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耀的管理点滴:连一个普通邀请函都要xx- 徐志斌
?

  今天晚上约David聊天,他是海辉副总。孙振耀上次推荐了几本书,我请他带了给我,一本是曾鸣与人合著的《龙行天下》,一是刘顺仁的《管理要像一部好电影》。孙振耀每月都会推荐高管们看一本书,完后大家在一起讨论心得。也顺便推荐大家看看。

  席间我们聊起了上次见面时的一些故事和细节,围绕这些,又聊起了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让我受益匪浅。一些故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下。或许有些长。

  一

  年前接到海辉市场部的电话,询问在年后的3月,有没有时间和孙振耀一起吃个饭。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邮件年后就到,打开一看,立刻就转发给了几个同事和外部的朋友们分享,什么叫{jz},这个邮件就是一个缩影。

  邮件当然是邀请赴宴的内容。带有几个附件,一是孙振耀邀请函的电子版,一是座位表,显示出宾主之间的座位,一个是路线图,一个回执。

  每天媒体其实都要收到很多邀请函,或开发布会,或具体某个约会,不一而足,上面的种种都见过。但是这个不一样:

  1、孙振耀邀请函很快也发了纸面印刷版的过来,上面是他的亲笔签名;

  2、座位表上,宾主之间互相掺杂坐着,这个大多数人能想到,没有什么;

  3、路线图是对方准确地问了我要出发的地点,做了一份地图给我,详细写上如果我开车,什么路口左转什么路口右转,分别开多久为多少公里等;如果我坐公交,则哪趟换哪趟,分别是几站,换乘站名是什么,需不需要步行,大约每趟乘坐的时间等等信息;

  4、回执上两个问题,一是你带同事过来吗?他的联系方式、岗位是什么?二是宴会结束需要送你回去吗?

  每封邮件中的所有信息,所有附件,都是从那个具体的收件人角度出发的,度身定制。

  邮件刚转发出去,一位做公关市场多年的非常专业的朋友马上回复,这是她见过的最棒xxx的邀请函,自己看完,都能从中感受到巨大的差距。

  二

  我打了一辆车过去。那是香山边一个很不错的私家菜“那家菜馆”。环境优雅,当然也xx。

  一下车,海辉一个工作人员迎了上来,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说志斌你好,欢迎你。每一个见到的海辉人都是这样,准确地叫出了名字。我并不认识他们/她们,除了孙振耀及副总David、副总孙永吉三位朋友之前见过。

  工作人员讲我引导到孙振耀那,他热情地上来握手,并邀请我一起拍了张合影。我们在那寒暄自12月见面后,几个月内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在场还有几位海辉副总,他一一做了介绍。其他媒体高层到的时候,孙振耀上去迎接,其他副总很自然地热情陪我们聊天。一杯绿茶、旁边有人在弹奏古筝,声音淡淡优雅。一只鹦鹉在架子上。

  中间过程不多赘述。等到结束的时候,工作人员已经将礼物送给每一位嘉宾,打开一看,是一张装帧好的照片,正是开始我们每人和振耀的合影。

  三

  孙永吉的车送我回去。他是海辉副总,之前我和他畅聊过关于外包的一些事情,所以相熟。途中我赞说,这个团队真棒,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他笑,说,其实后面有很多东西在支撑。

  比如,大家何时落座、什么时间上哪道菜,他们都有详细的时间表,细致到了几点几分,不遗漏任何环节。并发给每个人详细掌握。这是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

  晚上和David聊天时,说起这个,他也补充说,团队将每位来宾的照片都看了无数遍,所以一看的时候就很自然地叫出对方的名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到这里我才反应过来,为什么他们认识我,我不认识她们。

  这是因为来的是媒体,所以这样安排?

  答案是否定的。David说,这是他们的要求,即在“与客户接触的瞬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魔力。”这句话是我引用的上述被推荐的那本书《管理要像一部好电影》中的一句话。是一家名叫小华盛顿餐厅的{dj0}餐厅的写照,后面还有一句,“这种魔力来自所有工作伙伴的了解与认同:一顿美妙的晚餐,具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到了这里,一次晚餐则变成了一次接触,一次见面。

  David说的和这很类似,我就直接引用了这句话。他认为媒体就是他的客户。不过David还在检讨,说还有很多差距。他在看这本书后就感慨了好多。

  孙永吉也曾在无锡办过一次活动,来的几百号嘉宾安排细致有道,从电话约请开始,到接机、签到、会议、晚宴、送机,分别根据每一个人的时间安排,度身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日程表发给对方,详细到了分钟,细致到了知道对方不管什么时间看,都会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做什么等所有细节。

  这样的会议下来,与会的每一个都感受到和我们赴宴一样的感受。当场几家企业的CEO都要请孙永吉帮他们做会。

  四

  于是自然讲到了管理。孙振耀离开惠普,加盟海辉,想将这家公司打造成什么样?

  这不是一个高薪的企业。这个话题我问过振耀,如何留人。答案我在上次的一个博客中说过:靠发展今天一个员工,如果在海辉出去,能加2成的薪水,2倍的薪水还是20倍的薪水,都是发展,层次不同而已。看他想追求什么结果。

  今天晚上,David帮我做了一下深入。他说,海辉其实收购了很多公司,振耀主政,让大家知道了“为什么来,向何处去”这个基本的问题。

  “为什么来,向何处去”?就是海辉想做一家横跨中国和全球市场之间的受人敬仰的服务技术提供商。这个是大的概念,实际点的理解如过去振耀问我:你看中国下一步国际化的大企业和国际化CEO会出现在哪个领域?是服务外包。我想他是说,我们海辉就有机会。

  孙振耀有个相机,随身带着,没事就掏出来拍一拍。这个我见过,上次在无锡和他同机回京,边走边聊的过程中,他就掏出来拍了很多照片。

  主政海辉后,振耀召集会议,打出了一些照片,是他在海辉各个角落拍下的。都是纷乱的桌面,咬了一口就乱放的苹果等等。振耀问,这样的公司能达到我们的愿景吗?高管们看了,汗都下来,马上回去整改布置。

  二八定律这里也可以解释,国人习惯做到80分,因为另外20分需要更大的精力去做,因此很累。往往做到80分给老板看就可以了。老板不在说不定只做到60分。孙振耀要求大家都做到100分,哪怕他出去打高尔夫的时候也是一样。

  孙振耀主政惠普时,也很严厉。过去惠普每次招聘员工,他都会开会和他们见面,定时早八点,一到时间就关起大门,除生病和见客户外的,迟到的新员工全部开除,这{dy}个规定就让员工明白规定的重要性。在海辉虽然没有这么做,但是也差不多。

  而且,他也按照制度来。孙振耀加盟海辉时签署了一份合同,其中也规定了可以住多豪华的酒店、头等舱等。但孙永吉之前在公司制定了一条规定,要求高管只能住多少钱的宾馆。孙振耀加入后就只能按照制度来,不是不能住,而是他必须尊重制度,超过了自己掏钱补。

  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也听到几次他说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的不同。职业经理人完成目标即可,而企业家则要不断调整目标,让他更远更高。

  在这样的氛围中,上述事情你或可就很容易理解了。

  不过,聊到这里时才刚刚开始。我曾将后续部分简单地叙述了下,并发给几位朋友分享,被建议说,太长了也就散了,不如分期吧。好吧,其他的就以后继续分享吧。

文章发表于 .

?

订阅本条.

  1. 装B哥 said
  2. XZB said

(必填)

?
郑重声明:资讯 【孙振耀的管理点滴:连一个普通邀请函都要xx- 徐志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