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从“背后投豆子”到“两重信封”_仇春川_新浪博客

一篇旧作。未发表过。现在帖上。

 

从“背后投豆子”到“两重信封”

——xx: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意思表达

 

仇春川

 

xx是公民行使权利的重要形式。按照什么规则xx,采用什么方法xx,直接影响到选举人或表决人的真实意思表达。

我们党十分重视让人民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据载,早在延安时期,就发明了一种“背后投豆子”的“xx”方法。就是让不识字的人,以投豆子代替写选票。办法是由候选人坐在晒场上,每人背后摆一个罐或碗,因事不能到会的候选人仍然给他们空出位子,位子后摆上碗,每只碗上都贴着候选人的名字,选民每人按应选出的人数发豆子数粒,于是各人便把豆子投入自己所要选的那个人碗中。在投豆子之前,先由监选人向大家说明每一只碗所代表的候选人,一般说起来,不识字的老百姓总是特别留意于记忆的,在这件他们看来很郑重的事情上,更是不致于弄错。这种方法还有缺点,那就是当每个选民投豆子时,到会的人都可以看得见,实际上成了记名xx,不利于保护xx人的私秘。后来就改变方法,把碗统统放到另外一个房子里,除监选人在选民万一记不清楚时从旁帮助说明外,其余的一概不准在场。但这种方法仍有缺点,因为碗是仰着放的,那个碗里已有的豆子多,那个碗里已有的豆子少,都看得清楚,这样就可能使后来的xx受到先前xx者的影响,因而不自觉的失去了自主性。之后采取补救这个缺点的方法,就是用纸把每一个碗都盖起来,而让xx者从碗边上把豆子投进去。后来,陕甘宁边区的选举中又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在候选人数不多(乡的选举中候选人一般是不会太多的)的时候,依候选人的多少,发给选民几颗颜色不同的豆子,比如:黑豆一颗代表张××;黄豆一颗,代表李××;玉米一颗,代表赵××等,另外每个选民再发给小纸一张,如果想选谁,就把代表谁的豆子用纸包上,放在碗里,同时包几颗者作废。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农村文盲的无记名xx,在某些地方实行结果很好。

最近,我读到一篇介绍西方国家一所大学在做某项决策时进行xx的文章,其中有个“两重信封”的程序,很有启发。方法是:选票要装在两重信封里:外重信封要由选举人签名,以证明是由有资格选举的教员自己投的票,而不是别人xx;里重则是一只白信封,信封上什么都没有,以保证“无记名”xx。选票装在里重的信封里,封好后再装入外重信封里封好。开票时,要有选民代表在场,通过外重信封确认所有的选票都是来自选民的有效选票之后,拆开所有的外重信封,将外重信封堆放一边,然后再同时开拆所有无记名的里重信封进行票数统计。据悉,这样的xx不仅仅用在{gjldr}的选举上面,而且是用在一切比较大的、或者有一定敏感性的问题的决定上面。

这个“两重信封”的程序,让我这个习惯于众目睽睽之下举手、鼓掌代替xx,甚或借相邻的笔在选票上打“√”或划“О”的人开了眼界,作为一种用在xx上的制度设计,我想这可能是目前保护xx者真实意思表达{zh0}的程序选择了

这使我想起西方代议制的创始人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xx的自由主义法学家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在他的名著《代议制政府-关于xx方法》中说的话:“关于xx方法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秘密或公开的问题。”

“秘密或公开”——这是xx制度设计的关键。在这里,我延伸地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随着科技进步,电子表决器也产生了,它以其方便(按一下按钮)、快捷(自动计票)功能受到青睐,有些大机关的大会堂已装上了。但联系起“背后投豆子”到“两重信封”,想起来它还有个缺憾,就是这个电子表决器一般安装在会议桌的左上角或右上角,不利于表决(xx)的私密保护(你按表决器,旁边人瞪眼看着你),改进的方法有两个,一个将电子表决器安装到会议桌的抽屉里,二是借鉴银行柜台前密码器的设置方法,在将电子表决器设置一个圆弧形的遮档板,大小以能罩住手指按表决器时不被别人看见为宜。

2006.6.1初稿  6.7三稿改定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xx:从“背后投豆子”到“两重信封”_仇春川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