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产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概览

-在美国洛杉矶稀有金属峰会上的报告初稿

中国稀土矿产分布及比例

目? 录?

1、中国稀土产业现状… 3

(1)资源… 3

(2)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情况… 3

(3)产品结构… 3

(4)中国消费及出口情况… 4

2、中国稀土行业发展趋势… 6

3、中国政府稀土产业相关政策简述… 7

4.结束语… 8


?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世界上稀土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2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98%的稀土资源分布在中国的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根据相关数据,截止到2005年,中国稀土资源探明基础储量8731万吨(ReO),资源量6780万吨,约占世界55%(但是随着世界新稀土矿床的发现和中国已探明稀土资源的大量开采,这一比例正在下降,估计目前约占40%,而且还将继续下降)。图1为中国稀土工业储量分布比例。图2为稀土矿藏分布图。

?

??? 中国多数稀土企业分布在大型稀土矿山所在地区。中国目前拥有稀土冶炼分离企业100家。稀土冶炼分离能力保守估计已经达到17万吨,实际可能超过20万吨。其中稀土金属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5 万吨的水平,其中单一稀土金属的年生产能力达3 万吨。混合稀土金属的年生产能力约为2 万吨。?

以区域稀土资源为核心,中国稀土产业形成了三大基地和南北两大稀土生产体系的格局。?

三大基地

一是以包头混合型稀土为原料的北方稀土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8万吨。

二是以江西等南方七省(广东、海南、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的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 6 万吨。

三是以四川冕宁氟碳铈为原料的氟碳铈矿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3万吨。

轻重两大体系

一是以轻稀土为主的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有:稀土精矿、稀土合金、混合稀土化合物、富集物和金属、各种单一稀土化合物以及稀土抛光粉、永磁材料、贮氢合金等外延产品。

二是以中重稀土为主的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是各种高纯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富集物,混合金属和合金。

中国稀土矿的开采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中国稀土产量仅为1000多吨。1996年到2006年的11年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年均增长9.12%。2007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达到12.08万吨(REO),2008年稀土精矿产量已经达到124500吨,占世界稀土精矿总产量的95.55%。图3显示了1998年到2008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

从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产量由60800吨上升到134600吨,增长了2倍多。1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27%。图4

2007年比2006年稀土矿产品产量和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分别减少8.8%和19.8%.这是由于2007年开始,中国对稀土矿产品、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实行了指令性计划管理,控制总量的原因。

中国混合稀土和主要单一金属(图5)产量增长速度很快2008年达到15939吨(REO),是1999年的2.4倍。从1999到200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稀土氧化物产品包括混合稀土氧化物、稀土富集物、氢氧化物和单一稀土氧化物。中国可生产各种单一稀土氧化物产品,纯度达到99%-99.9999%。图6给出了1998年到2008年中国稀土氧化物产量变化趋势。

??? 图3 1998-2008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 ?????图4 1999-2008年的10年间中国稀土冶炼产品产量

5 1999-2008年中国混合稀土金属和单一稀土金属产量 ?图61998-2008年中国主要稀土氧化物的产量

???? A.稀土产品消费情况

1978年~2007年的29年间,中国稀土年消费量从1000吨增至7.26万吨,净增72.6倍。2008年为67680吨,略有减少。总的看来,中国稀土在新材料领域的消费增长非常迅速,消费量所占比重从1987年的1%增加到2007年的53%。图7和图8分别给出了1988年到2008年中国稀土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

稀土用于高技术新材料主要是制备稀土永磁材料、抛光材料、发光材料和贮氢材料等。

稀土永磁体应用量增长较大,稀土永磁材料消费稀土由2004年的21800吨增加到2005年的29700吨,增幅达36.24%。

稀土在催化净化材料中的应用量由2005年的2100吨增加到2006年的2500吨,增幅达到19.05%。

2007年稀土在荧光材料、抛光材料和贮氢材料的消费量增幅加快,增长率分别是44.56%、40%和24%。

到2015年预计世界稀土需求量将达21万吨,中国国内需求13.8万吨。到2020年中国国内消费总量将达到19万吨,高新技术领域消费量达到13万吨,预计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8%。稀土新材料已经成为中国稀土工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图7? 1988年到2008年中国稀土消费总量

图8 1988年-2008年中国稀土消费结构

B.稀土产品出口情况

图9显示了1979年到2008年中国稀土出口总量和出口创汇情况。由图可见,中国稀土出口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并在2006年达到历史{zg}点,为57400吨。2007年和2008年出口总量有所下降。虽然中国自1999年开始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管理,但出口总量并未减少。特别是2004年到2008年,中国国内稀土总配额(含稀土新年材料出口)分别为65609吨、65609吨、61821吨、59643吨、47011吨,而国际市场的需求则是56583吨、45600吨、45207吨、52051吨、48193吨。中国稀土出口量长期超出世界需求量,导致稀土出口商恶性竞争,稀土价格非常低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

2008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突然出现了一个大的增长。如果不是数据统计出现问题的话,则其原因是中国稀土产品出口结构的改变。从图8可以看出,2003年内以后,中国稀土消费在新材料领域迅速增长,据估计目前中国在新材料领域消费稀土已经达到其生产总量的60%。出口方式由稀土原材料主导向稀土新材料主导转变。

2008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冶炼分离产品)为34156吨。2009年出口配额为33300吨。中国商务部2010年1月下达了2010年{dy}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国内22家重点骨干稀土企业获得配额,总量为16304吨。 据了解,今年{dy}批稀土出口配额下达分配给了符合2010年稀土出口配额申领条件的企业。配额安排主要依据企业2007年至2009年1~10月份的出口实绩。为体现向生产企业倾斜的原则,配额安排适当参考了生产企业2008年度出口供货量。

(1)稀土产业区域整合、规模化、集团化、兼并重组、矿山管理。中国目前拥有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约100家,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整合,未来5年内将控制在20家左右。这将极大地改善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散乱小的局面,对于稳定稀土供应,平衡市场需求,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内蒙地区稀土冶炼分离企业主要集中在包头地区,现有稀土企业近60家,其中骨干企业20家。包头现有年处理稀土精矿能力1万吨以上的企业2家,5000吨以上的骨干企业5家。2000-3500吨的企业12家,其余处理能力在2000吨以下。目前,作为国内{zd0}稀土资源的开发主体,内蒙稀土高科是中国{zd0}的稀土矿产品生产和稀土冶炼加工企业。2008年12月,以包钢稀土和包头稀土高新区为主体成立了国际贸易公司,整合包头当地稀土分离企业,集中资金进行产品储备以稳定市场价格,

江西省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目前约有20家。原有88家矿山企业生产稀土精矿,2004年12月29日成立了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对赣州市内的稀土矿产资源实行统一开采,稀土矿山生产统一管理,稀土矿产品统一经营,以及稀土工业招商引资、对外合作工作。产品以中重稀土为主。赣州市政府牵头筹资约18亿元,整合该地区稀土矿山企业,进行稀土矿产品储备。中国五矿集团在江西成立了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20亿元,达到年分离稀土13500吨的能力,实现年100亿元的目标,建成全球{zd0}的采选、加工、应用一体化稀土企业集团。江西省立规保护稀土等矿产资源。

四川省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目前共28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3家。多数企业规模较小。2009年江西铜业集团与四川矿业共同成立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位于四川省冕宁县的牛坪矿山,该矿山稀土储量估计为157万吨。江西铜业于2008年6月斥资人民币4.3亿元夺得牛坪稀土矿2.94平方公里的采矿权。此前四川冕宁地区有108家稀土采矿、选矿和冶炼分离企业,很分散,滥采滥挖的现象突出,既污染环境又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2)中国稀土工业协会成立。尽管中国稀土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一直没有成立以稀土生产企业为核心的行业组织。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主要作用将是规范市场活动,维护市场秩序,监测稀土工业经济运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维护中国稀土生产企业的共同利益。

(注:根据网上公开的信息进行整理)?

??? 中国近年来为了规范管理稀土企业,促进稀土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总结几十年来稀土产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组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即将出台的中国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稀土采选、冶炼分离、新材料和产业化应用等领域。旨在合理开发利用中国稀土资源,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保护环境,促进稀土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水平。

严格实施稀土矿山开采许可证制度,稀土矿产品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鼓励中国企业开发利用境外稀土资源。

明确了中国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原则上2015年以前不再批准稀土冶炼分离项目,不再增加稀土冶炼分离能力。对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设备、环境保护、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企业要增加研发、技术改造和装备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清洁生产。

鼓励稀土产品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信息、环保和能源领域的应用,发展稀土循环经济。

自1999年开始,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实行配额管理。2000年官方统计稀土出口48900吨,严格禁止各类稀土矿产品,混合氯化稀土、混合碳酸稀土等混合稀土盐类出口。据网上有关消息称,中国将限制而非禁止金属铽、镝等产品出口。允许符合有关规定的稀土产品进口,严格禁止具有放射性、污染严重的稀土矿产品和稀土回收物进口。

稀土出口税收政策:

1985 年起,中国开始实行稀土产品出口退税政策。

2004 年1 月1 日起稀土金属出口退税从13%调整为零,将稀土金属、钇、钪及其混合物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出口退税率由17%、13%调整为5%。

2005年5 月1 日起取消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等产品的出口退税。

2006 年11 月1日发布消息将于2007年6月1日起对稀土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税率为10%。

投资管理方面,禁止外资稀土矿山,允许外资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投资稀土冶炼分离项目,鼓励外资投资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项目。

中国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是中国稀土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在中国的一些地区,稀土矿山开采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稀土冶炼、萃取分离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酸碱、萃取剂等化工原材料,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大部分稀土生产企业,环保治理设施不完善,有的小稀土冶炼厂没有环保治理设施。排放的“三废”对大气、水体、土地造成了污染。为了保护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对稀土生产中的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和废渣的排放处理进行了新的规定。这一标准的实施,将迫使稀土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提升企业运营成本,可能会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关闭。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禁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行为。中国政府将对节能环保、低消耗、无污染稀土冶炼分离工艺给予支持。

中国稀土资源绝非世界稀土市场{wy}来源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印度等国稀土资源也很丰富,近年来在越南也发现了大型稀土矿床。另外,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南卡、蒙古、朝鲜、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挪威、格陵兰、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布隆迪、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埃及等国家和地区也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稀土矿床。世界上主要稀土资源国中一批大-超大型稀土矿床的发现与开发是世界稀土资源的主要来源。澳大利亚韦尔德山碳酸岩风化壳稀土矿床,澳大亚利东、西海岸的独居石砂矿床;美国芒顿帕斯碳酸岩氟碳铈矿矿床巴西阿腊夏、寨斯拉估什碳酸岩风化壳稀土矿床俄罗斯托姆托尔碳酸岩风化壳稀土矿床希宾磷霞岩稀土矿床越南茂塞碳酸岩稀土矿床;加拿大Thor湖和Hoidas湖稀土矿等。其稀土资源量均在100万吨以上,有的达到上千万吨,个别超过 1亿吨,构成世界稀土资源的主体。

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趋紧,必将刺激全球稀土产业格局的改变。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都有值得关注的稀土供应商。由于中国稀土企业的巨大产能,在中国以外地区投资稀土项目要承担很大的风险。随着中国政府对稀土分离冶炼企业环保标准、技术装备要求的提高,稀土生产成本必然增加,这种风险将会逐渐降低。但要在中国以外地区形成稳定的稀土供应,还有待时日。

稀土之所以受到关注,就在于稀土材料在现代新兴绿色能源技术、高新技术和国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照明与显示、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移动通讯、导弹制导、智能xx。国际上称这些技术为“稀土依赖性技术”,就是说没有材料可以替代稀土材料来实现这些重要技术。稀土材料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jd0}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的今天,任何区域性的变化,都可能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鉴于现代高新技术对稀土的高度依赖性,我认为中国政府会慎重考虑有关的稀土出口政策。中国稀土产业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改变国内稀土产业散、乱、小的混乱局面,使稀土产品价格提升到一个合理的区间;适度控制而不会禁止稀土产品出口,同时还会关照世界稀土的需求,将稀土配额供应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尽管中国稀土产品消费已经达到了其产量的60%,但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国际市场。

留下回复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稀土产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概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