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年度报告_BOTTOM_UP选股人_新浪博客

、董事会报告
(一)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2009 年是公司成立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化工行业需求极
度下降,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公司产品市场需求萎缩、竞争激烈、价格下滑,部分产品亏
损、生产负荷压制,原有生产平衡打破,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凸显,公司部分高层人员
涉嫌个人经济犯罪,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公司上下坚决贯彻董事会年初制定的经营方针,从大局出
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做出生产经营策略调整部署,以保市场、保稳定、调
结构、促发展为主线,实行有保有压,根据市场变化特别是利用家电、汽车行业的强劲增
长动态调整公司产业链的竞争模型,实行氟化工拉动、氯碱化工平衡的竞争策略,充分发
挥公司产业链完整优势、氟化工核心产业带动优势、产品规模技术优势、市场谋划优势和
品牌优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增收节支,科学组织生产
经营,优化资源配置,狠抓市场机遇、国家刺激经济政策机遇,狠抓多元创效和CDM 运营
管理,全力维护生产经营稳定、员工队伍稳定,确保了主导产品及盈利产品装置的安全稳
定较高负荷运行,消化巨额减利,扭转了效益大幅下滑和员工信心下降的态势,企业效益
企稳回升。
报告期内,公司R134a、甲烷氯化物、F22、离子膜烧碱、TCE 等 7 种产品的产量创历
史新高;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 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4 项,42 万吨/年固体废渣综合利用
项目、5000 吨/年电子级氢氟酸项目一期相继建成投产,2.5 万吨/年TCE 技改项目安装结束,
46 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技改二期工程土建施工,蒸发子项交付安装; VDF/PVDF 一期工程土
建开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9,961.02 万元,比上年下降30.57%;实现营业利
润3,312.26 万元,比上年下降44.1%;净利润9245.88 万元,比上年增长16.7%。
二、公司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困难、经营和盈利能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公司是国内{zd0}的煤化工、氯碱化工、氟化工综合配套的氟化工制造基地,主营
氟化工原料及后续产品、基本化工原料及后续产品和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与销
售。主要优势有:
(1)产业链完整及其配套优势。公司形成以氟化工为核心,煤化工、氯碱化工为配套
的完整产业链,循环经济特征明显,抗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强
。通过本次全球金融危机
的检验,本公司氟化工业务的带动优势明显。
(2)规模和技术优势。公司核心产业氟化工及其它主导产品在规模、技术上处于行业
{lx1}水平。离子膜烧碱、甲烷氯化物、F22、R134a、HFP 等主导产品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
(3)发展氟化工的资源优势。公司地处萤石资源丰富的地区,煤化工、氯碱化工与氟
化工配套,发展氟化工所需AHF、氯仿、TCE、F22、TFE、HFP 等原料可管道输送且基本自
给,
巨化五十多年发展积累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完善的公用工程设施等,为公司打造中国
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良好的支撑。
(4)品牌和市场优势。公司氟产品系列、有机氯产品系列、硫酸系列获“浙江省xx
产品”、F22 产品获“中国xx产品”称号。“巨化”牌商标为xxxx商标。公司地处
浙江,产品市场相对集中在“长三角”、南方发达经济区域,具有市场指向地的特征,能
够较快地响应市场变化。依托良好的品牌和行业{lx1}地位,公司拥有健全的市场网络和忠
实的顾客群,主导产品在浙江及周边地区能够领衔市场价格

(5)市场谋划优势。公司在WTO 等世界贸易规则运用上表现出了较强的谋划能力。
相继牵头发起了禁止xxxx进口、二氯甲烷反倾销案、三氯甲烷反倾销案和参与PVC 反
倾销等
,均获得成功。公司分别于2006 年、2007 年建成投产了两套CDM(国家清洁发展
机制)装置,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主动减排二氧化碳,对公司应用先进的氟化工环保治理技
术支持氟化工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提高公司业绩等产生积极了的影响。

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公司产品国内产能仍然过剩;公司除拥有萤石资源地域优势外,其他煤、盐、电石等原料无地域优势,运输成本较高,同时资源地企业向下游扩张发展,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矛盾,公司部分产品尤其PVC 产品的劣势显
现;

 

随着通胀预期的不断强化,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行的成本压力;

 

公司基础化工比重较大,高耗能、高排放,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

 

尽管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但公司所需技术主要为国外少数企业所垄断,公司的研发能力尚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因而,公司调整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由于公司专注于主业发展,在行业中具备规模、技术和产业链完整、多产品相互配套
等优势
,尤其是本公司核心产业氟化工业务在国内处龙头地位,竞争优势明显,通过内部
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协同以及装置的柔性化生产,总体上公司经营稳健、持续盈利,抗市
场风险的能力较强。

公司实际经营业绩较曾公开披露过的本年度盈利预测或经营计划低20%以上,主要是
受金融危机冲击,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下滑,根据市场对部分亏损产品实行了阶段性限产和
停产。

来源于单个子公司的净利润或单个参股公司的投资收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到10%
以上的说明:浙江晋巨化工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61,758.72 万元,主营业务利润
-3,132.6 万元,净利润-10,170.11 万元;浙江兰溪巨化氟化学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11,869.62 万元,主营业务利润585.07 万元,净利润-1,131.82 万元,浙江衢州巨塑化工
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4,618.64 万元,主营业务利润-1,625.93 万元,净利润-3,221.65
万元。

(三)公司技术创新、环保节能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积极发展
循环经济。
1.技术攻关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立项技术攻关课题11 项,完成9 项。R134a 装置通
过生产组织优化,实现高负荷稳定生产。甲烷氯化物装置经过综合技术攻关,产能提升,
并实现废酸综合利用。F22 装置完成技改挖潜、xx瓶颈工作。PVDC 通过多年质量攻关,产
品获得国外同行和国内用户的认可。xxTCE 装置设备和工艺缺陷后,产能有效提升,保证
了R134a 的原料供给。FEP 主要物料消耗进一步降低,产品质量获得国际市场认可。PCE 装
置经过技术改造,解决了能力瓶颈,优化了操作参数,保持高负荷生产。
2.新产品开发和“四新”技术应用情况。报告期内,投入研发费用 4558 万元,启动
新产品开发项目42 项,完成 35 项,工业化应用项目12 项。开展了2#催化剂工业化研究
试验,其综合性能满足生产要求。自主研发的尼龙涂布型PVDC 乳液、高聚合度JH-2500 PVC
树脂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和销售。VDC/MA 共聚PVDC 树脂中试研究开发取得新进展,并申请了
2 项国家专利。成功开发FEP 浓缩分散液及3 个FEP 新品。自主开发EL 级电子级氢氟酸,
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装置达标达产,产品质量得到用户认可。
24
3.节能减排情况。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677 吨标煤(按90 不变价),比2008 年下
降16%;公司 “三废”排放符合有关要求,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比
2008 年下降38.5 %;工业固体废物比2008 年下降32.8 %;水循环率90 %以上;工
业废气排放总量比2008 年下降7.9 % 。公司CDM 装置正常运行,大幅减排温室气体。

(四)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回升,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有所放大,特别是受益家电、汽车的增
长,公司制冷剂产品F22、R134a 产品需求上升、价格回升
,但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的矛盾
仍然突出,公司大部分产品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由于公司所需的电力能源,以
及磷矿、萤石、电石、硫精砂、工业盐等资源存在价格上行压力
,加大了公司业绩提升的
难度。
2.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
氟化工产品:氟化工为本公司核心产业,其主营业收入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52.13
。需求有所回升,但国内氟化工存在同质化的竞争,行业开工率仍有待恢复,产业链完
整的企业存在比较优势。由于其与本公司氯碱产品相配套,产业链配套优势明显,原料自
给率高,且主要产品规模、技术、品牌均处于国内{lx1},公司收购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
司后,将拥有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产业链协同竞争的效应将逐步显现,以及实施的清洁
发展机制(CDM)项目等,使未来公司在此行业仍将保持国内{lx1}地位。该业务为公司产
品链的龙头,对本公司其他基础化工产品具有拉动作用

氯碱产品:公司氯碱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全部主营业收入的39.76 %。目前,国内
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随着中西部资源企业氯碱产品的发展,其成本优势对公司氯碱产品
形成较大威胁。公司氯碱产品在规模、技术、质量上处国内{lx1}地位,但远离资源地,生
产成本存在竞争劣势。
公司烧碱产品销售半径小,有市场优势。公司液氯产品为公司甲烷
氯化物、其他氯产品提供原料,公司TCE 产品与公司R134a 产品提供原料,具有产业链的
配套优势。公司PVDC 为公司自主开发产品,随着技术、质量逐步提升,将具有良好的发
展前景,可带动VCM—VDC——PVDC 产业链的发展。公司PVC 产品虽可利用与公司氟化工
产品副产品作为原料,但电石原料成本较高,存在竞争劣势,公司将结合下游需求和电石
成本变化,以及PVC 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抓好市场机遇效益。随着公司氟化工业务的拓
展,将拉动氯碱产品的生产经营。

酸产品:该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全部主营业收入的4.29%,主要产品为硫酸、氯磺
酸等基本化工原料以及三元复合肥,周期性特征明显,持续盈利能力不强,硫酸为本公司
AHF 生产原料。目前该业务产品价格有所回升,并伴随原料价格上涨,毛利率有所回升,
但产品附加价值较低。

精细化工制品及其它:该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全部主营业收入的3.82%。公司虽建
有精细化工研发机构,具有基本化工原料齐全和研发产品产业化能力较强的优势,并且对
其进行重点培育,但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体制、机制尚不适应其发展。短期看,尚难有大
的发展突破。

3.发展规划及战略
公司“十一五”发展战略:坚持以创造财富和服务社会为宗旨,推进人才工程,着力
抓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以氟化工为核心,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和基础
化工为支柱的产业格局
,打造科技高新化、市场全球化、管理现代化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
的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

氟化工:为公司重点发展产业。未来本公司将重点发展ODS 替代品、氟聚合物、氟精
细化工产品,延伸产业链,进行产业升级,提升附加价值,巩固和提升公司氟化工{lx1}地
位。

氯碱化工:由于本公司氯碱产品业务比例较高,与本公司核心产业氟化工配套,以及
部分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氯碱产品仍为公司重点发展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主要措施是技术改造、多品种开发、质量提升、原料多样化开发、废物综合利
用、配套公司氟化工产业发展。

酸化工:公司未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业务。对该业务,公司重点是进一步调整产品和原
料结构,优化生产装置的经济运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精细化工制品:公司将重点提升现有产品的盈利能力,同时积极开发高附加价值的精
细化工产品。

今年,公司将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机会、
公司优劣势的分析,按照“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论证,科学编制公司
“十二五”发展规划,科学定位公司发展战略。

4.新年度经营计划
2010 年,公司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
抓手,以提升创效能力为目标,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强化内部科学管
理,促进公司平稳较好发展。

公司2010 年经营目标:力争营业收入47.73 亿元、费用成本计划45.59 亿元,利润
总额2.14 亿元。

实现经营目标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优化经济运行,提升实业创效能力。从严管理,抓好安全环保工作。拓宽思路,
推进节能减排。贯彻“氟拉动,氯平衡”产销方针,以产促销,以销定产,确保从液氯到
HFP、从TCE 到R134a、从VCM 到PVDC 三条产业链的高负荷长周期稳定运行
。进一步推进
原料替代和柔性化生产,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组织好装置的稳定运行和达标达
产,发挥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加强营销谋划,推进品牌建设,发挥产业链经营优势,调整
市场结构,提升市场营销能力,拓展市场,抢抓机遇。完善原料采购协作关系,提高VCM、
井盐、高硫高铁等原料的替代比例,把握采购节奏,合理库存,保供降本。做强做大综合
贸易,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适时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二是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主
导产业系列化、xx化。按照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树的要求,大力发展氟化工产业链上
高垄断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发挥核心产业对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
作用。推进传统产业低成本、专业化。继续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氯碱和酸
肥等传统产业,低成本竞争与差异化竞争相结合,增强传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推进新兴
优势产业高新化、规模化。推进宁波第二基地发展。推进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攻关,挖潜
降本增效,增强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加快新品产业化进程,重点加强氟化工产业新品开发,
提高新品的产业化效率。结合市场情况,加快项目前期,择机实施。创新成果转化模式

统筹项目建设管理,重点支持挖潜技改、具有拉动作用和新产品成果转化的项目。严格投
资控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三是深化精细管理,完善经营机制。练好内功,以国际国内同行先进企业为比超标杆,
强化对标管理。加强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持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推行应收账款计
息办法,降低资金成本。加强资产管理,减少资产减损。朴素经营,开展群众性降本工作。
力争实现全年费用总量下降目标。完善考核机制,引导员工创效增收、减亏增收、发展增
收。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优化配置研发资源,加大创新扶持力度。建立新品市场开
拓机制。建立健全优秀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发展和培养空间,努力在创新领军
人物的引进和培养上取得突破。有效推进重点工作。深入推进亏损单位扭亏脱困工作。确
保CDM 项目正常运行。按照产业链竞争要求,优化营销模式。加强对外投资管理,有进有
退,寻求并购和重组机会,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持续完善公司治理,进一步降低关
联交易。加强政策研究应用。科学编制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
四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公司未来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使用计划,以及资金来源情况。
公司2010 年项目投资财务用款约4.62 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主要为企业自有资金
和银行xx。

6.未来发展风险因素和采取的对策
首先,本公司属于化工行业,{zd0}的经营风险是发生安全、环保、质量事故。措施:
继续坚持“安全{dy},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经营方针,有效运行质量、环境、职
业健康安全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和企业标准体系,加强危险源、环保因子的识别与控制,
提升装置本质安全水平,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健全事故预案、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员工职
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实行从项目建设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风险识别
与控制。
其次,原材料价格上行和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
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实施对标管理、资源再利用,降低物耗、能耗;深化目标成本
管理;推进原料多样化;发挥公司资金优势,加强市场分析与预测,突出库存管理,狠抓
原材料市场波动机遇;加强比价采购和采购价格核查;加强原材料质量监控;加强与供应
商开发与合作,优化供应渠道与运输渠道,降低原材料成本与物流成本,控制原材料上行
风险。
发挥多品种、产业配套互补的优势和行业地位优势,加强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实施
品牌战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保持公司较高生产负荷和市场占有率;开展全员增效节支
活动;优化产业链竞争模型,优化资源配置,狠抓市场机遇、国家刺激经济政策机遇,狠
抓多元创效和CDM 运营管理,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进转型升级

为兼顾公司发展和股东利益,2009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以2009 年年末公司总
股本55,680 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 股转增1 股派现金0.8 元(含税)分配,
共计分配股利4,454.4 万元。此次红利分配后,公司未分配利润剩余642,772,087.67
元,结转以后年度;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1 股,共计转增5,568 万股控股股东巨化集团公司相关事项
根据浙江省国有企业战略总体部署的要求,2007 年11 月28 日,巨化集团公司与中
国中化集团公司就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巨化集团公司产权多元化改制签订了《合作意向
书》。截至本报告批准日,尚无实质性进展。

 

所得税费用 -53,161,993.73 35,487,452.70 -249.81%
主要系本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公司实
施CDM 项目所得的所得税政策予以了明确,
公司将以前年度的应免交的项目所得税款本
期一次性冲减所得税费用所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年度报告_BOTTOM_UP选股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