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软件- 于清教|产业思维商业智慧
?

    文=于清教

  传统国有制造业企业该如何突围金融风暴?最近和IBM一起给这样的一家企业做了一个信息系统的项目,面对着订单生产,产品质量监控混乱,原材料消耗统计混乱,人员信息特别是合同工信息混乱,各生产线互相之间的生产进度混乱,项目一开始就被这一团乱麻给搞晕了。

  这家企业虽然也有信息管理软件,但是应用得并不理想。管理层只是把它当成一套管理信息的软件,而没有想通过软件进行信息整合和数据挖掘。所以决策和生产时相关的业务主管和领导层法获得足够的参考信息去发现问题和提高业务绩效。

  这次和IBM一起采用他们{zx1}的“新锐洞察”相关解决方案,重新部署了信息管理软件,并且在此基础上推行了配套的信息化应用、信息管理模式。借助现有信息管理软件和Cognos商业智能软件整合深入挖掘数据,应用这些信息来辅助决策。很快大家体会到了好处,所有的企业脉络都能一目了然。而老总也从信息管理软件的整合数据中发现了许多的企业固有弊端,并大刀阔斧的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企业从此开始了信息化管理的全新突破。

  当今世界,数据正在爆炸性地增长,据统计,每天世界上都会有约15千兆字节的数据产生,至2010年,全球的编码信息数据库每隔11小时就会增加一倍。而其中无数的无用、错误信息也在困扰着人们,特别是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如何掌握{zd0}限度的有用信息、并且进行科学的归类分析,从而让自己对于行业的动态、企业自身的运行有最清醒的认识,已然成为不可回避的难题所在。

  根据调查显示,30%以上的CEO、CIO做决策的时得不到需要的信息,53%的CEO、CIO不能访问跨部门的数据,即使可以访问也不能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操作,这对于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都构成了很大的障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管理软件成为xx决策难题的关键所在。而IBM提出的“新锐洞察”概念则或可以给为这些难题困扰的企业指出一条坦途。

  所谓“新锐洞察”,说白了就是利用通过分析和报告工具,通过有效地信息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多个维度的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业务决策。而在这一点上,IBM不仅仅是提出了概念,也通过自己的信息管理软件在实践着这种概念。

  以从事婴幼儿服务的医疗机构为例,由于早产婴儿的身体状况变化迅速而又微妙,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也不能保证对其身体状况有百分百的体察把握,所以不少医疗机构都希望能通过某种方法达到对早产儿状况的xx监控。而借助诸如IBM的信息管理软件,就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的心跳、呼吸、各主要脏器进行全面监察,对xx的反应等实时监控,在提高工作准确性和完整度的同时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而且在经过整理和统一分析这些常规数据之后,信息管理软件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生成对不同特征的早产儿xx护理的{zj0}预案,这既是即时洞察随时处理的“新锐洞察”理念。

  这只是新锐洞察的一个个案,但在这个个案里,有一个很核心的关键点,那就是个性化定制。通过IBM的信息管理软件对有需求的公司特点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按照需求节点进行分类,从而达到对信息资料分类优化,让信息达到随需而变的效果。

  诚然,IBM并非{dy}个将这类模式引入市场的企业,其“新锐洞察”理念与其信息管理软件之间,也并没有xx实现无缝对接,业务分析和优化服务尚没有达到新锐洞察所提出的智能化水准,目前大多数企业依然在采取人力与信息管理软件交叉分析的混合式洞察模式。毕竟新概念的提出,需要一个很长阶段的尝试和磨合,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又有着看似细微却极为关键的差别,这都给新锐洞察这一概念提出了挑战。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信息的高度爆炸,新锐洞察所提出来的依托信息管理软件来建立企业决策和运营的基本构架,已然是大势所趋,不可遏抑。要实现管理层人员的高效率运行,必然要越来越依赖此类具有个性化定制特色的信息管理软件来收集、整理和初步分析筛选共享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者提供随时随需订制的信息,从而缔造在信息化时代的新锐洞察力。

文章发表于 .

?
郑重声明:资讯 【信息化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软件- 于清教|产业思维商业智慧】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