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少有大的变化。有关笔筒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三国。吴人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云:“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为其子。”虽然文中没有言明笔筒的材质,但从桑虫放的地方,一为木空(木),二为书简(竹、木)推论,笔筒应是竹木之质。不过从形状上来说,细竹管状的笔筒似乎更适合放桑虫,这与后世圆筒状插笔的笔筒有很大不同。
记载笔筒较多的是明代的文献。据《天水冰山录》记载,查抄明朝一代权相严嵩(公元1480年~1567年)家产的清单上,列有牙厢(镶)棕木笔筒、象牙牛角笔筒、哥窑碎磁笔筒等。明屠隆《文具雅编》有笔筒专条云:“(笔筒)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文震亨《长物志》也称:“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文、屠二人皆为明代晚期的xx文人,对当时的文房器具多有记述,只是二人钟情于竹木的雅洁,对其他质地的笔筒关注不够。由此可知,明末竹木笔筒大兴,品种极多。
明末,由于政权不稳,文人厌恶政治,逃避现实,大兴xx靡烂之风,一味追求生活中的美器。笔筒作为案头文具中{zj1}装饰性的代表,异军突起。文人雅士,无不以获取美器为荣。据《广志绎》载:“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隆、万三朝为盛。至于寸竹片石,摩弄成物,动辄千文百缗。”这一时期,文人自制成癖,工匠穷极工巧。许多精美绝伦的笔筒,令今人叹为观止。
笔筒风雅推竹刻 竹为古文人喜爱之物,所谓“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也。竹为气节之象征,文人雅士多以竹雕笔筒为清供之物,赏之用之。明清之际,苏州、嘉定、金陵、扬州、广东,这些地方的竹刻工艺十分流行,竹刻名家辈出,他们将中国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亭台楼阁等章法结构再现在笔筒表面,表现出当时文人隐逸的思想情趣,使竹雕器物由实用型开始向实用和欣赏兼备的类型转变,并逐渐成为收藏者的心爱之物。
朱氏竹刻,传至三松,技艺日臻xx并达到了高峰。朱三松性情淡泊,善刻瘦竹枯木,竹刻不轻易下刀,必等有创作的兴致和好的雕刻材料时才制作,创作态度极为认真,每雕一件,往往历数年之久。陆扶照在《南村随笔》中说:“(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喜画驴。雕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一器常历岁月乃成。”到了后世,更是声名远扬,一件难求。清嘉庆帝对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曾经专门为其题词:“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 竹笔筒截取一段适宜的竹子,并且留节,就是一件初创的笔筒,迄今所见最早的一件笔筒是南京博物院藏朱松邻制松鹤纹竹笔筒。朱松邻为明正德嘉靖年间嘉定派竹刻的开山始祖。松邻其子名缨,号小松;孙稚征,号三松。三世相传,嘉定三朱,声名远扬。所制笔筒参用圆雕、透雕和高浮雕诸法,刀法深峻,立意古雅,题材纹样也是以人物故事为多。藏两件明沈大生的竹笔筒,沈氏师承朱三松,以朱氏雕镂法制笔筒,题材亦为人物故事。 名木纷纷为笔筒 木制笔筒在明清之际亦较为常见,有紫檀木、黄花梨、黄杨木等,技法与竹雕大同小异。一般来讲,明代木笔筒做工朴素浑厚,刀法遒劲流畅;而清代木笔筒做工精致洁润,刀法细腻,意境深幽。 鉴别木笔筒除了要懂材质外,还应熟悉雕工刀法。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但凡木质器具,只要是硬木,就是好东西,其实不然,对于木笔筒还应从工艺水平、年代早晚等方面综合评估,用料的xx与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象牙笔筒和玉质笔筒较为少见,其价值也很高,鉴定方法与一般鉴定玉器、的方法相似,也可按其时代风格,表面包浆,雕工技艺依次鉴定。
紫檀木为棕紫色,好似犀牛角色,用酒泡,紫色就会下来,而且粘在碗上。我国古代认识紫檀和使用它,据说始于东汉末期。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称:“紫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紫檀树长得慢,大约几百年方能长成材,所以紫檀树往往内部是空的,俗称“十檀九空”。树无大树而又极其稀少,故紫檀又有“木中之金”之说。对于中空的紫檀材料,中国人不但不弃,反而经过文人的巧妙构思,工匠的巧夺天工,制成颇具文人雅趣的笔筒。
另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黄杨木雕笔筒,一改那种以龙凤为主要图案的宫廷气,题材多取自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或刻山水人物、或刻翎毛花卉、或刻对弈、或刻听琴、或刻渔樵耕读,构思新奇、造型小巧。 瓷质笔筒扮主角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这段时期,制瓷业空前繁荣,工艺水平之高超,瓷器种类之繁多,为历史上所罕见。民国时期赵汝珍在他著录的《古玩指南》中载:“从来对于瓷上书字均不注意,康瓷则非常讲究。如康瓷之大笔筒多书古代名文。若《滕王阁赋》、《归去来词》、《兰亭序》、《赤壁赋》等,视面积之大小而择书之。书法精美出入于虞、柳、欧、褚之间。且有作四体书者,定以前所未见。”这段记述可谓精辟,说明那一时期的瓷制笔筒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清代瓷笔筒品种涉及青花、釉里红、墨彩、五彩、粉彩、斗彩等。其中,康熙的青花、雍正的墨彩和乾隆的粉彩笔筒,体现了各朝瓷器烧制的{zg}水平。从器型上看,清早期(顺治、康熙)某些笔筒还保留了明代笔筒上下均略撇的特征;清中期后,笔筒多为直身圆筒。从纹样看,有山水人物、花鸟、松鹤、百寿字等,但以山水人物故事为多,如虎溪相送、竹林七贤、春夜宴桃李园等。从形制上看,到了清朝,笔筒的形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厚。到康熙年间,则体形略为降低,这时候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璧,所以,人们称之为“璧足”。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则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璧足”改为“圈足”。 瓷笔筒除了要看胎、釉的质量外,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瓷画水平不同,价格会有天壤之别。在瓷笔筒中,以人物图案为主的青花笔筒价格比山水图案的高。比如在2002年北京拍卖会上出自名家之手的人物图案笔筒,起拍价基本上在2万元至3万元以上,精品甚至能拍出20万元以上的高价。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一般呈圆筒状,材质多样,可见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明代文人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现在多以明清笔筒传世品极多,虽形制变化不大,但材质却颇为丰富。有竹、瓷、木、铜、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从装饰方法上看,有刻、镂、雕、绘等,以瓷笔筒为例,有青花、五彩、粉彩、、颜色釉等。笔筒为文房用具中器型变化最小,装饰方法最为丰富的品种之一。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瓷笔筒,因存量很小,一直是藏家追寻的目标,但晚清和民国时期出产的瓷笔筒存世量还很大。从年代上讲,康熙笔筒属藏家难得之物,市场上大量带康熙款和画风的瓷笔筒其实大多为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仿造,鉴定两者区别,需要从釉色、造型、画意仔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