇女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辅导32例,法律援助894件,接受援助妇女达919人。  “巾帼建功” 彰显兴安巾帼本色  全区各级妇联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为妇女儿童服务”的指导思想,在城镇广大妇女干部、女知识分子和企业女职工中开展“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巾帼建功”竞赛活动的开展为妇女参与林区经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增添新活力。各级妇联采取典型带动、星岗联动的方法,在女性集中的窗口行业倡导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展现兴安文明新风”、“争创巾帼文明岗·微笑服务在兴安”等“巾帼文明岗”争创活动,使“巾帼文明岗”真正成为妇女建功立业的阵地、社会文明的窗口、行业形象的代言。近年来,全区共涌现出全国、省、地巾帼文明岗64个。“女性科技创新”活动实现新突破。全区各级妇联组织以培养选树一批女性创新人才、建立一批女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促进一批高科技含量项目的成果转化为重点,激励全区知识女性、女性科技人员立足岗位、创新创业。目前已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基地9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3项,涌现出56名地级以上女性科技创新标兵。“巾帼创新业”活动呈现新局面。通过成立女企业家联谊会,建立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提供创业项目,协调小额xx,举办巾帼创业带头人培训班等多种有效方式,促进妇女创业就业。迄今,全区共建立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8处,培训下岗女工5600余人,协调小额xx500余万元,使3000余名妇女实现了再就业。  地区医院妇女工作亮点纷呈  地区人民医院妇委会现有女职工323人。近年来,这个医院的妇委会坚持在医院和谐发展的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广大妇女需求上搞好服务,打造亮点,医院妇女工作实现了新跨越。  医院妇委会注重发挥女职工当家做主、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通过召开妇代会,加强和规范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注重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训练和能力素质建设,利用节日契机联合业务主管部门举办“三基”知识竞赛、青年护士技术操作竞赛、临床医师急诊急救知识竞赛等活动;注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积极宣传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xx女性健康,为女职工办理安康保险、进行生殖保健健康检查,使女职工的健康状况得到有力的保障。  同时,医院妇委会以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为载体,在全院职工中开展了亲情服务活动,对医护人员的服务礼仪,举止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在此基础上,又配合护理部在社会影响面较大、重患较多的妇产科、内三科率先开展了全程护理工作,增设环节护理服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健康需求,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不同阶段都能得到护士的关心、照顾和优质服务,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城乡妇女铺就致富路  漠河县妇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优势,通过“五到位”精心培育以“特色种养致富、林下采集致富、手工编织致富、家政服务致富、家庭宾馆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五富”品牌,xx广大妇女成为家庭致富主力军,为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宣传调研到位。为提高“家庭致富工程”这一惠民工程在妇女和家庭中的知晓率,县妇联在全县率先发起了“家庭致富工程”启动仪式,为工程全面铺开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各基层妇女组织通过入户宣传、开设宣传专栏、悬挂条幅、组织竞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实施“家庭致富工程”的重要意义,激发和调动广大家庭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信访接待等形式,深入群众取得{dy}手资料,保证了妇联在培育“五富”品牌过程中,定位准确、措施得力、方法有效、成果显著。  资金扶持到位。为满足“家庭致富工程”长期发展需要,县妇联依托县局安排的启动资金及周转金,为有致富能力缺乏资金的90户家庭积极协助办理了小额低息xx。县妇联积极与省妇联协调争取3万元妇女培训资金,成立县乡村三级妇女科技培训学校,为城乡妇女开展技能培训提供资金保障。  项目落实到位。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立项的原则,各基层妇女组织积极行动,针对结对户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和家庭状况,重点在特色种植、养殖、手工艺品制作、山野产品采集、旅游服务业等方面开展帮扶,北极乡、兴安镇、西林吉镇以及前哨林场等基层妇女组织在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协助下,培育了特色种养、手工制作、蓝莓人工培育、家庭宾馆服务等致富项目,乡镇、林场无偿提供土地、场所、技术及资金,安排技术人员及致富示范户及时对接帮扶,目前,家庭宾馆年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   部门合作到位。“家庭致富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社会工程,单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势单力薄,势必影响工作进度和力度。因此,县妇联注重发挥联系协调优势,加强部门沟通合作,与县总工会、团县委等部门做好“五富”品牌及优秀创业典型的宣传推广工作;与农委、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做好妇女及家庭技能培训,项目成果转化,三年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使2000多名妇女掌握了种植、加工、电脑操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其中掌握2至3项技术的妇女在800人以上,进一步提高了妇女就业创业能力。  典型示范到位。为充分发挥致富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精心培育树立了以“四静一红”(她们是帮扶实绩突出的尹静;从事家庭宾馆旅游业的张静;特色种养兴家的李静;家政服务牵头人刘静;家庭手工艺品制作大户蔡延红)为典型的妇女创业致富带头人。通过拍摄专题片、举办专题报告会、会议典型发言等形式,使这些女能人在“电视上有声,报纸上有影,群众中有名”,在妇女群众中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致富榜样和楷模。此外,她们还注重基地和协会建设,目前,全县共建成以妇女为主体的特色种养基地3处,家庭手工艺品制作协会、家庭宾馆服务协会等协会组织9个。基地和协会的发展壮大,有效提高了广大妇女增收致富水平,促进了新型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女性创业创优有新突破  新林区妇联紧密结合全区工作实际,以“家庭致富”工程为平台,以增强妇女参与发展意识、提升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双学双比”和“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为载体,以“走千家、讲致富”为形式,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实现了人人有活干,区域经济有增长,家庭收入有增收的可喜局面。  区妇联结合“科普之冬”活动,在全区妇女中实施“巾帼科技星火计划”,把培育“木耳、生猪、香菇、北药、蓝莓和山野产品采集”作为致富工程的主打项目。为提升妇女生产致富技能,给养殖专业户送去《生猪的饲养》、《食用菌栽培技术》等科技书籍和光碟。大力发展促进家庭增收的“妇”字号品牌,开展“4050手不停,创业致富在家庭”活动。让特色种养业、采集业、手工编织业、家政服务业等领域,成为带动千家万户致富的产业链条。开展“巾帼手拉手扶贫”活动,建立“妇联干部包户”、“一帮一”机制,发动致富女能手、妇女干部和“巾帼创业”先进分子与贫困妇女家庭结对子,进行“一帮一”扶助。区、镇、社区三级妇联干部与贫困妇女结成帮扶对子74个,建立了8个种养园区,16个示范基地,选树了11家富裕大户,种植、养殖、加工业、服务业4个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基地”、“特色种养兴家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推广促进功能,使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业、新成果得到迅速转化与应用。1年来,共举办短期培训班26期,观看科技电教片20余次,对1000名妇女骨干进行了科技培训,培训女致富带头人152人,为广大妇女解决技术难题60多个,解决小额xx35万元。通过这种形式全区共救助贫困妇女150名,全区共有劳动能力的妇女14305人,其中有10543名妇女投身到“家庭致富工程”中来,占妇女总数的73.7%,自开展“家庭致富工程”以来,共创产值达亿元,年人均收入近4000元。  为了促进妇女就业创业,开展了“春风送岗位”活动。针对进城务工妇女、下岗失业妇女和零就业家庭,全区各级妇联组织积极采取措施,建立了供求平台,通过家政服务安置近百名妇女就业。她们还以家庭增收致富为目标,建立“富户带下岗户”帮扶机制。以产业协会会员为主,动员鼓励每名会员在产业上扶持一名妇女,帮助发展产业,通过协会带动帮助,有132名妇女在无技术、无资金的情况下,在木耳养殖、家禽饲养上实现了再就业。她们又与私营企业及劳动部门沟通,安置妇女就业。她们与私企建立了用工需求互动机制,不定期的收集用人信息,向劳动部门积极争取用工岗位。2009年,全区有4608名下岗女工、居家妇女在私企、特色种养等行业实现再就业,解决了部分贫困妇女生存问题,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春华秋实芳耀兴安巾帼,特刊,大兴安岭日报电子版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