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大圣: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应理性设计- 杨昌顺-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

   将医疗保障从制度上和人群上覆盖全体国民,一个国家维护健康公平重要工作,但这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医疗卫生领域所有难题。在近些年国内关于医改模式讨论中,存在一种非常有影响力观点,即认为在实现全民医保后,只要医疗保险机构采取科学支付方式,就可以促使医疗机构合理地选择诊疗方案和药品,医疗领域种种不合理现象将会“不治而愈”,而所谓科学支付方式只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相互讨论细节问题。应该说,这种观点对于实际操作部门尽快明确医改思路,特别加快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都有较高参考价值,但在全民医保即将实现背景下,对此观点结论还需要仔细推敲。

  国际经验和我国现实均表明,上述看法过于乐观,医疗保险机构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并不一件十分容易事情,而要引导医疗机构行为朝着合理方向发展,更世界各国卫生改革正在努力达到目标。总来看,各国医疗保险体系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分别要解决扩大覆盖面、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三个问题,这一个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整体、连续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医保全覆盖后,加强管理确实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任务。目前比较突出问题,医疗保障制度由不同机构分头管理,越来越难以适应人口流动和建立统一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围绕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存在着激烈交锋与意见分歧。总来看,这些讨论大都停留在医疗保障工作归哪个部门管层面,缺乏深层次、精细化分析。

  在中国社会保障(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受部门分工传统影响和基于机构编制稳定管理考虑,加上对国际经验片面吸收,一直以来就存在一种惯性思维,即认为社会保障(险)应该统一管理(“五险合一”),而没有对各个险种内在结构进行区别分析。这个观点影响很大,并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政策制定,需要认真对待。应该说,“五险”确实有一定相似性,五项险种均基于风险分担原则和大数法则原理建立起来一种风险防范机制,在管理某些环节如筹资管理同质。但对医疗保险来说,由于涉及到医、保、患、药等多个主体和多个环节,社会保险中最为复杂一个险种,在管理办法、操作流程上与其他险种有着根本不同。说“五险”应该合一,只从约定俗成概念上进行归纳,缺乏科学严密论证。且不说国际上有相当多国家将各个险种项目分开管理,有国家如美国,其社会保障概念仅指老年、遗属、残疾保险。对医疗保险(障)而言,还应该从这一制度内在特征入手,建立适应其自身特点管理体制。

  其实,医保具体归哪个部门管并不重要,关键要建立各个部门之间以及医保不同环节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机制。在医保管理中,最重要也最复杂医保基金结算管理。正如上述观点强调那样,医疗保障应扮演医疗服务第三方购买者角色,运用其强大购买力代表病人向医疗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医疗费用结算办法一般由医保机构与医疗单位契约来约定。但当这一理论付诸实践时,却出现了大量问题以至制度难以维系。

  从我国医疗保障改革实践看,一个普遍存在情况,每一种新结算办法刚刚运行时,效果都比较好,但到了第二年,定点医疗机构研究掌握了结算办法弱点,就采取相应对策,运行效果就比较差。总来看,各种单一结算办法都难以对付复杂医保费用支出综合管理,单靠一个部门进行管理也难以防范各种道德风险,特别在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不够充分背景下,仅仅依靠社保部门经济手段难以形成对医疗机构有效制约,特别需要运用卫生行业管理手段对医疗费用进行控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卫生部门技术优势和行业管理手段发挥了极大作用,在满足医疗服务需求和控制医疗费用之间取得了很好平衡,以非常低筹资水平,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经济风险问题,效率很高,表现出了很好体制优势。这次社会保险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吸收了有关有益意见,删去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并实施原则规定,即为探索{zy}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预留了空间。

  在xx医疗费用控制同时,医疗保障促进并改善国民健康目标却被忽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以疾病xx为目医疗卫生模式不仅带来了医疗费用快速上涨,而且对人类健康改善效果越来越有限,相比较而言,以预防和健康管理为主要特征医疗卫生模式越来越受到xx。从国际情况看,将医疗保障从最初疾病津贴发展到不仅包括疾病津贴和疾病xx,还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诸多项目综合型制度一个一般趋势,相应在管理体制上要求统筹管理卫生、医疗保障及有关健康事务,形成保障全民健康大部门体制。

  2009年国家医改方案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统一在医药卫生体制框架内,共同致力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深化了对卫生与医疗保障体系认识,代表了正确发展方向。但相对于思想认识上推进,我们在管理体制上还未能xx适应这种新形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以及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加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以及体制快速变革时期,全民疾病发展趋势和疾病经济负担随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不同地区还呈现出巨大差异。这就要求从总体上和宏观角度统筹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力量集中研究卫生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卫生问题、优先领域、干预重点及预期效果。
 

 

 

 

郑重声明:资讯 【单大圣: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应理性设计- 杨昌顺-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