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水能源中的“波斯湾”_美丽的南沙群岛_百度空间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东喜马拉雅山——岗日嘎布山的南部;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其中我方实际控制1.2万平方公里;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从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海拔200米的巴昔卡,平均海拔1200米,县城驻地海拔1100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区,植被呈垂直分布,森林覆盖率达78%以上。气候温暖、多雨、潮湿,年均降雨量2330mm,年均气温16℃,极端{zd1}气温2℃,{zg}气温33.8℃,无霜期在320天以上;自然条件独特,风景优美,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举世闻名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部分就在我县境内;地质结构复杂,境内主要地貌为高山冰川、峡谷阶地、低平河谷和残丘平谷等。


全县下辖七乡一镇,50个行政村。主要以门巴族、珞巴族、藏族为主,除此之外有少量汉族和其他民族。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10543人。


墨脱县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县境内气候温和,水流充沛,土地肥沃,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生长,动植物资源丰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方面有着重要地位。但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原因,这些自然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居住在这里的门巴、珞巴、藏族等群众的生产生活非常落后。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思想观念有了一定转变,但仍有许多群众生活处于贫穷状态。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到现在还不得不依靠刀耕火种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墨脱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一是“穷、苦、难、险”的墨脱;二是禀赋独特,极具发展潜力的墨脱;三是地位特殊,各方厚爱三分的墨脱。


一、“穷、苦、难、险”的墨脱


一是“穷”。由于不通公路和县内道路崎岖,全县经济发展缓慢,2007年本级财政收入仅为201万。所需经费xx靠上级拨款,财政自给能力弱,经济运行成本高,县政府穷、乡镇穷、农牧民更穷。到目前为止,县城内没有正规市场,没有幼儿园,路灯不能照明,晚上出门要打电筒。


二是“苦”。即生产、生活、工作条件相当艰苦。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墨脱的工作生活条件相当艰苦。这里的物价特别高。县城只有一个图书馆,一家网吧;看不到报纸、读不到杂志,因为这里不能通邮。医疗卫生条件差,地方病流行病难以得到控制,每年因疟疾、结核等失去生命的情况不时发生,而卫生防疫工作方面的困难又特别多——专业医务人员少、基本医疗设备严重匮乏、各种防疫药品奇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够健全等。因为山高路远,道路崎岖,走墨脱的路,犹如一场意志与体力的抗争。最心痛的是在这里工作的女干部,怀孕后,不得不挺着大肚子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四天,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外出休产假。在2004年冬天,就有一名在墨脱经商的汉族女性,因生病后转往地区人民医院途中病逝在嘎龙拉雪山上。2006年5月,一群众因病送往八一xx,刚到52K就病逝了。


三是“难”。墨脱的道路,常被称为“生死墨脱路”。墨脱县西、北、东三面被喜玛拉雅山和岗日嘎布山阻隔,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其支流帕龙藏布大峡谷又无法通行,南面是印占区,通往墨脱的所有道路都必须翻过4000米以上的高山隘口,冰冻、积雪严重,每年只能通行三个月左右,且路途艰险,气候恶劣,安全无保障,物资运输非常困难。自然灾害频繁,如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冰雹、干旱、虫灾等,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而现有的基础设施又不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由于不通公路,使得抗救灾能力大大削弱。在2006年“4.13”、“5.26”两次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由于交通不便,抗救灾工作困难重重,救灾物资无法及时运往灾区,大大增加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难度。


四是“险”。路途险恶。从县城到各乡,近的要走{yt},远的要走四天,很艰苦,但更危险。几十年来,死于墨脱路上的xx官兵、普通老百姓以及运送物资的牲口不计其数。xx前后有两架黑鹰直升机坠毁于多雄拉山口。


同时受不通公路的影响,墨脱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牧业生产方式极为落后,农、林、牧等科技含量低,田间管理不科学,广种薄收,粮食产量不高;人们的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农牧民生活方式、消费观念落后;人才奇缺,可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基础教育薄弱,农牧民文化程度低,农牧民科技知识普及率低。


二、禀赋独特,极具发展潜力的墨脱


墨脱虽然仍较落后,但绝不是贫瘠的不毛之地,相反,墨脱资源禀赋独特,发展潜力巨大,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墨脱有“五最一秘”:


(一){zy}越的气候条件


墨脱海拔较低,植被茂盛,全无缺氧之虞,人称“西藏的氧吧”。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墨脱的气候与广东比较接近。这在西藏xxxx,加之墨脱风景优美,只要解决对外交通问题,完善配套设施,墨脱将会成为西藏{sx}的避寒胜地和热门的旅游休闲胜地。


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地,使墨脱成为西藏为数不多的适宜种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水稻、甘蔗等)和水果(香蕉、菠萝、橘子、枇杷、柠檬等)的地区,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最充沛的水利资源


“西藏之水救中国,墨脱之水冠西藏”。墨脱水资源特别丰富,年降水量2300mm以上,处于雅鲁藏布江下游,雅江穿县而过,雅江之水汇聚墨脱。此外还有其他河流38条,年径流量达1400多亿立方米。


墨脱地势北高南低,从北部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南部海拔200米的巴昔卡,落差极大,造就了墨脱极充沛的水利资源。雅鲁藏布江从米林县派镇到墨脱县背崩乡段水平距离只有40公里,落差却高达2000米。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估计,该段可建电站的装机容量高达3825万千瓦,年发电量1988亿kwh,是三峡电站装机容量的2倍。此外,墨脱其他河流也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墨脱现在电力设施不足,用电紧张,但将来墨脱一定是电力输出大县,墨脱仅靠卖电就能发大财。


(三)最丰富的林业资源


墨脱林业资源极为丰富。林芝地区是中国三大林区之一,拥有我国{zd0}的原始森林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6%,而墨脱的森林覆盖率则高达78%以上。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4031平方公里,活立木总蓄积量8914万立方米。据专家称,墨脱森林蓄积量列全国各县之首。


(四)xxx美丽的旅游资源


墨脱非常美丽,而且基本保留了xxx的状态。清朝刘赞廷赞叹说:“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桃源……”。


在墨脱,人们可以同时领略从高山寒带的雪山、冰川、高原湖泊到热带的雨林、瀑布群等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立体自然景观。这是世间所罕有的。


墨脱拥有大山大川,既有神秘巍峨的南迦巴瓦峰,又有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和雅鲁藏布大拐弯,这三大景点均属世界{dj0}景观。


墨脱乡村气息浓郁,乡村生活和周边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古朴静谧的田园风光,如梦如画,引人入胜。


墨脱民风淳朴,居民待人非常热情和善,感情真挚。墨脱的美丽、和谐与安祥,让人有世外桃源之感。


墨脱作为全国{wy}不通公路的县,在全国的知名度非常高,许多人被墨脱的神秘和原始所吸引,心驰神往。


总之,墨脱旅游资源独具魅力,开发潜力可观。


(五)最多样丰富的生物资源


由于自然条件独特,墨脱的动植物资源具有种类多(尤其是珍稀、特有种类多)、储量大、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墨脱被称为“植物王国”,有“世界动植博物馆”、“世界生物基因库”的美誉,属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墨脱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包括珍贵的经济林木,如楠木、樟木、乌木、铁杉、红豆杉等,以及珍稀古老型植物120种,如树蕨(桫椤,又称“xx活化石”)等;野生兰科植物有80多种,其中不少是珍稀野生兰花品种,经济价值极高;竹类植物约有10多种,其中藤竹远近闻名。墨脱有xxxx保护动物42种,包括孟加拉虎、熊、云豹、小熊猫、羚牛等珍稀动物。另外,墨脱还有千余种昆虫。更难能可贵的是,墨脱完整保留了几千上万年原始不变的自然生物链条,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开发价值,这是上天赐予墨脱的宝贵财富。


(六)神秘独特的文化资源


墨脱拥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民间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


墨脱是西藏{zj1}神秘性的地方之一。墨脱在藏语是“花朵”的意思,墨脱又名白马岗,意为“隐秘的莲花”,西藏xx的佛教经典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据说墨脱全域地形极象一幅女神多吉帕姆的仰卧图,因此墨脱被认为是女神的身躯幻化出的,藏传佛教信徒视墨脱为“莲花圣地”,许多佛教徒都把一生中能去一次白马岗视为幸事。


墨脱拥有独特的门巴、珞巴族民俗文化风情。门巴族、珞巴族的建筑、音乐、舞蹈、绘画、服饰、饮食和民俗丰富多彩,而且远未被外界所充分了解,颇具神秘色彩。


三、地位特殊,各方厚爱三分的墨脱


墨脱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dy},它是全国{wy}不通公路的县;


第二,它是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


第三,它是一个边境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第四,它是周边最不发达的县;


第五,它是难得的一块宝地,极具发展潜力。


    这些特点使墨脱在西藏乃至全国的地位非常独特。墨脱的“穷”、“苦”、“难”、“险”使墨脱倍受同情,也使墨脱的干部倍受敬佩;墨脱的发展潜力则令人们对它珍爱有加。



郑重声明:资讯 【墨脱,水能源中的“波斯湾”_美丽的南沙群岛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