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狮子的装饰艺术- 寻找历史的足迹——玩古很累,但也快乐! - 郁江花 ...
历代狮子的装饰艺术 [转贴 2010-04-16 11:12:05]   

《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第12期  周 历(苏州大学01级艺术设计学研究生)

[提要]本文将历代狮子的装饰艺术置于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全面考察研究,以期在准确把握文献和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接近历史真实,勾画出历代狮子装饰艺术的风貌与演变过程。  

" t, O) U4 E0 r3 {* X) D4 Q
    在装饰艺术中,埃及最早出现狮子的形象。人们所熟悉的非自然化雕刻的例证是斯芬克斯。在埃及它有若干座,最xx的是吉萨的大斯芬克斯像。它所代表的是法老之面而狮子之身,其目的可能是象征着法老具有雄狮的特点:力量和勇气。在古埃及墓室壁画里,也有狮头人身的像。埃及的保护神瓦吉忒女神既可能是眼镜蛇,又可能是一个狮头的女神。河马头的女神托埃瑞斯的助手是狮头的贝斯。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612年的亚述帝国也有大量关于狮子的装饰艺术。装饰尼尼微皇家图书馆的各类浮雕中,猎狮图是亚述人的尚好。到了公元前7世纪末至前539年的新巴比伦时期,xx的伊什塔城门上也有雄狮。伊什塔是巴比伦神话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女神。当她作为战争女神时,她的标志是狮子。城门上的狮子是用琉璃装饰的,形态比较写实,值得注意的是它身上有一对翅膀。这是那些“昂首阔步”于尼布甲尼撒的“世界奇观”上的许多猛兽之一。当时,有翼狮子已经成为西亚{zlx}的一种图案纹样。在我国,历代狮子的装饰艺术丰富多彩,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中的一个部分。

(一)汉代装饰艺术中的狮子是想象中的猛兽

有  当时,丝绸之路刚开通,人们对狮子的了解也是道听途说或是按照当时西亚传来的狮子的图本。所以,那时的狮子大多是想象的形象。最典型的是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四川省雅安高颐墓前的一对石狮。大模样有些像虎,但狮头比虎多了鬣毛。另外,狮子身上有双翼,这也带了西亚装饰艺术的风格。这种狮子放在墓前,多有镇墓辟邪的意味。汉代的狮子显得比较雄壮威武,比较注意大的动态和外形。细部的刻画比较简略。这和“伊什塔城门上的雄狮”比较,不难得出,早期的狮子继承了新巴比伦时期装饰的特点,大多呈昂首疾走状。

(二)魏晋南北朝:狮子形象从卧到立或坐

    到了南朝,狮子的写实艺术装饰到了一些墓室里。xx的是丹阳建山金王陈南朝佚名陵甬道东西壁的拼嵌狮子纹画像砖,列于武士之前。纹样模印于砖侧或一端,再拼嵌而成,每一狮子用砖60余块。狮头正视,吐舌、鬃毛下垂、身体侧卧、尾上举。形象比较生动,头、爪等部位描写细致。

    魏晋南北朝,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后,在这时期开始盛行。最早的大约在公元400年后,在一些铜佛坐像的前面往往有一对狮子,是护法的。狮子做蹲坐状,都是正面的,根据鬣毛的长短可以区分雄雌。狮子做呲牙咧嘴的样子,形象比较写实。北魏佛像前的狮子多是侧面的,做扭头相对视状。例如,北魏太安三年(457年),宋德兴造石佛坐像。北魏晚期,石佛像上的狮子装饰有了一些动作造型。有的举起腿,做张牙舞爪状。到了公元500年时,佛坐像前的狮子主要呈蹲坐状。公元600年时,狮子已经从动态转为静态,狮子形态从简单转为精细了。

(三)多姿多彩的唐代狮子艺术

    唐王朝是当时的世界{dy}强国,有着博大、宏伟的大国风范和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术。因此,这点也反映在唐代狮子的艺术形象中。唐代大型狮子的造型是我们历代狮子造型中最雄武有力的,而唐代的小型狮子形象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唐代大型狮子造像以乾陵神道的狮子石刻造像为代表。一对石狮分别蹲踞左右两旁,高350厘米,用一整块石灰岩雕成。与北朝的蹲狮不同,狮子蹲坐的重心落在后部。一双健壮的前腿斜撑于地,狮爪紧握,狮首昂起做吼状,后肢蹲伏,臂膀肌肉隆起,雄强有力。令人怀疑石头是否具有了活的灵性。石狮胸脯浑圆饱满,给人不可一世的感觉。狮头硕大,几乎占了整个体积的三分之一,一头卷毛雕工精湛,如同翻江倒海的波涛。血盆大口露出精壮的牙齿。一双铜铃般的大眼平视前方,分明不屑于面前渺小的芸芸众生。那自信威严的眼神仿佛穿透时空,一副上下千年唯大唐独尊的气势,显示出大唐帝国强盛昂扬的气派。唐代历代帝王的陵墓神道上都有狮子的石雕艺术,但盛唐以后的狮子逐渐失去了气势。前腿后收,身子往前倾,没有了威武的神采。唐德宗崇陵的蹲狮造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唐代小型工艺品的狮子是供人们玩赏用的。狮子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做扭头衔爪状,有的做低头抱小狮子状,有的就索性瞪圆了眼睛,张大嘴巴,重心向后呈蹲坐状。此时,狮子的造型富有人性化了。典型的是辽宁朝阳十二台营子韩贞墓出土的狮子。它们是用白石雕刻成的,高12厘米,共有两只,怀里都抱着一只小狮子。另外,陕西西安王家坟出土的唐(公元618?07年)陶质三彩釉狮也比较xx。狮子共有一对,下部有一个筒状的座子,狮子都是扭头咬自己后腿的样子。其色釉流动绚丽,华美动人。在这时,唐xx启了观赏性狮子艺术的先河。

    在唐代,出现了专门骑在狮子身上的文殊菩萨。他和专门骑在大象身上的菩贤菩萨作为释迦牟尼的左右胁侍,通常画在对称的位置。在莫高窟一五九窟西壁龛北侧就有文殊菩萨手持利剑,半侧面坐在狮座上的图案。一个昆仑奴牵着狮子走在前面。这时,狮子又作为一种坐骑的形式出现了。

    在唐代,狮子也作为当时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纹样装饰在织绣工艺品上。据《酉阳杂俎》记载,辟邪的神兽转变为吉祥的动物。总的来说,元代的狮子造型粗旷有力,着重表现头部,所以头部的比例比较大。

(四)多元化的明清狮子装饰艺术

    明清已经步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明清帝陵前的狮子已经失去了汉唐时的雄武。清代故宫的铜狮和石狮,虽然精雕细刻,不失为上乘的作品,但是过多的装饰淹没了狮子雄壮威武的本性。太和门前张牙舞爪,横眉厉目的铜狮,那是末日帝国的影子。这是一种恐怖的恫吓,和唐代狮子平实的自信形成鲜明的对比。平实的自信透出真正的实力和勇敢,而恐怖的恫吓之后往往是心虚和胆怯。

    随着明代中期以后商业经济的发展,狮子装饰艺术更多地作为一种吉祥的题材进入了世俗的文化生活中。明代出现了狮子滚绣球的纹样,而绣球上很多是钱币的纹样。反映了人民渴望生活富裕的心理。所以,狮子滚绣球的吉祥图案作为主题纹饰之一,在一些瓷器上、织绣上处处可见。

    当时,在一些官宅和书香门第的装饰都喜欢采用太狮、少狮的纹样。“狮”与“师”同音,以象征官禄代代相传之意。一般的大户人家门口也通常放一对石狮子。这时,狮子已经不是帝王将相专用的装饰物了。狮子作为一种吉祥动物遍布园林、桥梁、河边的栏杆等处。尤其民间玩具中的狮子更加活泼可爱,它们更像猫的样子,露出天真活泼的神色。狮子在明清的装饰艺术中,在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质地上,出现了具有不同文化内涵和不同形态的狮子形象。

    纵观全局,外来狮子进入中国艺术装饰题材的领域是从东汉开始的。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从辟邪的神兽到守护佛像的护法,到帝王陵墓的镇守猛兽,后来又成为富于人情味的观赏艺术品。元代以来,狮子又作为一种吉祥动物的装饰题材,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它寄托了百姓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xx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狮子装饰艺术。我们从狮子装饰纹样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充分领略到了历代不同的历史文化造就的不同装饰风格。从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接纳外来事物,并且融会贯通、创造发展的优秀传统精神。

郑重声明:资讯 【历代狮子的装饰艺术- 寻找历史的足迹——玩古很累,但也快乐! - 郁江花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